搜索到200篇“ 自我延迟满足“的相关文章
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影响学龄前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语音治疗效果
2024年
目的 分析学龄前功能性语音障碍(functional alalia disorders, FAD)患者自我延迟满足能力(self-imposed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IDG)与语音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语音治疗室接受语音治疗的学龄前FAD患者112例。测评并登记患者的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智商(IQ)等基线信息。采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SIDG判定范式将患者分为SIDG能力优秀和不足。采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根据王国民编制的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表判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语音清晰度。结果 SIDG能力判定:优秀77例,不足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IQ、治疗前语音清晰度的对比均未见组间差异(P>0.05)。经1个疗程的语音治疗,SIDG能力优秀组的语音清晰度优于SIDG能力不足组[(83.1±10.8) vs(72.0±12.8),t=4.79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后语音清晰度与SIDG能力优秀(r=0.416,P<0.001)、初始语音清晰度(r=0.704,P<0.001)和年龄(r=0.228,P<0.05)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SIDG能力优秀(β=0.278,P<0.001)和初始语音清晰度(β=0.278,P<0.001)是治疗后语音清晰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学龄前FAD患者SIDG能力与语音治疗效果正相关。
高楠付坤李峰马莹
关键词:学龄前语音治疗自我延迟满足
中学生感觉寻求和智能手机依赖的关系: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调节作用及干预研究
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今天,手机的强大功能使它成为一个带有体温的人体附属“器官”,机不离手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手机在成为娱乐手段、社交媒介、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使使用者日益沉迷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手机正在“绑架...
张方菲
关键词:团体辅导
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2021年
1相关概念辨析1.1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概念美国智力落后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 Disability,简称AAIDD)2002年对智力障碍最新的定义是指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有显著限制所表现的障碍,其表现为概念性,社会性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并且发生在18岁以前。
梁洁青林潇潇
关键词:智力障碍智力落后智力功能
运用规则游戏对大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研究
自我延迟满足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研究表明,由于家长的溺爱和过度保护,我国一些幼儿呈现...
张雪
关键词:幼儿教育
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比较
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具体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作为特殊群体,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交往、言语表达、行为表现...
孙岩; 徐真真; 王宏霞;
关键词:自我延迟满足孤独症儿童
贵州省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水平调查研究
2017年
采用问卷调查考察了六盘水市2所幼儿园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其发展整体处于正常水平,但某些方面仍需加强;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升,存在较大年龄差异,发展的关键期在4岁左右;但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玉娇宋天
关键词:幼儿关键期
小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城乡差异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
2017年
研究人员通过对曲靖市小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城乡幼儿在自我延迟满足的时间及策略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城市幼儿延迟满足的时间比农村幼儿长;城市幼儿的延迟满足策略主要集中在自我规避及游戏行为上,农村部分幼儿的延迟满足策略使用主要集中在1—2分钟后触碰食物上。
邹胜菊雷丽莎
关键词:小班幼儿城乡差异
探讨如何培养3~6岁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2016年
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3~6岁儿童期需要家庭中父母双方注重培养的一种能力,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笔者从自我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入手,然后提出3~6岁儿童自我延迟能力的培养方法,总结全文并强调儿童自我延迟能力的重要性,以期对以后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周立萍
关键词:自我延迟满足
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心理机制的再认识被引量:2
2016年
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梳理儿童延迟满足的相关实验,从实验的定义、被试年龄、主动延迟和被动延迟的差异性、被试的可信度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出儿童延迟满足心理研究的新认识,并用力学的观点解释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现象。
杜巍程利
关键词:学前教育研究自我延迟满足
工作任务中不同奖励物条件下3-5岁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研究
自我延迟满足自我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儿童自我控制的一种早期表现形式,是许多复杂活动行程的基础,是个体不断发展完善的前提和保障。而在学龄前阶段,我国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水平较弱,在幼儿园中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
顾倩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我延迟满足沟通机制

相关作者

杨丽珠
作品数:267被引量:2,515H指数:29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幼儿 儿童 自我控制 人格 小学生
王江洋
作品数:72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孤儿 幼儿 孤儿学生 自我延迟满足 心理健康
于松梅
作品数:65被引量:403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自闭症 孤独症 量表 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
刘文
作品数:267被引量:1,244H指数:18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气质 幼儿 儿童 大学生 儿童气质
金欣俐
作品数:15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癫痫 儿童 癫痫儿童 正常儿童 自我延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