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5篇“ 胆肠内引流“的相关文章
- 胆管结石合并Oddi`s括约肌松弛行胆肠内引流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在合并Oddi’s括约肌松弛的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合并Oddi’s括约肌松弛的胆管结石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为研...
- 卢汉原
- 关键词:胆管结石胆肠内引流T管引流
- 胆肠内引流与胆肠返流的防治
- 2023年
- 理论上凡是建立胆管与肠道间吻合或因疾病和手术致使Oddi括约肌功能丧失或形成旁路均可认为是胆肠内引流术。胆肠内引流术的应用既恢复了胆汁排流的通路,改善和修复胆道内环境,但也会造成胆道内环境紊乱,引发新的病理状态,或产生一些并发症[1].
- 刘颖斌陈炜
- 关键词:胆肠内引流手术
- 腹腔镜胆肠内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价值的再认识被引量:1
- 2022年
-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癌、胆管癌、胆囊癌、胰头癌及壶腹部周围癌等恶性肿瘤的浸润、压迫而导致肝内外胆道梗阻,是以高胆红素血症、皮肤巩膜及体液黄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1]。临床上,在对黄疸患者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评估后,判断无法直接手术根治或是为保护肝功能拟行术前减黄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常选择介入胆道引流、手术胆道引流等减黄处理。胆道引流减黄的方式,可根据各家医疗中心的具体情况选择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道支架内引流、开腹或腹腔镜下胆肠吻合内引流手术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以操作安全、引流有效为第一要务,兼顾患者生理、心理的个体化选择。本文拟就目前常见的多种减黄方式进行优缺点比较,并结合笔者经验探讨腹腔镜胆肠内引流术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朱锦辉杨斌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肠内引流术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引流胰头癌胆道梗阻
- 三种胆肠内引流术式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 2021年
- 探讨比较三种胆肠内引流术式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165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的分为A、B、C三组。A组: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B组:胆总管空肠Roux-en-Y端侧吻合术;C组:间置空肠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C组治疗疗效有效率高于B组和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A组,统计学比较P<0.05。B组疗效有效率大于A组,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间置空肠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相比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和胆总管空肠Roux-en-Y端侧吻合术在临床使用中,其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更具有临床使用优势。
- 冉茂新
- 关键词:胆肠内引流术胆结石并发症发生率
- 胆肠内引流手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 2021年
- 探讨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实施胆肠内引流手术治疗的疗效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肝胆管结石患者61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30例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针对B组31例实施胆肠内引流手术,对比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康复时间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胆肠内引流手术治疗的有效性较高,利于患者康复。
- 刘学松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有效性
- 胆肠内引流联合T管外引流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疗效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实施胆肠内引流联合T管外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5例肝胆管结石病行胆肠内引流术病人资料,根据胆道引流的手术方式分为胆肠内引流组(内引流组)和内引流联合T管外引流组(内外引流组),比较两组手术安全性和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95例肝胆管结石病人中,胆肠内引流组71例,内外引流组24例,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出血、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胆漏发生率显著高于内外引流组(21.1%vs. 4.2%,P<0.05),但内引流组结石即时清除率明显高于内外引流组(P<0.05),最终结石取净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胆管结石病术中无法取尽者,实施胆肠内引流联合T管外引流术可有效降低胆漏发生率,提高术后结石取净率,改善生活质量。
- 刘磊刘付宝赵义军谢坤方强陈子祥郭旗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病胆肠吻合术胆漏
- 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肝功能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总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输血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杨瑞查育锋
-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肝叶切除胆肠内引流术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比较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MOJ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差异分为A组与B组,A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B组行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比较2组手术前后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基转移酶(γ-GGT)]、胆道梗阻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与总胆红素(TBIL)]、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后AST、ALT、γ-GGT、DBIL、TBIL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A组术后DBIL、TBIL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2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TCD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均能有效改善MOJ患者胆道梗阻与肝功能,PTCD解除胆道梗阻效果更好,且创伤更小,更安全。
- 余快李秋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 胆肠内引流术50年术式衍变与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青岛市市立医院肝胆外科由王训颎教授创建于1969年。依据王训颎教授发表论文的时间考证,开展胆肠内引流术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现将胆肠内引流手术多年的应用,做一个历史衍变的回顾,总结临床应用的经验与体会。
- 王一葛忠
- 关键词:胆石病ODDI括约肌功能反流性胆管炎
- PTCD与胆肠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14例患者采用经PTCD引流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8.35±9.22)岁;胆肠内引流组11例,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8.45±8.57)岁。PTCD组与手术组相比同样有效解除患者胆道梗阻,降低胆红素,改善肝功能,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TCD途径胆道引流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改善全身状况,与胆肠内引流效果相当,特别对于高龄、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更具有优势,故PTCD胆道引流值得临床推广。
- 孙敏志徐阿曼袁笑阮怀军曹伟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引流
相关作者
- 耿小平

- 作品数:546被引量:3,414H指数:2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肝切除术 肝癌 肝肿瘤 肝脏 肝细胞癌
- 吴金术

- 作品数:344被引量:1,584H指数:20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肝胆管结石 胆结石 外科学 腹腔镜
- 刘付宝

- 作品数:192被引量:94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肝切除术 肝肿瘤 肝内胆管结石 肝脏 手术
- 尹新民

- 作品数:127被引量:686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肝胆管结石 外科手术
- 谢坤

- 作品数:58被引量:43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肝内胆管结石 肝脏 外科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