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4篇“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相关文章
腹膜假性黏液1例及文献复习
2023年
腹膜假性黏液(PMP)是一种低度恶性黏液性肿,现阶段该病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由腹腔或盆腔脏器假黏液向腹腔扩散种植继发所致。PMP在腹腔里广泛出现时,治疗难度较大且多数患者疗效欠佳。现阶段可用于PMP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肿细胞减灭术(CRS)、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EPIC)以及黏液溶解剂法。本文报道1例66岁PMP患者诊疗过程,患者术后效果良好。
孙佳宁郑喜
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减瘤术
腹膜假性黏液的辅助诊断和治疗现状
2023年
腹膜黏液属于黏液癌的罕见类型,临床中很多病例都是由于阑尾黏液子在患者腹腔内种植造成的,截止到目前,腹膜黏液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常采用的临床治疗方式,难以防止患者再次复发假性黏液。本文综述研究了腹膜黏液的诊断方式、治疗方式,在疾病诊断方面已经广泛使用腹膜黏液超声诊断方式、血清肿标志物诊断方式、CT诊断方式、MRI诊断方式,在治疗此类疾病的时候,常用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细胞减灭术治疗、腹腔热灌注治疗方式,希望能够为后期诊断患者是否罹患腹膜黏液和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李基克魏方
关键词:腹膜假黏液瘤细胞减灭术
以腹股沟疝为主要表现的腹膜假性黏液一例
2023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主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包块1年”于2021年11月24日入院。查体:站立位右侧腹股沟区可扪及一约3 cm×4 cm大小包块,未坠入阴囊,肿物光滑,质软,平卧后肿物可部分回纳。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常规、心电图、腹部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浅表器官超声检查示:双侧腹股沟区可探及疝囊样结构向腹腔外凸出,疝口前后径分别约为12 mm(右侧)、6.6 mm(左侧),疝囊大小分别约为102 mm×36 mm(右侧)、36 mm×12 mm(左侧),瓦氏动作可见增大,加压可部分纳入腹腔,疝内容物为网膜、腹腔积液(见图1)。
范仕嘉万宇智李成龙卢太亮彭微陈超武
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
卵巢黏液性囊腺腹膜假性黏液术后复发1例
2023年
腹膜假性黏液(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以黏液外分泌细胞在腹膜、网膜或脏器表面种植而导致腹腔内大量淡黄色胶冻状黏液腹水形成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临床罕见病。本病例主要报道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为来源于卵巢黏液性囊性的PMP 1例,以增加影像科医生与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女,44岁,2017年2月7日因“盆腔包块”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及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
陆欧谭雪梅赵年
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复发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临床、CT特征及伴发腹膜假性黏液风险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low grade appendi ceal mucinous neoplasms,LAMNs)临床及多层螺旋CT(MSCT)的特征性表现,并探讨其伴发腹膜假性黏液(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LAMN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SCT影像学特点。根据是否伴发PMP分为观察组(伴发PMP)及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间相关临床及CT征象进行比较,探讨其差异性。结果:LAMNs好发中老年女性,平均年龄为(59±13)岁;96.55%患者表现为腹痛不适,58.62%伴发白细胞计数增高;62.07%患者前临床误诊为阑尾炎。CT图像LAMNs形态及大小差异大;65.52%患者表现囊壁增厚,68.97%病灶伴发感染而边缘模糊渗出改变;17.24%患者囊壁见斑点钙化灶;LAMN囊腔内黏液密度较高,15例(51.72%)≥20HU;9例LAMNs合并PMP,表现肝脏周围呈“扇贝样”压迹。LAMNs伴发PMP组患者病灶较大,其长径及短径均约为单纯LAMNs组的2倍,另病灶囊壁厚度、囊壁不光整的比例均高于后者。结论:LAMNs的临床及MSCT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并且病灶大小、囊壁厚度情况或许能作为判断PMP发生的危险因素。
王承光冉慕光张鹏杨栋梁
关键词:阑尾腹膜假性黏液瘤
巨大腹膜假性黏液1例
2022年
腹膜假性黏液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低度恶性肿,其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三。其主要来源于阑尾黏液或卵巢黏液破裂,导致胶冻状样肿在腹腔内播散增殖而形成。我科收治了1例巨大腹膜假性黏液患者,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40岁。因腹部持续性胀痛20天,于2021年4月8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查腹部彩超示:肝周及腹腔内大量积液,较深处150 mm。患者腹部胀痛与饮食无关,排便后未见明显缓解。患者既往因卵巢黏液性囊腺行双侧卵巢、输卵管及子宫切除术。入院查体:腹部明显膨隆,肝区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肌紧张。
阎文心王熠伟
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
腹膜假性黏液的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1年
目的:探究腹膜假性黏液的多排螺旋CT(MSCT)诊断与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21年3月纳入的腹膜假性黏液患者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开展腹部MSCT诊断,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对患者CT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12例患者中,卵巢黏液囊腺癌2例,卵巢黏液囊腺1例,卵巢黏液囊肿1例,阑尾黏液囊腺癌3例,阑尾黏液囊腺4例,结肠黏液性腺癌1例;12例患者中,腹、盆腔大量液性低密度影;腹盆腔脏器边缘扇贝样、结节状压迹;大网膜、肠系膜浸润性改变影像学表现分别为91.67%、83.33%、58.33%。结论:腹膜假性黏液MSCT诊断上有一定特征表现,对疾病有重要诊断及鉴别价值。
张俊王光义何业角
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多排螺旋CT
腹膜假性黏液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1年
我院收治1例60岁女性患者,临床一直误诊为肝硬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起源于阑尾的腹膜假性黏液(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本文就PMP的病理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作一概述。
刘露露张小敏吴楠楠韩晓颖
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肝硬化
1例腹膜假性黏液合并低血糖的护理报告被引量:1
2021年
腹膜假性黏液(pseudomyxomaperitonei,PMP)又称PMP综合征,是一种以黏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壁或网膜种植而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黏液性腹水为特征的疾病[1],是一种临床十分少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2/10000[2]。肿相关性低血糖是肿科常见的一种病症,起病隐匿,病因复杂,风险极大,甚至死亡,因此,对于肿合并低血糖患者识别、处理及护理尤为重要。
李彩英王雪庆纪倩倩
关键词:低血糖护理报告
低级别与高级别腹膜假性黏液的临床病理与超声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根据临床病理结果探讨低级别与高级别腹膜假性黏液(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超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近20年于我院经穿刺活检证实为PMP的44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及超声报告,根据病理类型将其分为高级别PMP组(25例)和低级别PMP组(19例)。分别统计患者的腹膜厚度、腹膜回声、腹膜结构、腹膜结节、腹膜血流和腹水量、腹水回声以及"肝边缘扇形压迹"等超声征象,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级别PMP组与低级别PMP组患者年龄、腹膜厚度和腹水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1.54、0.26);PMP患者中腹膜结构呈虫蚀状改变及腹膜结节仅出现于高级别组,占16%;低级别PMP组与高级别PMP组腹膜回声、腹膜结构、腹水回声及"肝边缘扇形压迹"等超声征象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级别PMP较高级别PMP更易出现网状分布的无回声区、胶冻样腹水及"肝边缘扇形压迹",而高级别PMP中可见腹膜结节及较小的单发无回声区。
陈治光王学梅
关键词:腹膜假黏液瘤超声检查

相关作者

唐鸿生
作品数:33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腔热灌注 化疗治疗 恶性腹水 腹膜假性黏液瘤
许洪斌
作品数:52被引量:214H指数:5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腹膜假黏液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 细胞减灭术
许崇永
作品数:308被引量:1,372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CT
崔书中
作品数:109被引量:847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腔热灌注 化疗治疗 恶性腹水 腹腔恶性肿瘤
巴明臣
作品数:173被引量:1,185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热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