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49篇“ 腹部X线检查“的相关文章
腹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5年
探讨腹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腹部X线检查)和观察组(40例,采用CT检查)。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梗阻部位判断准确率、梗阻原因判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腹部X线检查,CT扫素,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董小林
关键词:腹部X线检查CT检查急性肠梗阻
腹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究腹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天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腹部X线检查和CT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腹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效能。结果:腹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特异度、误诊率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急性肠梗阻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高于腹部X线检查,漏诊率低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检查与CT检查对结肠梗阻、小肠梗阻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检查与CT检查对肠粘连、肿瘤、肠套叠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效能优于腹部X线,灵敏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更高,漏诊率更低。
王军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腹部X线CT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腹部X线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腹部X线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万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21年4月。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X线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腹部X线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临床随访、手术结果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检查结果,并分析2种检查方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和敏感度。结果7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经临床随访、手术结果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肠梗阻53例,假性肠梗阻17例。腹部X线检查诊断为急性肠梗阻43例,假性肠梗阻27例,其中仅有36例为真实急性肠梗阻患者;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为急性肠梗阻51例,假性肠梗阻19例,其中仅有46例为真实急性肠梗阻患者;与腹部X线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急性肠梗阻的敏感度、准确度均较高(P<0.05);2种检查方式的阴性预测值、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急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和敏感度。
罗寰棋刘明海
关键词:肠梗阻放射摄影术
腹部X线检查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型及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腹部X线检查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分型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8例确诊新生儿NEC的患儿,根据临床转归将患儿分为轻症组(n=31)和重症组(n=27)。比较2组患儿腹部X线影像表现。结果2组间胎龄、患病日龄、性别、胎数、生产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出生体质量低于轻症组(P<0.05),极低体质量儿例数多于轻症组(P<0.05);患儿门静脉积气和固定肠袢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P均<0.05);2组间肠壁积气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X线检查可有效辅助诊断NEC、分型;尤其对肠坏死和肠穿孔的判定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高雅丽彭松
关键词:新生儿X线
高频彩超及腹部X线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分析高频彩超及腹部X线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就诊的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116例,所有患儿均行高频彩超及腹部X线检查,空气灌肠或手术复位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选的116例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中,86例被证实为小儿肠套叠,30为非肠套叠;高频彩超及腹部X线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6.55%、96.67%、96.51%,高于腹部X线的72.41%、70.00%、7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超检查耗时(5.62±1.26)min较腹部X线(2.73±0.32)min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腹部X线检查,高频彩超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及灵敏度,利于患儿尽早接受治疗,改善其预后。
姚万松王艳敏段振锋刘风杰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高频彩超腹部X线
多层螺旋CT及腹部X线检查对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及腹部X线检查对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行腹部X线、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分析两组显示梗阻部位、病因、绞窄性梗阻、梗阻诊断率、肠梗阻病因分析,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及操作难度。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97.44%(76/78),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57.69%(4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89.74%(70/78),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55.13%(4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部X线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检查梗阻部位及绞窄性梗阻与手术病理结果吻合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部X线检查结果相比,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较高,操作难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操作较为简便,应用于肠梗阻诊断中可清晰显示梗阻部位,明确梗阻病因,提高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较高,诊断准确率较高。
何中虎吴军平邓启伟
关键词:腹部X线多层螺旋CT肠梗阻
腹部X线检查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敏感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腹部X线检查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诊断的敏感性,旨在为NEC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拟于我院治疗NEC患者83例,根据Bell临床分期NECⅠ期与Ⅱa为早期组(n=41),NECⅡb期与Ⅲ期为进展期组(n=42),观察两组患者的X线表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NEC的诊断价值。结果:早期组中小肠胀气扩张11例,部分肠管狭窄变细、形态僵直17例,局部胃肠道见"泡沫征"者13例,进展期组中肠壁囊样积气者15例,肠壁囊样积气及线样积气者19例,门静脉积气者5例,气腹者3例。进展组的患者X线预测NEC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比早期组的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NEC的X线表现为肠管狭窄和僵直,进展期X线表现为门静脉积气和肠壁积气,进展期X线预测NE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早期。
柏燕张凯钟符式新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敏感性
轻松腹部X线检查 第2版
本书列举了大量腹部疾病的典型X线表现,极大丰富和完善了腹部疾病的X线平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从基本病变入手认识相关疾病的X线征象,分别叙述了腹部实质器官和空腔器官的X线表现。
(英)贝格(Begg
关键词:X射线诊断腹腔疾病
浅谈腹部X线检查的肠道准备
2004年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腹部X线检查的诊疗技术应用己越来越广泛,对肠道准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肠道的清洁程度直接决定其检查术的成功,对疾病的正确诊治起到关键作用。现就肠道准备的方法综述如下。1.灌肠法灌肠法为传统的肠道准备方法。清洁灌肠是灌肠法的一种。
赵阳郁红
关键词:腹部X线检查肠道准备灌肠法口服给药法
改良腹部X线检查在诊断上消化道穿孔中的应用
2000年
本院于1991年至1999年来共收治187例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病人,现就如何提高术前站立位腹部透视或拍片的阳性率,从而提高术前明确诊断作如下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经手术证实共有187例胃二十指肠穿孔的病人中有25例病人在进行常规的站立位腹部X线透视或拍片均未内膈下游离气体。经X线诊断隔下无游离气体的25例病人,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87岁。
容倩胄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站立位胃十二指肠穿孔膈下游离气体腹部心功能衰竭

相关作者

张珉
作品数:202被引量:894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胰腺癌 并发症 肝移植治疗
刘中金
作品数:21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梗阻性黄疸 肝肿瘤 层粘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袁小东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腹部X线检查 临床治愈 胃穿孔修补术 桃仁承气汤 手术适应症
夏祥厚
作品数:30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癌 生长抑素 胃泌素 细胞凋亡 大肠癌组织
柏燕
作品数:8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胆红素脑病 MRS 磁共振成像 超声鉴别诊断 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