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5篇“ 胶州湾沉积物“的相关文章
- 胶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光谱速测方法研究
- 近海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备受关注。随着社会和科技不断地进步,发展了多种重金属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某些或某类重金属进行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然而进入信息时代,这些方法无法脱离实验室环境、检测步骤繁琐耗时等局限性难以...
- 刘凯
- 关键词:胶州湾沉积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 胶州湾沉积物中一氧化碳的微生物产生及消耗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通过测定一氧化碳(CO)原位浓度和地球化学参数并结合实验室培养实验,系统地探究了胶州湾沉积物中CO的产生及消耗过程。本文首次测定胶州湾沉积物孔隙水中CO的浓度在46.8~189.9 nmol·L^(-1),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三甲胺及甜菜碱的添加明显促进了CO的生物产生,2-溴乙烷磺酸钠(Sodium 2-Bromoethanesulfonate,BES)及钼酸钠等抑制剂的添加对CO消耗没有明显影响,表明产甲烷过程和硫酸盐还原过程不是消耗CO的主要微生物过程。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对CO消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化海洋沉积物中CO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微生物介导的碳循环过程认知提供基础支撑。
- 孟倪关宇飞陈思阳李爽庄光超
- 关键词:一氧化碳海洋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胶州湾沉积物的不同相态主量元素含量及铁同位素组成初探
- 2024年
- 沉积物是物源、沉积环境、生源过程等多因素影响下的产物,不同元素进入沉积物的方式不同导致其赋存在不同的相态中,通过研究不同相态沉积物的元素丰度及同位素组成,可以揭示由于多种过程混合所掩盖的生物、物理及化学信息。本研究通过选择性化学提取法,对胶州湾沉积物进行了分级提取,包括碳酸盐结合态、易还原的氧化物态、可还原的氧化物态、磁铁矿态和残留态。测试结果表明:主量元素主要赋存在残留态中,但在非残留态中不同程度保留有Ca、Fe、Mg、Mn和P。结合胶州湾沉积物中的常见矿物成分,除了之前研究已介绍的不同相态的目标矿物组成,推测易还原的氧化物态的潜在矿物还有独居石和磷灰石;可还原的氧化物态的潜在矿物还有褐铁矿;磁铁矿态的潜在矿物还有钛铁矿;部分硅酸盐矿物也存在于易还原的氧化物态和可还原的氧化物态中。残留态富集了重铁同位素,继承了物源区的特征,并且全组分的铁同位素主要受控于残留态;活性铁组分的铁同位素由于受到了非陆源组分的影响,导致同位素变化。
- 孙子威肖媛媛肖媛媛刘瑾
- 关键词:沉积物铁同位素
- 胶州湾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含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
- 2023年
- 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无污染等显著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并为这些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沉积物多参数光谱速测方面,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根据胶州湾沉积物中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有机碳和四种重金属(As、Cr、Cu、Zn)之间存在着高相关性。基于该研究成果,对胶州湾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As、Cr、Cu、Zn)含量进行了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快速预测胶州湾沉积物中As、Cr、Cu、Zn的含量,RPD高达2.59,R^(2)高达0.85。
- 刘凯邱慧敏贾宗潮王子鉴李雪莹范萍萍
- 关键词:反射光谱沉积物重金属光谱分析
- 胶州湾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和不同形态的铁同位素组成
- 海洋沉积物作为环境演变中各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信息载体,沉积物全组分是物源组分、沉积过程、沉积环境、生物作用等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不同的元素会以不同的赋存形式进入沉积物。为了深入理解沉积过程、后期生物改造等因素对沉...
- 孙子威
- 关键词:沉积物稀土元素铁同位素
- 胶州湾沉积物柱状样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4
- 2020年
- 于2011年在胶州湾采集一根沉积物柱状样,分析了0~1 m不同层次沉积物样品中汞(Hg)、砷(As)、镉(Cd)、铬(Cr)、铜(Cu)、镍(Ni)、铅(Pb)和锌(Zn)等8种重金属含量并计算富集因子指数(enrichment factors, EF,代表元素富集程度)。结果表明,多数重金属在次表层20 cm左右浓度和EF值都达到峰值或有一个高值区,这可能主要是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胶州湾周边区域高强度人为排放的重金属导致的。进一步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控制胶州湾沉积物重金属垂向分布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8种重金属的关键控制因素不同。采用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了胶州湾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及历史变化趋势,发现8种重金属中Hg风险较高,整体处于中等风险水平,且近年来风险还呈一定增大趋势,应列为胶州湾优先控制重金属。
- 张栋华吕钊臻邵主峰孔祥淮高会旺李雁宾
-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风险
- 胶州湾沉积物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4
- 2019年
- 在模拟双壳类肠胃消化液的弱酸性(pH=4)条件下对胶州湾8个站位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浸提,探究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并以改进的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Q)评估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浸提结果表明,胶州湾沉积物中各重金属释放量(mg·kg^(-1))由高到低依次为:Zn(39.21)>Cu(20.88)>Cr(18.32)>Pb(10.69)>As(1.00)>Cd(0.125)>Hg(0.021),释放量较高值多出现在湾西南角的S7站位。沉积物中重金属各形态的释放率由高及低依次为:弱酸溶解态(88.21%)>可氧化态(16.39%)>可还原态(15.95%)>残渣态(1.36%),即重金属的释放主要与弱酸溶解态含量有关。各重金属总释放率表明,Cd在所有重金属中的稳定度最差,而Hg和As则较高。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域内除S7、S3站位具有中等程度的潜在不利生物毒性外,其它站位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效应均较弱。
- 刘群群孟范平林怡辰
- 关键词: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生态风险
- 胶州湾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重金属污染评估
- 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航运条件,胶州湾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沿海重镇,经济发展繁荣,陆源输入、海上排污、不合理的水产开发等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目前,该海域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类型包括:海岸侵蚀、局部海域“荒漠化”、水体富营养化及...
- 庄海海
- 关键词:近海海域金属污染沉积物粒度分布污染评估
- 胶州湾沉积物中氨基酸对有机质降解及细菌源贡献的指示作用解析被引量:5
- 2018年
- 基于对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总可水解氨基酸(THAA)的含量、组成、构型及分布特征的系统研究,通过氨基酸碳氮归一化产率(THAA-C%,THAA-N%)、降解因子DI、反应活性指数RI以及D型氨基酸占比(D-AA%,摩尔百分比)等指标结合碳氮比(TOC/TN)、碳稳定同位素(δ13 C)探析了胶州湾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与降解状态,利用细菌源有机质及胞外肽酶活性(EEA)探讨了微生物在有机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结果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氨基酸平均含量为(7.60±3.64)μmol/g,在陆源与海源混合影响下,其水平分布呈现湾内高于湾外、湾内东部高于西部的特点,表明湾内东部陆源输入对沉积物THAA具有较高贡献。THAA-C%、THAA-N%、DI、RI以及D-AA%等指示因子均显示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程度呈现湾外高于湾内、湾内东部高于西部的变化趋势,有机质来源、微生物活性与上覆水水深共同影响了有机质的降解程度。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细菌源有机碳的贡献率为(29.35±18.73)%,其水平分布显示出湾内西部与湾外相近且高于湾内东部的特点。细菌胞外肽酶活性(EEA)平均为(0.81±1.31)nmol/(g·h)(以MCA计),整体分布趋势与细菌贡献率相反,呈现湾内东部高于湾内西部和湾外的特性。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不同海源、陆源占比决定了有机质的可降解性,而有机质的降解程度进一步影响了细菌源有机质的贡献与胞外肽酶活性。
- 周卜袁华茂宋金明宋金明李宁李学刚任成喆
- 关键词:氨基酸细菌沉积物
- 胶州湾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6
- 2017年
- 为探明胶州湾沉积物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关键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分别于2015年4个季节调查采集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As、Cd、Cr、Cu、Ni、Pb和Zn 7种重金属质量比。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PERI)与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SQGs)结合法对7种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海泊河和李村河口等东部河口附近。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u和Ni人为输入影响较大,As、Cr和Zn主要受沉积物理化性质控制,Cd和Pb人为输入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影响作用相当。风险评估结果显示,Cd、Cr、Cu和Ni是胶州湾污染较为严重的重金属。
- 肖彩玲陈路锋李雁宾
- 关键词:海洋环境科学重金属沉积物生态风险
相关作者
- 宋金明

- 作品数:365被引量:2,783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 氮 磷 重金属
- 李学刚

- 作品数:182被引量:1,428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沉积物 氮 地球化学特征 胶州湾沉积物 磷
- 袁华茂

- 作品数:170被引量:1,29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沉积物 氮 地球化学特征 重金属 黑潮
- 李宁

- 作品数:183被引量:1,14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沉积物 氮 磷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 戴纪翠

- 作品数:26被引量:44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胶州湾沉积物 重金属 地球化学特征 氮 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