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0篇“ 腰椎病变“的相关文章
一种适用于胸腰椎病检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胸腰椎病检装置。本申请中,在该胸腰椎病检装置的头部设置了锯齿,其直接固定连接在锥形筒的前表面圆周边缘处,通过其螺旋式的锯齿结构,在进入人体内部后,可以将接触到的...
刘孟军庾劲松王玉柱向兴胜赵继陈灏
基于神经网络的腰椎病诊断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智能决策应用领域,揭露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腰椎病诊断系统,包括: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腰椎扫描序列图像;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对腰椎扫描序列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间盘层扫描图像;图像处理装置,还...
张芮溟吴海萍
一种用于腰椎病检测的MRI图像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腰椎病检测的MRI图像分析方法。本发明首先对腰椎的MRI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灰度图像;然后以初始生长点为中心获取第一局部区域,根据局部相似度,对第一局部区域中的疑似不可生长点进行...
冯小倩 丁晓晨 刘国庆
一种用于腰椎病检测的MRI图像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腰椎病检测的MRI图像分析方法。本发明首先对腰椎的MRI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灰度图像;然后以初始生长点为中心获取第一局部区域,根据局部相似度,对第一局部区域中的疑似不可生长点进行...
冯小倩丁晓晨刘国庆
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对腰椎病患者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腰椎病患者应用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检测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都应用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检测椎体脂肪含量,比较各组患者L3椎体脂肪含量、不同椎体脂肪含量、不同加速因子(AF)时图像质量。结果:L3椎体脂肪含量比较,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椎体脂肪含量比较,L10.05)。结论:腰椎病患者应用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检测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价值较高,可为后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李宇臧晓进
关键词:腰椎病变磁共振
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性腰椎病的疗效观察
2024年
观察单节段性腰椎病接受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单节段性腰椎病患者就诊时间2020年5月-2023年5月,随机分组。Quadrant通道MIS-TLIF纳入A组,常规术式纳入B组。结果 A组手术指标、ODI评分、腰痛VAS评分、肌酸肌酶水平、T2弛豫时间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腿痛VAS评分与B组无差异,P>0.05;A组单节段腰椎病者并发症率较B组低,P<0.05。结论 单节段性腰椎病接受Quadrant通道MIS-TLIF治疗,可纠正腰椎功能障碍、舒缓腰腿痛、优化腰椎功能,还可减少腰椎并发症。
黄炳菘
关键词:QUADRANT通道
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对腰椎病患者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对腰椎病患者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病患者60例,按照年龄阶段不同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各20例。给予患者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检测,分析不同年龄组腰椎椎体脂肪含量[椎体脂肪分数(FF)]、不同椎体脂肪含量(FF)、不同加速因子(AF)时腰椎椎体图像质量的差异[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分析FF类内相关系数(ICC)评价磁共振方法测量L1~L4椎体脂肪含量的一致性。结果:对不同年龄腰椎L3椎体脂肪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青年组(29.46±7.79)<中年组(36.76±9.90)<老年组(41.00±9.04)(P <0.01);对患者的不同椎体脂肪含量进行测量,得出L1的FF值为(30.75±8.12),L2为(33.10±9.06),L3为(35.74±10.03),L4为(35.82±9.12),L1 腰椎椎体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类内相关系数显示测量同一组患者L1~L4椎体的骨髓脂肪分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 0.8,P <0.01)。结论:使用磁共振q-Dixon(脂肪定量)技术对腰椎病患者的椎体骨髓脂肪含量进行测量,其结果有着较高的评估价值,能够为后期腰椎病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陈万军陈照徽钱伟伟
关键词:腰椎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腰椎病MRI特征分析
目的:基于脊柱运动生物力学特点将T12-S1节段划分为上、中、下三段椎单位,分析AS急性期腰椎病的典型MRI影像学表现并与Berlin评分相结合,以期进一步探究AS急性期腰椎病的分布规律、累及范围及特点。方法:根...
张圆圆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磁共振成像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急性期腰椎病的MRI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急性期腰椎病的MRI影像学表现,结合柏林(Berlin)评分探究AS患者急性期腰椎病的分布规律、累及范围及特点。方法选取2019—2022年单县中心医院风湿科收治的AS患者7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时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测结果及腰椎MRI检查结果。分析患者腰椎MRI影像学表现、分布特点和累及范围;将患者椎单位分为3段(上段:T12~L2、中段:L2~L4、下段:L4~S1),对受累椎单位进行Berlin评分,比较不同段椎单位间Berlin评分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年龄、程、HLA-B27与Berlin评分间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中椎角炎52例(74.3%),以椎体前角受累为主;椎间盘炎18例(25.7%),以弥漫型受累为主。不同段椎单位在Berlin评分总体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0.425,P<0.01),其中Berlin评分2分的中、下段椎单位较上段椎单位显著增多(P<0.05),Berlin评分3分的下段椎单位较上、中段显著增多(P<0.05)。AS急性期患者的年龄、程与Berlin评分间均无相关性(P>0.05),入院时HLA-B27水平与Berlin评分呈弱正相关(r=0.240,P<0.05)。结论AS患者急性期腰椎病具有多个椎单位受累、多灶性分布的特点,MRI影像多表现为椎角炎、椎间盘炎,且容易合并椎小关节炎而呈现两种炎症形式混合存在的现象。AS患者急性期严重腰椎病更易累及下段椎单位。
张圆圆王涛王涛陈海松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腰椎HLA抗原
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手术对腰椎病患者血清CK水平、ODI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手术对腰椎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68例腰椎病患者按乱数表法分为MIT(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组和TOF(传统开放经椎椎体间后路融合术)组各84例。观测两组术后指标,血清CK生化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多裂肌肌横截面积(CSA)差异,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TOF组相比,MIT组切口长度明显缩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明显降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前,两组血清CK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 CK水平达到峰值会后逐渐降低,且术后各时间点MIT组CK水平明显低于TOF组(P<0.05);两组术前VAS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VAS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MIT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TOF组(P<0.05);术前两组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多裂肌CSA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MIT组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多裂肌CSA显著大于TOF组(P<0.05);术后6个月MIT组和TO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95%、33.3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对治疗腰椎病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血清炎症水平,减少腰椎旁肌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李世芳彭振宇吴耀军李小勇陈晟民
关键词:腰椎

相关作者

曾忠友
作品数:219被引量:1,098H指数:20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研究主题:椎弓根螺钉 腰椎 椎间融合 肌间隙入路 脊柱融合术
宋永兴
作品数:98被引量:370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研究主题:肌间隙入路 椎间融合 腰椎 椎弓根螺钉 脊柱融合术
张建乔
作品数:133被引量:638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研究主题:椎弓根螺钉 腰椎 肌间隙入路 椎间融合 脊柱融合术
籍剑飞
作品数:71被引量:192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研究主题: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 脊柱融合术 腰椎病变
宋国浩
作品数:35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研究主题:肌间隙入路 椎间融合 脊柱融合术 腰椎病变 椎弓根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