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8篇“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相关文章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皮瓣护理体会
- 2025年
- 目的探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围术期皮瓣护理要点。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就诊的3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并给予患者围术期皮瓣护理。分析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踝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0~32d,平均(26.63±3.85)d,住院时间为25~40 d,平均(32.67±4.12)d。与术前[(33.63±5.06)分]比较,术后6个月时,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75.23±4.42)分]显著上升(P<0.05)。30例患者中,出现皮瓣浅表坏死2例,皮瓣供区血肿2例,皮瓣供区感染1例,慢性骨髓炎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给予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针对性的皮瓣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帮助。
- 孙毅鑫陈园园李素华
-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并发症
- 康复护理在外固定架联合VSD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探讨康复护理在外固定架联合VSD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19年9月~2024年9月我院接受外固定架联合VSD技术治疗的4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以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例),以采用康复护理作为观察组(20例),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有可观上升,有差异(P<0.05);观察组关节僵硬、患肢短缩等并发症总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外固定架与VSD技术的联合运用已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方法,当康复护理与外固定架及VSD技术相结合时,患者所展现出的护理效果尤为显著,不仅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还大大加速患肢功能的恢复进程,更彰显了康复护理在这一领域中的独特价值。
- 马常蕊
- 关键词:康复护理外固定架VSD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 显微外科技术对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的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64例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9~42(36.59±3.24)岁;胫骨缺损2~5(3.41±0.61)cm;软组织缺损面积34~76(58.50±9.44)cm2;采取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对照组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7~44(37.59±3.21)岁;胫骨缺损2~6(3.59±0.80)cm;软组织缺损面积36~78(59.09±9.53)cm2;采取常规分期手术治疗,Ⅰ期清创后予以石膏或支具辅助固定,Ⅱ期采用适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Anderson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围术期相关指标、康复情况、随访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5~5.5(3.15±1.11)个月。观察组优19例,良12例,可1例,差0例;对照组优11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4.39±0.69)h、住院时间(30.22±4.58)d,住院费用(2.35±0.33)万元,低于对照组[(5.01±0.75)h、(33.28±3.74)d、(3.02±0.52)万元],P均<0.05。观察组血运重建时间(134.25±14.76)h、伤口愈合(11.34±1.56)d、骨折愈合时间(3.09±0.42)个月,均短于对照组[(189.36±22.17)h、(13.22±2.03)d、(4.02±0.57)个月],P均<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运动能力(42.91±5.51)分、感觉功能(46.19±3.53)分及Fugl-Meyer总分(89.09±6.08)分,均高于对照组(35.19±4.27)、(34.03±3.79)、(69.22±6.32)分,P<0.05。观察组难愈创面1例、完全性神经损伤3例,对照组分别为8、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可有效缩短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及骨折愈合时间,提升患者肢体运动能力,降低预后不良及并发症风险。
- 王炳朱诚王平吴子征
-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肢体功能
- 综合护理应用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将综合护理应用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治疗中,旨在探究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的恢复程度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住院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34例则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相关指标、临床效果、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结果试验组优良率、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引流术后拔管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
- 许道宏侯玉静朱洪英
- 关键词:综合护理骨折下肢外科手术
- 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技术在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采用前瞻性方法,对18例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结果 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创面修复难度,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与传统治疗相比,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治疗成本。结论 本研究为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和方法。
- 李振举刘英徐尚文连运通都红丽
- 关键词:抗生素骨水泥GUSTILO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 外固定支架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研究
- 2024年
- 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采用外固定支架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62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终末治疗及分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临床相关指标、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分期治疗用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作用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采纳。
- 买买提依明·买吐地胡济南
-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疼痛评分
-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探究临床胫腓骨开放性骨折(OFTF)并发血管神经损伤(VNI)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从2023.01开始,筛选病例为OFTF并发VNI病人,探讨结束于2024.02,共80例受试,按治疗时不同方案分为40例/组进行探讨。内固定组病人治疗时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外固定组病人治疗时应用外固定架。对比并发症结局、膝踝关节评分、恢复用时及疗效结局。结果 统计并发症结局并展开对比,外固定组的发生率更低,内固定组更高(P<0.05)。统计膝踝关节评分、恢复用时并展开对比,外固定组的Baird-Jackson、Hohl等评分均更高,骨折及创面等愈合用时均更短,内固定组更长(P<0.05)。统计疗效结局并展开对比,外固定组的优良率更高,内固定组更低(P<0.05)。结论 临床OFTF并发VNI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的效果突出,既能对并发症予以抑制,又能对膝踝关节的功能状态加以改善,利于病情恢复,后续可作为理想术式持续应用和借鉴。
- 鞠锋
-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血管神经损伤外固定架
- 柔性管理法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钢板固定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采用柔性管理法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钢板固定术后患者负压引流(VSD)治疗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南阳张仲景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创伤骨科收治的7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按照密闭信封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5)与实验组(n=35),对照组采用术后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柔性管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依从性及干预前后下肢功能评分(LEFS)、自我应对能力[特质应对方式评分(TCSQ)]和护理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统计后期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精简版(SF-12)]。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LEFS评分、SF-12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TCSQ应对能力中,实验组积极应对评分(PC)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N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柔性管理法可显著提升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钢板固定术后患者依从性,在面对自身疾病状况时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恢复患者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周璐
-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负压引流依从性
- 综合护理干预在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程度、二期缝合修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中,可以有效促进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创面愈合,缩短恢复时间,并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游成义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开放性软组织缺损VSD
- 表面覆盖抗生素骨水泥的钢板内固定技术一期治疗GustiloⅢB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表面覆盖抗生素骨水泥的钢板内固定技术一期治疗GustiloⅢB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4例GustiloⅢB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5~65岁,平均45.8岁。胫骨近端骨折3例,中段骨折6例,远端骨折15例;腓骨骨折21例。受伤至急诊手术时间3~12 h,平均5.3 h。患者均存在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10 cm×5 cm~32 cm×15 cm。受伤至皮瓣移植覆盖创面时间为1~7 d,平均4.1 d;皮瓣切取范围10 cm×5 cm~33 cm×15 cm。10例患者有骨缺损,骨缺损长度2~12 cm,平均7.1 cm。所有患者急诊清创后用表面覆盖抗生素骨水泥的钢板固定胫骨断端,骨缺损区填塞抗生素骨水泥,7 d内游离皮瓣覆盖创面,更换骨水泥同时进行骨折确定性内固定。骨缺损患者于7~32周,平均11.8周取出所有骨水泥,骨缺损区植骨。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患肢伤口愈合、并发症及骨愈合情况;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根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包括躯体健康总得分(PCS)、心理健康总得分(MCS)]评价生活质量。结果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21.6个月。患肢均保肢成功,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供区发生瘢痕增生1例,瘢痕周围皮肤感觉减退(S3级)1例。小腿受区发生感染2例,其中1例为一期皮瓣移植后伤口浅表感染,经再次清创后愈合;1例为二期植骨后骨感染形成窦道,3个月后再次清创行Ilizarov截骨搬运治疗后8个月骨愈合。余23例患者骨愈合时间为4~9个月,平均6.1个月。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PCS评分分别为(44.4±6.5)、(68.3±8.3)、(80.4±6.9)分,MCS评分分别为(59.2±8.2)、(79.5±7.8)、(90.0±6.6)分,均呈逐步升高趋势,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覆盖抗生素骨水泥的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一期治疗GustiloⅢB型胫�
- 康永强吴永伟芮永军张庆庆马运宏贾雪原张铭煜周明林芳
-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骨移植内固定抗生素骨水泥
相关作者
- 杨寅

- 作品数:65被引量:218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负压封闭引流 骨折固定术 腰椎 锁骨远端 骨折
- 万春友

- 作品数:164被引量:60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 研究主题:TAYLOR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 外固定支架
- 曹军军

- 作品数:34被引量:198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成骨细胞 负压封闭引流 骨折固定术 锁骨远端 VSD治疗
- 王藕儿

- 作品数:5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外固定支架治疗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护理 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
- 王鹏飞

- 作品数:22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急诊处理 外固定架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