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663篇“ 自动化专业“的相关文章
- 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 2025年
- 课程思政改革是我国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新实践。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着眼点和关键所在。因此,分析了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思路,并以东南大学数学学院系统科学系为例,阐述了自动化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实践。
- 梁丹阳温广辉
-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专业课教师高等教育
-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2025年
- 文章介绍了沈阳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详细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回顾了该专业建设的历程,并总结了目前取得的成效。
- 魏伟邹永
-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改革
- 基于OBE理念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 2025年
- OBE是以成果为导向的基于学习产出的新型教育理念,也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工程教育模式。针对现阶段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普遍面临的目标定位模糊、知识内容零散、理实衔接性差、评价导向性弱等问题,OBE理念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为此,教师要积极运用OBE理念,以成果导向精准定位目标、以毕业要求反向构建课程、以多元平台深化理实一体化、以过程性评价激励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以此促进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 居玮
-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式
- “危局”抑或“新机”:人工智能时代下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 2025年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为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带来的显著替代效应、动荡发展环境以及技术更新迭代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同样可凸显自动化专业学科优势,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改善就业质量。就业能力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高校和学生应合理分析并把握人工智能冲击下自身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标就业能力提升要素,深化自动化学科理解力,力争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综合提升,增强自我效能感,并注重元认知能力的培育,以推动实现人工智能时代自动化专业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 亓红强刘晓瑜
-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 面向区域人才需求的自动化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 2025年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自动化专业依托本校控制学科的传统优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与智能系统人才需求,从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过程管理和“双创”能力培养等方面打造特色专业优势体系,以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项目为牵引,以点带面,将理论、实践和“双创”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完善过程管理,实现了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领域的高质量“双创”型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区域人才需求。
- 张近民楼云江吴爱国陈浩耀李建刚
- 关键词:专业课程体系自动化专业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自动化专业教研室改革探索——以山西大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教研室为例
- 2025年
- 高校教研室是承担科学研究任务、执行学校建设与发展规划、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平台。把握教研室的发展趋势,推动其机制创新,构建符合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发展需求的教研室,是当前各高校自动化专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探索建设一流的自动化专业教研室,对完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有重要价值,可为其他新工科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
- 盛彬郭计云
-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
- 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2025年
- 在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教育质量与适应行业需求的迫切任务。因此,探索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十分必要。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核心理念,以自动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了“理实相融、产教相融、科教相融、资源共享”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抓手、平台为依托、制度为保障”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致力于通过创新素质的提升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化,最终实现学生在面对复杂工程挑战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 王健安赵志诚谢刚柏艳红何秋生
-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地方高校
- 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以河池学院为例
- 2025年
- 一流专业建设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进程不仅推动电气专业培养体系的创新,也对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提出新的要求。河池学院电气专业作为本研究的案例,深入探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对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的影响。文章着重从课程群建设的角度出发,对电气工程及其专业本科课程进行系统的改革与实践。
- 郑瀚
- 关键词:电气专业课程群建设
-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产教融合在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教学体系革新推动人才培养与现实经济需求的有效对接。【方法】介绍了产教融合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讨了实践教学体系革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和方法,并总结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结果】通过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了“三体三融、三个结合”培养方案,打造了“产学研创训”五位一体的自动化智能控制综合实训平台,重构了“一主线、两融合、三提升、四递进”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和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结论】实践教学体系革新和产教融合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推动教育改革,还能够促进产业发展,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金灵
- 关键词:实践教学电气自动化专业
- 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自动化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研究
- 2025年
- 随着我国对具备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本文从行业发展、就业现状、学校层面、学生层面等入手,分析如何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共赢提供建设思路。
- 杨昱鑫杨旭生李泉黄婷婷
- 关键词: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自动化专业
相关作者
- 于微波

- 作品数:131被引量:348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自动化专业 教学改革 模糊控制 单片机 边缘检测
- 魏立明

- 作品数:274被引量:53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建筑大学
- 研究主题:PLC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改革 智能建筑 最大功率点追踪
- 宋起超

- 作品数:82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黑龙江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应用型本科 PLC 教学改革
- 刘克平

- 作品数:230被引量:423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自动化专业 表面肌电信号 可重构机械臂 抗噪 最优控制
- 曹荣敏

- 作品数:93被引量:4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 研究主题:直线电机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自动化专业 稳定性 永磁直线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