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71 篇“ 腰椎爆裂骨折 “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辅助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腰椎 爆裂 骨折 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腰椎 爆裂 骨折 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一期后路减压重建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辅助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脊柱解剖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0.001);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伤椎后缘相对高度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减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腰椎 爆裂 骨折 ,能提高脊柱解剖结构恢复效果,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 张明赳 魏玉锋 葛海峰 成斌关键词:腰椎爆裂骨折 腹腔镜 前后联合入路 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减压复位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 爆裂 骨折 2025年 目的探讨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spine surgery,UBE)辅助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采用UBE技术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21例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资料,男13例、女8例,年龄(48.48±14.04)岁(范围25~72岁)。损伤节段:T_(12)2例、L_(1)7例、L_(2)6例、L_(3)3例、L_(4)2例、L_(5)1例;根据AOSpine胸腰椎 损伤分类系统(AOSpine thoracolumbar spine injury classifification system)分型:A3N2型14例、A3N3型2例、A4N2型4例、A4N3型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局部Cobb角、伤椎骨块侵入面积,计算伤椎椎管侵占率、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以术后CT评估置钉准确率。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标准评估脊髓神经损害情况,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转为开放手术病例。术中共置入105枚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为96.2%,18例于末次随访时取出内固定装置。21例的手术时间为(150.29±18.8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5.19±1.15)d,随访时间为(18.38±3.66)个月。1例于减压后取自体髂后上棘骨块行椎间融合,术后12个月达骨性融合。术前局部Cobb角为22.90°±4.48°、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为54.49%±7.53%、伤椎骨块侵入面积为(142.90±21.00)mm^(2)、伤椎椎管侵占率为69.91%±7.07%,术后分别为2.57°±1.09°、5.19%±1.04%、(56.33±11.35)mm^(2)、25.72%±4.24%,末次随访时为3.19°±1.01°、5.75%±0.92%、(34.90±5.14)mm^(2)、18.25%±2.44%,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所有患者ASIA分级均为D级,术后48 h内10例为E 钟华璋 朱斌 陈磊 王其飞 荆珏华 田大胜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神经损伤 全程可视化系统辅助与徒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的疗效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全程可视化系统辅助与徒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 爆裂 骨折 (TLBF)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64例无神经症状型TLB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23~52岁[(42.1±6.6)岁]。损伤椎体:T1126例,T1217例,L112例,L29例。手术均经Wiltse入路,其中31例采用全程可视化系统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视化置钉组),33例采用徒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徒手置钉组)。比较2组手术时长、单枚螺钉置入时长、术中总辐射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总时长;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和椎弓根皮质骨穿透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后凸Cobb角和腰部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0~33个月[(17.5±4.8)个月]。可视化置钉组手术时长为(106.9±11.8)min,短于传统组的(121.3±11.4)min(P<0.01);可视化置钉组单枚螺钉置入时长为(9.1±1.0)min,短于徒手置钉组的(11.7±1.5)min(P<0.01);可视化置钉组术中总辐射量为(10.4±2.4)mGy,低于徒手置钉组的(51.8±7.2)mGy(P<0.01);2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总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置钉组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为96.6%(197/204),高于徒手置钉组的89.3%(191/214)(P<0.01)。术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2组内Cobb角和VAS均较术前逐渐改善(P<0.05)。2组间各时间点Cobb角和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置钉组1例术后4 d切口感染,应用抗生素后痊愈;徒手置钉组1例术后2 d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进行翻修,术后7 d神经根刺激症状消失。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断钉、内固定松动、矫正丢失等情况。结论与徒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全程可视化系统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型TLBF,能缩短手术时� 姜文涛 梅伟 潘强强 邵哲 刘沛霖 张振辉 苏锴 康永生 王庆德关键词: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减压内固定术中的不同入路方式对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疼痛、腰椎 功能、椎管狭窄程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比较减压内固定术中不同入路方式对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疼痛、腰椎 功能、椎管狭窄程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接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均分为对照组(n=60,后正中入路)和观察组(n=60,椎旁肌间隙入路),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骨折 至入院时间、骨折 原因、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骨折 节段、骨折 AO分型及体质量指数)]和手术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by index,ODI)测量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的疼痛程度和腰椎 功能障碍程度,采用多层螺旋CT检测2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绝对跛行距离(absolute limp distance,ACD),并评估椎管狭窄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血清神经损伤指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S100β蛋白(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β,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氧化应激指标[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及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复位不良、螺钉断裂及切口感染)。结果观察组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ODI评分、椎管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FAP、S100β、NSE和Cor、E、NE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67%)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 赖晓英 何仁建 罗园超关键词:骨折 椎管狭窄程度 后正中入路 椎旁肌间隙入路 3D打印技术辅助Wiltse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 观察3D打印技术辅助Wiltse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无神经损伤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3-01诊治的38例无神经损伤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爆裂 骨折 ,观察组20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Wiltse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KP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单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术后至开始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疗效评定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结果 38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术后至开始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更低,末次随访时伤椎Cobb角更小,而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更高,但是术中X线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Wiltse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KP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疗效可靠,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创伤,术后早期疼痛缓解及腰椎 功能恢复快,而且也可以很好地恢复并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起到了较好的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但是联合PKP手术导致术中X线透视次数增多,术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李亮 陈俊 牛涛 沈世彬 周政纲 马建林 黄浩然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 骨质疏松 椎弓根钉 内固定 机器人辅助与C型臂X线机透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的疗效对比 2025年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与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46例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7~69岁。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机器人辅助,分为机器人辅助引导的观察组的和传统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的对照组。观察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7~69岁(52.1±8.8岁);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7~69岁(50.9±13.2岁)。两组患者的病例数及男女比例、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行伤椎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记录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后3d的CT资料,根据Gertzbein-Robbins评分,评价置钉的优良率。记录术前及术后1d、3d、1个月的胸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测量术前及术后3d、1个月、6个月的Cobb角及椎体前缘相对高度,使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术前及术后数据。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90.71±9.52min vs 117.62±16.63min,P<0.05)、术中出血量(67.14±18.75mL vs 139.52±28.01mL,P<0.05)和透视次数(9.14±2.27次vs 18.86±2.86次,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共置入150枚螺钉,其中136枚位置优良;观察组共置入126枚螺钉,其中124枚位置优良,观察组螺钉置入优良率更高(98.4%vs 90.7%,P<0.05)。两组术后1d(2.67±0.57分vs4.00±0.70分,P<0.05)、术后3d疼痛VAS评分(1.19±0.68分vs 1.95±0.59分,P<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VAS疼痛评分(0.76±0.43 vs 1.10±0.53,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3d、1个月及6个月的Cobb角(6.08°±1.49°vs 6.09°±1.05°;6.26°±1.46°vs 6.28°±1.14°;6.78°±1.38°vs 6.91°±1.31°)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90.14±1.56)%vs (90.06±1.69)%;(89.62±1.56)%vs (89.44±2.12)%;(88.87±1.72)%vs (88.92±1.88)%]在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梁利川 刘列华 赵晨 罗磊 李培 高永健 周强关键词:机器人辅助 椎弓根螺钉 两种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5例)和B组(采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3(15.80±2.64)个月。手术时间A组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A组长于B组(P<0.05)。B组发生4例骨水泥渗漏。疼痛VAS评分:术后1周B组低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两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B组均优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爆裂 骨折 能够更快地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下床时间、更好地维持伤椎高度,但存在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荚龙 高如峰 付文芹 陈农 陈铭吉关键词: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经皮椎体成形术 机器人辅助经皮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 爆裂 骨折 2024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 爆裂 骨折 的疗效。方法将56例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皮伤椎置钉治疗,28例)和对照组(采用经Wiltse入路伤椎置钉治疗,26例)。记录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Cobb角。根据Gertzbein Robbins标准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优良率、精准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1、3 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和椎体Cobb角两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经皮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 爆裂 骨折 ,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 雷龙跃 郑标 吴慕君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骨科机器人 稳定型胸腰椎 爆裂 骨折 非手术治疗失败率和预测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稳定型胸腰椎 爆裂 骨折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TBF)非手术治疗的失败率和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非手术治疗的稳定型TBF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非手术治疗失败率。观察非手术治疗失败和非手术治疗成功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个人史、伴随疾病、损伤原因、损伤椎体、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压缩率(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rate,VBCR)、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百分比(percentage anterior high compression,PAHC)、Cobb角、椎弓根间距(interpedicular distance,IPD)和椎管压缩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非手术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结果71例患者有21例非手术治疗失败,发生率29.58%。非手术治疗失败患者年龄、BMI、糖尿病、VBCR、PAHC、Cobb角、IPD、椎管压缩和VAS均高于非手术治疗成功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IPD是影响非手术治疗效果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年龄预测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灵敏度、特异性、截断值和AUC分别为71.40%、86.00%、47岁、0.811,IPD预测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灵敏度、特异性、截断值和AUC分别为71.43%、88.00%、16.7%和0.771。结论年龄和IPD是影响稳定型TBF患者非手术治疗失败的风险因素,对预测手术失败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高爽 李健辉 田水净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非手术治疗 聚焦解决模式辅助正念疗法对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辅助正念疗法对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1,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辅助正念疗法)与对照组(n=31,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知觉压力[使用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进行评估]、应对方式[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辅助正念疗法可明显改善胸腰椎 爆裂 骨折 手术患者心理状态,降低知觉压力,调整应对方式. 童日红 刘惠 卢春秀关键词:聚焦解决模式 胸腰椎爆裂骨折 心理状态
相关作者
马维虎 作品数:747 被引量:2,299 H指数:20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后路 椎弓根螺钉 下颈椎 枢椎 刘浩 作品数:800 被引量:1,957 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前路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颈椎 单节段 手术治疗 徐荣明 作品数:958 被引量:3,098 H指数:2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颈椎 骨折固定术 下颈椎 椎弓根螺钉 蒋伟宇 作品数:248 被引量:685 H指数:14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椎弓根螺钉 下颈椎 颈椎 内固定器 后路 宋跃明 作品数:979 被引量:3,017 H指数:2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 手术治疗 经皮内镜 前路 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