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37篇“ 脊柱畸形“的相关文章
脊柱畸形辅助观察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脊柱畸形辅助观察技术领域,公开了脊柱畸形辅助观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评估场地固定架设多个相机,标定相机,并采集被评估者的多视角视频影像;S2、对多视角影像进行背景滤除处理,提取纯净人体影像;S3、利用各...
王宁华王荣丽孙浩林陈晓青程耿付思超周东何麒董博雅
一种可活动重度脊柱畸形牵引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活动重度脊柱畸形牵引装置,包括头环、两个万向转动机构、骨盆固定环、多个伸缩支撑杆,两个万向转动机构分别连接在头环左右两端,骨盆固定环环围大小可调节且位于头环下方,伸缩支撑杆下端连接骨盆固定环、上端连接万向...
杨军林彭成宏黄海燕郑子熙方辰
一种针对脊柱畸形的可塑形支具装置
本发明涉及脊柱矫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脊柱畸形的可塑形支具装置,其包括分析模块、第一制备模型和第二制备模型,在患者双脚受力差异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使用第一制备模型制备出完全贴合患者双脚的第一矫正支具,在患者处于佩戴第...
段婉茹李惟杨琪琪刘芃昊陈赞
新兴数智技术助力脊柱畸形精准诊疗发展
2025年
近年来,随着运动健康日益受到关注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骨骼健康已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精准医学时代,脊柱畸形因其复杂多样且高度个体化,对骨科医师的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每例脊柱畸形患者的畸形结构与疾病特点差异明显,特别是对于重度脊柱畸形,其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螺钉置入等步骤更易引发并发症,显著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迫切地需要更加精准高效的手术策略以应对复杂的畸形结构。
海涌张扬璞
关键词:脊柱畸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脊柱畸形矫形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脊柱畸形矫形预测方法,属于涉及脊柱畸形矫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立脊柱畸形矫形结果预测的影响因子;将脊柱畸形患者的DR影像进行数字化分析;构建用于脊柱畸形矫形结果的预测模型;对脊柱畸形矫形...
蔡璇易晓青
脊柱畸形矫形术后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脊柱畸形包括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先天性脊柱侧凸、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等,矫形手术是治疗AIS的主要方式。然而,矫形手术切口长,涉及的脊柱节段数量多,皮下及肌肉组织剥离范围大,常引起中度乃至重度的术后疼痛。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体验,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脊柱畸形矫形术后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术后疼痛管理的总结相对较少,为此,我们总结了目前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的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各种治疗方案及临床进展,为临床提供镇痛建议。
孟炳堃杨桓牛升波李明陈自强
关键词:术后疼痛管理脊柱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凸退变性脊柱侧凸矫正手术
3D打印技术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脊柱畸形是临床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症状,在青少年和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而老年人随着脊柱退行性改变也会出现脊柱侧弯。因此,如何矫正脊柱畸形,减轻患者的痛苦,一直都是脊柱外科医师面临的难题。现阶段,随着数字骨科技术的不断成熟,3D打印技术已经逐步运用于各种复杂脊柱手术之中,采用该技术定制个体的脊柱模型和特质的椎体融合器等,可实现术前的手术模拟、术中的精准定位,从而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该技术不仅为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新方式,还不断推动医工交叉融合,拓展其应用场景。
韩世康蒋维利程嘉伟牛国旗
关键词:脊柱畸形矫形手术3D打印内植物
一种用于脊柱畸形松解术后牵引患者的多功能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脊柱畸形松解术后牵引患者的多功能床,包括床体、床支脚、床头;所述床头的两端均设置有牵引支具;所述床体的上表面还铺设有气垫,所述气垫上设置有若干组分别相互独立且呈矩阵式排列的气囊单元;所述床体相远离的...
李博翟骁陈锴倪松智邵麒杨本钊邓健王晓旭宋元进林徐苗谷晓川孟炳堃李小龙陈自强白玉树
基于三维平面研究头颅-骨盆牵引治疗重度青少年脊柱畸形的矫形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头颅-骨盆牵引(halo-pelvic traction,HPT)在重度青少年脊柱畸形中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的矫形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对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行术前HPT的32例重度青少年脊柱畸形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13.15±1.42)岁,平均牵引时间(9.32±3.31)周。对比牵引前和牵引结束时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的相关参数,尤其是上胸弯(proximal thoracic,PT)、主胸弯(main thoracic,MT)、胸腰弯/腰弯(thoracolumbar/lumbar,TL/L)Cobb’s角,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段后凸(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以及主胸弯顶椎旋转度(apical vertebral rotation,AVR),并记录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影像学冠状位参数和TK均有显著改善(P<0.001),而主胸弯顶椎轴位旋转无显著变化(AVR_sac P=0.156,AVR_AD P=0.705)。2例出现单侧展神经麻痹,3例出现手指麻木,随访时均有所改善。结论术前HPT可以有效改善重度青少年脊柱畸形患者冠状位和矢状位畸形,但对轴位顶椎旋转畸形矫形效果较差。因此如需脊柱三维矫形,还需要辅助其它手术方法。
阎凯夏庆福王宇张玉双张延斌行勇刚肖斌
关键词:脊柱畸形牵引术矫形外科手术
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腰椎活动度评估及与健康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DSD)腰椎活动度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一项前瞻性横断面临床观察研究,入组于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的100例受试者,其中60例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作为畸形组(以腰椎侧弯区分左侧凸39例,右侧凸21例),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再根据年龄分为中年组(45~64岁)和年老组(65~84岁);运用手持关节角度仪测量腰椎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活动度,并采集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健康问卷评分(SF36),比较DSD组和对照组腰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以及DSD中年组和年老组腰椎活动度的差异度,并分析DSD活动度对各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大小。结果腰椎各维度活动度一致性均大于0.75,DSD组矢状面活动度、前屈、后伸、冠状面活动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度分别为20%、22%、19%、9%,DSD组凹侧屈要显著差于凸侧屈、左右侧屈(P<0.05),对照组左右侧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D中年组与年老组在前屈、后伸、矢状面、凹侧、凸侧、冠状面活动度的差异度为11%、6%、11%、2%、3%、3%。DSD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DSD中年组前屈与SF36总分、PF呈正相关(r=0.375,r=0.560),中年组矢状面活动度与PF呈正相关(r=0.492),年老组后伸与RP呈正相关(r=0.399)。结论DSD腰椎活动度降低,年老组活动受限明显,在评估人群腰椎活动度时应该考虑年龄因素。DSD凸侧屈较凹侧屈好,可能和椎旁肌退变及代偿机制有关。DSD前屈和后伸活动度不足与PF和RP降低有关,提高DSD患者腰椎屈伸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李凯杨森陈灿喻学科陈春华罗飞
关键词:腰椎活动度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矢状面

相关作者

邱勇
作品数:1,460被引量:4,199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朱泽章
作品数:953被引量:2,652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李明
作品数:857被引量:3,068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邱贵兴
作品数:819被引量:10,032H指数:4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手术治疗 骨关节炎
杨军林
作品数:184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畸形 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