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2篇“ 胰腺导管癌“的相关文章
- 生物标志物及其在胰腺导管癌患者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出了生物标志物及其在胰腺导管癌患者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选自下列至少一种:窄食单胞菌属、马杜拉放线菌、假黄单胞菌属、新立克次体、地中海杆菌属、雪松属、哈夫尼亚、固氮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和脱硫菌属。本发明...
- 冷静泽王莉惠蓝勋
- 胰腺导管癌状态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及生物信息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和临床表型构建复杂疾病状态评估方法在胰腺导管癌状态评估模型中的应用,包括基于转录组数据、外显子组/基因组数据和临床表型挖掘胰腺导管癌复杂疾病标志物的方法,设...
- 戴文韬李园园吴柏旭程翎刘继翔
- 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评估胰腺导管癌的转移风险
- 陈斯娜
- LncRNA CERS6-AS1通过microRNA-15a-5p/FGFR1轴对胰腺导管癌疾病进展的调控作用
- 目的:胰腺癌作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预后差等特点。随着目前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上的改变,包括摄入过多的高脂高能量食物以及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再加上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相关安全...
- 贠振楠
- 关键词:胰腺导管癌细胞侵袭
- 粪肠球菌脂磷壁酸激活Toll样受体2抑制胰腺导管癌BxPC-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对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BxPC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0、5、10、50μg/ml的LTA分别处理BxPC-3细胞,以0μg/ml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作为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LTA对细胞BxPC-3增殖的影响;用50μg/ml LTA处理BxPC-3细胞48 h,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其对BxPC-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WB法检测对BxPC3细胞中TLR2、P38、p-P38、NF-κB和p-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LTA抑制BxPC3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0μg/ml组相比,在LTA 50μg/ml干预48 h后,BxPC-3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最为显著(P<0.01),故后续实验组细胞均采用50μg/ml LTA处理48 h。与0μg/ml组相比,50μg/ml组发生侵袭的BxPC-3细胞数和迁移率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中TLR2、p-P38、p-NF-κB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粪肠球菌LTA可抑制PDA细胞BxPC-3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LTA激活TLR2进而促进P38及NF-κB磷酸化有关。
- 纪周新贺德
- 关键词:粪肠球菌脂磷壁酸TOLL样受体2胰腺导管腺癌
- 胰腺导管癌状态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及生物信息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和临床表型构建复杂疾病状态评估方法在胰腺导管癌状态评估模型中的应用,包括基于转录组数据、外显子组/基因组数据和临床表型挖掘胰腺导管癌复杂疾病标志物的方法,设...
- 戴文韬李园园吴柏旭程翎刘继翔
- 一种纳米药物与制备方法以及在治疗胰腺导管癌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药物与制备方法以及在治疗胰腺导管癌中的应用。具体说的,本发明所使用的纳米材料(NP)Cys‑8E包载化合物UNC0638制成纳米药物NP<Sub>UNC0638</Sub>后可以靶向胰腺癌的肿瘤部位,...
- 赵蔚吴均殷晓煜
- 基于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分析胰腺导管癌体细胞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 2020年
- 目的基于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分析胰腺导管癌(PDAC)体细胞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2011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PDAC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40例,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应用肿瘤体细胞突变目录(COSMIC)数据库中的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拟合方法鉴定肿瘤组织中的致癌体细胞突变,并分析致癌体细胞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DAC肿瘤组织样本中共检测到1446处致癌体细胞突变位点,每个样本中有25~82处致癌体细胞突变位点;其中体细胞突变类型构成比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C>A突变、C>T突变、T>A突变,分别占48%、45%、6%;PDAC肿瘤组织样本中KRAS、RLIM、TTN及BRD9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分别占总突变的42%、33%、26%及22%;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患者ASTN1基因突变情况差异有显著性(χ^2=6.855,P<0.05),不同肿瘤分期患者TTN基因突变情况差异有显著性(χ^2=5.183,P<0.05)。结论通过与TCGA数据库比对,肿瘤组织样本全外显子测序得到的的致癌体细胞突变谱是较为准确的,利用该突变谱可以有效预测PDAC致癌体细胞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为PDAC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宋瑶琳纪彬彬刘相兰杨平王博梁乐彬王爱兰杨家亮田埂邢晓明
- 关键词:胰腺肿瘤突变病理学遗传学基因检测
- 基于多平台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识别与胰腺导管癌发病及预后相关的中枢基因
- 目的:胰腺导管癌(Pancreatic duct adenocarcinoma,PDA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实体瘤之一,5年生存率极低。基因改变是PDAC分子发病机制的关键。本研究旨在分析PDAC的基因表达谱,揭示与PDA...
- 马雨凡
- 关键词:胰腺导管癌基因表达谱预后评估
-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胰腺导管癌患者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特征及其关键调控蛋白,为胰腺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Pubmed基因芯片数据库(GEO Database)中下载胰腺癌患者基因芯片数据,并将数据导入GCBI、networkAnalyst及Genclip等分析软件,分析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基因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筛选两组之间的关键节点基因。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有明显差异;在分析的28869个基因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有4447(15.40%)个差异表达基因;前250个差异表达基因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5个关键蛋白(SMURF1、MET、BCL2L1、RALA和ERBB4),主要与蛋白结合及细胞外区域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有明显不同,提示基因转录谱在肿瘤的发生中发挥着调节作用;SMURF1及MET基因对胰腺癌的发生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可能受到蛋白结合和细胞外区域信号通路的调节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 孙娜段丽芳张荣强郭亚收李向文刘启玲
- 关键词: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
相关作者
- 金俊硕

- 作品数:21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选择性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胰腺导管癌
- 杨乐平

- 作品数:49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胆囊肿瘤 胆囊良恶性病变 临床病理意义 胰腺癌 胰腺肿瘤
- 李德旭

- 作品数:54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 门脉高压 断流术 血管病变
- 杨竹林

- 作品数:312被引量:98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胆囊肿瘤 胰腺肿瘤 临床病理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 胰腺癌
- 赵子龙

- 作品数:58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核酸适体 非小细胞肺癌 代谢动力学 肿瘤标志物 药物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