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24篇“ 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文章
警惕妊娠期胆汁淤积,守护母婴健康
2025年
孕妈妈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和黄疸,需高度警惕,这可能是妊娠期胆汁淤积的警示信号。揭秘妊娠期胆汁淤积妊娠期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简称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肝脏疾病。尽管该病对孕妈妈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胎儿的危害却可能十分严重。血清胆汁酸可通过胎盘屏障在胎儿及羊水中蓄积,导致死胎、羊水胎粪污染及早产等并发,增加胎儿的患病率和死亡风险。
李虹
关键词: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羊水胎粪污染血清胆汁酸妊娠中晚期胎盘屏障母婴健康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5年
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护理干预成效予以评估,解析其给患者肝功能、临床状的缓解以及生活质量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有关护理策略的优化给予依据。方法 于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40 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被选取。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20 例。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效果借助患者状的缓解状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来进行评定。结果 在护理干预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状的改善情形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较低。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具有显著的积极效用,不但能够切实优化患者的肝功能,而且能够舒缓临床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朱琳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干预
茵胆平肝胶囊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药效作用研究
2025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究茵胆平肝胶囊(Yindan Pinggan capsules,YDPG)对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IHC)的治疗效果,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其潜在作用机制并验证。首先通过动物实验评估YDPG对α-萘基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小鼠IHC模型的治疗效果,包括肝功能检测、血常规检测和肝脏病理分析。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工具预测YDPG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再以分子对接技术辅助验证YDPG中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最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关键靶标进行验证。发现YDPG能显著改善IHC小鼠的肝功能异常和肝细胞损伤,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YDPG中94个药物活性成分关联到396个IHC的疾病治疗靶点,并且显著富集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代谢和胆汁分泌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YDPG关键活性组分与PI3K-AKT通路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进一步的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了YDPG能够降低肝组织中PI3K-AKT通路核心靶点PI3K、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上述结果提示,YDPG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和炎反应等生物过程,从而改善IHC小鼠的肝损伤,发挥对IHC的治疗作用。本实验已获暨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IACUC-20241011-09)。
曹舒心黄丰吴方何蓉蓉
关键词:茵胆平肝胶囊肝内胆汁淤积症网络药理学PI3K-AKT信号通路清热利湿
高海拔地区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临床结局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高海拔地区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ICP)的临床结局评估其危险因素,更好地预防高海拔地区围生期的不良结局发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8月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诊断为ICP的孕产妇263例,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其中48例未接受治疗),分别比较轻、重度ICP的围生期结局的差异,药物治疗组分娩前后轻、重度ICP及不同总胆汁酸(TBA)浓度(TBA<100μmol/L与≥100μmol/L)的围生期结局的差异;回归分析患轻、重度ICP的致病因素。结果研究地区ICP发病率为2.52%,死胎率为3.04%,死产率为0.92%;UDCA治疗能改善孕产妇的肝功,并延长孕周(P<0.05),但在轻、重度ICP围生儿结局中均不能改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体质量变化(P>0.05);不同TBA分组:当TBA≥100μmol/L时,早产儿、足月低体质量儿、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P<0.05)。孕周(OR=0.85,95%CI:0.74~0.99)、谷丙转氨酶(ALT)(OR=0.99,95%CI:0.98~1.00)、收缩压(SBP)(OR=1.10,95%CI:1.05~1.15)、舒张压(DBP)(OR=1.14,95%CI:1.08~1.21)、TBA(OR=1.17,95%CI:1.12~1.23)是患轻、重度IC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高海拔地区孕产妇TBA的监测,ICP的孕周、TBA、ALT、SBP及DBP等相关因素与围生期不良结局发生率相关。
普赤次仁央拉王婧王婧
关键词:胆汁淤积围生期死产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母婴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的母婴结局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92例ICP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病例系统记录的母婴结局分为发生组(22例,母婴结局不良)与未发生组(70例,未发生母婴结局不良)。收集对比两组孕妇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对存在差异的指标采取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P孕妇不良母婴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UC)、约登指数确定最佳预测值,观察各因素对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产妇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否为多胎妊娠、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妇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否为多胎妊娠、TBA、GGT、AST及ALT均是ICP孕妇母婴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5),且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上述因素均对ICP孕妇母婴结局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结论 产妇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否为多胎妊娠、TBA、GGT、AST及ALT为ICP孕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上述指标能够为临床筛查高危群体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王瑜沈春娟袁海艳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肝功能
超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发生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接受肠外营养且发生PNAC的83例超早产儿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接受肠外营养但并未发生PNAC的99例超早产儿为对照组。收集超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肠外营养持续时间等基本信息;采用Apgar标准化评分法评估其出生后1 min、5 min的健康状况;于肠外营养1周后测定其血小板计数(PLC)、平均血小板体积(PM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指标。应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超早产儿在肠外营养后发生PNAC可能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在预测肠外营养超早产儿发生PNAC的效能。结果病例组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母亲妊娠高血压、患儿出生后感染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肠外营养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t=4.65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在肠外营养1周后,PLC低于对照组(t=4.949,P<0.001),MPV高于对照组(t=12.193,P<0.001),PDW高于对照组(t=10.74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调整性别和胎龄因素后,1 min Apgar评分(OR=0.898)、5 min Apgar评分(OR=0.900)、出生后感染(OR=1.256)、肠外营养持续时间(OR=1.426)、肠外营养1周后PLC(OR=0.902)、MPV(OR=1.441)、PDW(OR=1.195)是超早产儿PNAC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各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在预测超早产儿在肠外营养后发生PNAC中均有一定效能。结论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出生后感染、肠外营养1周后PLC、MPV、PDW是肠外营养超早产儿发生PNAC的独立影响因素。各因素预测肠外营养超早产儿PNAC均有一定效能,应及时控制相关因素,减少超早产儿PNAC的�
马彩艳李琳琳李海霞李雅芬
关键词:影响因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中血清脂肪因子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是妊娠期女性特有的严重并发。脂肪因子作为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白色脂肪组织褐变、抑制胆汁酸受体表达和调节脂质代谢过程中相关蛋白表达等参与糖脂代谢。ICP患者在妊娠中期会出现脂质代谢紊乱和脂质成分改变。本文综述ICP中血清脂肪因子的研究进展,旨在为ICP预测和诊治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柳婷婷孙晓彤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脂肪因子
联合用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有效性
2025年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实施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42例ICP患者为样本,信封法分为普通组、研究组,均有21例,普通组行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2021年10月-2024年10月为入选周期,观察疗效并检测各组的胆汁代谢情况,比较肝功能并分析状改善情况,分析妊娠结局。结果 有效率在研究组达到了95.23%,结果 在普通组为71.43%,即研究组高于普通组,P<0.05。针对甘胆酸以及各组的总胆汁酸进行检测,治疗前获取的数据并未在普通组、研究组形成差异,P>0.05;治疗后获取的数据在研究组低于普通组,P<0.05。针对谷丙转氨酶以及各组的谷草转氨酶素进行检测,治疗前获取的数据并未在普通组、研究组形成差异,P>0.05;治疗后获取的数据在研究组低于普通组,P<0.05。针对瘙痒状以及黄疸情况实施分析,治疗前获取的临床状数据并未在普通组、研究组形成差异,P>0.05;治疗后获取的临床状数据在研究组低于普通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在研究组有14.28%的发生率,该内容在普通组有27.27%的发生率,研究组、普通组中无差异,但研究组略低,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有效率高,能抑制胆汁酸的分泌,增强肺功能,还能抑制炎,改善妊娠结局,可用于ICP的治疗。
徐秋瑾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生化指标检测在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中的研究
2025年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2023年5月-2024年7月期间,选取在本院进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30名,作为观察组;无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3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在妊娠期间,与无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相比,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纤维蛋白原(FI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同时,球蛋白(GLB)、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浓度则有所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这些变化反映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对孕妇肝脏功能及凝血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与临床最终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无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黄疸、瘙痒、腹水、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等并发总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进行肝功能的生化指标检测,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有助于早期识别并确诊疾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汝春瑶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
BACH1抑制剂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BACH1抑制剂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发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和小鼠胎盘中BACH1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增加;抑制BACH1的表达,可通过增加细胞线粒体内NAD<S...
陈丹李胜朋朱伟英艾玲庞庆丰

相关作者

刘淑芸
作品数:85被引量:746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研究主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并发症 胎盘组织 妊娠
邵勇
作品数:152被引量:806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汁酸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胎盘 孕鼠
王晓东
作品数:152被引量:1,109H指数:19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胎盘组织 妊娠 肝内
王冬梅
作品数:104被引量:550H指数:1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子痫前期 胎盘 妊娠
邢爱耘
作品数:122被引量:752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胎盘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胎盘组织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