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篇“ 腕横韧带“的相关文章
- 一种应用于腕横韧带切割的手术操作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腕横韧带切割的手术操作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时监控腕管内组织及钩刀滑动切割有可能造成腕管内组织损伤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手柄、内窥镜组件、驱动组件和导管组件,其...
- 董文兴闫克攀杨腾飞
-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 2025年
- 探究以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原则将40例病例分为两组(2022.6-2023.6),施于对照组传统针刀治疗,施于观察组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对照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Levine评分较对照组低,电生理检测指标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正中神经直径较对照组大,截面积及腕横韧带厚度较对照组小,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结论 针对腕管综合征,实施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更有益于腕部形态的改善,解决正中神经的卡压情况,优化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治疗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俞军政
- 关键词:超声腕管综合征
- 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及前臂相关激痛点灭活联合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在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及前臂相关激痛点灭活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7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于超声引导下进行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和前臂相关激痛点灭活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感觉与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诱发电位波幅(CMAP)及感觉诱发电位波幅(SNAP)高于对照组,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DML)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超声指标钩状骨横断面正中神经前后径较对照组高(P<0.05),超声指标豆状骨横断面正中神经横截面积和腕横韧带厚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阻滞及前臂相关激痛点灭活干预,能提升临床有效率,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感觉与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改善超声指标。
- 王燕玲方颖华林树东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小针刀松解超声引导
- 一种专用于腕横韧带切开刀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腕横韧带切开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刀片、刀刃和刀柄,刀刃连接在刀片上部,刀片与刀柄连接,所述的刀刃工作端朝向刀柄,刀片首端设置有凹槽,刀片末端设置有安装槽,刀片的横截面为圆弧凹槽结构;本发明结构简...
- 田恒李锐朱哲瞿文瑞刘军
- 一种隐藏刀片式腕横韧带松解勾刀
- 本申请涉及韧带松解勾刀的技术领域,改善了现有技术在手术过程中刀片伸出或收纳不够稳定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隐藏刀片式腕横韧带松解勾刀,其包括:手柄,开设有滑槽,以及限位槽;导管,一端连通手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藏刀槽;刀片,转动...
- 彭丽 刘滨生 郭鑫 王建 鞠鹏飞 于清印 魏文举
- 具有保护结构的用于切开腕横韧带的钩刀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用于切开腕横韧带的钩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有保护结构的用于切开腕横韧带的钩刀装置包括保护刀鞘、钩刀本体和探钩;探钩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识,第一刻度标识与探钩的钩头位于探钩的同一...
- 杨辰陈山林杨勇薛云皓蒋协远査晔军
- 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纵切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利用可视化超声下采用小针刀纵切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药物联合针刀纵切腕横韧带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通过Kelly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纵切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
- 张海娜党长林王正辉陈冲宋利娜王佳瑶
- 关键词:超声引导小针刀腕管综合征
- 超声引导单通道内镜下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应用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单通道内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CTS患者32例,正中神经经肌骨超声定位,局部麻醉后通过单通道内镜下松解腕横韧带。术前、术后1天肌骨超声扫描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及扁平率;波士顿腕管问卷评估术后7天、30天、90天的腕部症状与功能;Kelly分级于术后90天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天患者正中神经卡压状态缓解。术后各时间节点波士顿腕管问卷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elly分级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6.9%。结论超声引导单通道内镜下松解腕横韧带治疗CTS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梁原浩张翼翔彭盛昕肖文珊刘垒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超声检查
-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联合正中神经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联合正中神经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0例CT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单纯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中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基因组瘢痕评分(G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麻木感、夜间疼醒次数、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评分及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疼痛、麻木感、夜间疼醒次数、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疼痛评分(0.80±0.56)分、麻木感评分(0.67±0.72)分、夜间疼醒次数评分(0.40±0.51)分、感觉异常评分(0.67±0.61)分、肌力减退评分(1.07±0.46)分及总分(3.61±1.9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07±1.03)、(1.47±0.92)、(1.07±0.70)、(1.87±0.74)、(1.80±0.68)、(8.28±2.79)分(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联合正中神经阻滞治疗CTS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势明显,临床上值得推广。
- 徐磊唐开军程晋山胡飞朱守欢陈星男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超声引导针刀松解腕横韧带
- 腕部小切口腕横韧带完全切断与部分切断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对比
- 2024年
- 目的通过整理腕部小切口行腕横韧带(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TCL)完全切断与腕横韧带部分切断治疗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为选择更佳的手术方式治疗腕管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在本院手足外科接受腕部小切口行腕横韧带部分切断(观察组)与腕横韧带完全切断(对照组)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经严格的纳入标准筛查后,其中观察组15例,对照组17例。对术前及术后的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分、正中神经功能评分、握力改变等进行分析对比。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探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CTS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术后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未出现柱状痛、弓弦状畸形等并发症。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分、正中神经功能评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部握力测定,术后6个月内腕横韧带部分切断者较完全切断者握力更强,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握力强度数据统计提示两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重度CTS可获得同等疗效。但腕部小切口部分切断腕横韧带较完整切断TCL比较,具有手术切口小,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切实可靠,不破坏握力解剖结构,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 张博闻贾怀续张巧霞黄永禄巩凡吴建科丁一马国续张梓炀赵飞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腕横韧带小切口
相关作者
- 屠锋

- 作品数:36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腕横韧带 手部 肌腱 切割器 医疗器械
- 刘阳

- 作品数:20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腕横韧带 肌腱 切割器 手部 医用耗材
- 徐林

- 作品数:36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腕横韧带 腕管综合征 跟腱 超声检查 厚度
- 苏彦农

- 作品数:32被引量:293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手部 逆行 肌腱 腕横韧带 切割器
- 郭欣

- 作品数:13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三维有限元分析 腕横韧带 细胞力学 腕管综合征 髁突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