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6篇“ 胃肠动力障碍“的相关文章
一种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大黄酸和甘草酸,大黄酸与甘草酸的质量比为1:20。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研究发现,将大黄酸和甘草酸混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
张雷明刘孟安王斌胜徐芳
基于气论探讨调节细胞自噬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科学内涵
2025年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核心病机为气机紊乱,因此,改变胃肠动力要通过调理气机来实现。细胞自噬是一个以阴阳为动力、以信息为媒介的“物质-能量”动态转换的过程,为气论的现代化解读提供了全新的微观视角。不仅如此,自噬水平的失调还是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故本文依托气论,以细胞自噬作为切入点,在气论与疾病之间搭建桥梁,并从肠神经胶质细胞、胃Cajal间质细胞、胃平滑肌细胞、胃成纤维细胞和胃上皮细胞等多角度阐释了细胞自噬在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当中的发生机制。
张富荣张迪李雨静陈萌
关键词:气论细胞自噬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胃平滑肌细胞
神术散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2024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系统分析神术散治疗胃肠动力障碍(GM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和实验提供参考思路。方法:从相关数据库检索并记录神术散的活性成分、靶点和GMD相关基因。使用软件对靶点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拓扑分析,寻找核心靶点,并且对作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神术散的活性成分114种,作用靶点253个,与GMD交集靶点119个。相关靶点在各种生物过程、细胞功能方面的富集显著,且与GMD信号通路的关系紧密。交集靶点主要分布在甲状腺、前列腺、松果体、心脏、垂体、肝脏等。结论:神术散的主要药物有效成分可能通过多个靶点和信号通路治疗GMD。
吴立三李晓玉李林洁张桓虎
关键词:胃肠动力障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小肠压力测定用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诊疗的初步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小肠压力测定在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20例疑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诊断性小肠压力测定,分析小肠压力测定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纳入20例患者中,18例成功完成小肠压力测定。14例测压结果明显异常,9例经治疗有明显营养学改善,5例进行维持性营养支持治疗。10例患者小肠测压具有改变或明确诊断的意义,12例患者小肠测压结果影响了治疗方案。结论小肠压力测定结果明显影响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在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疗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张联合卞邦健金欣郭宏杰王剑
关键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肠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胃肠动力障碍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帕金森病(PD)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发生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甚至在运动症状出现前阶段。胃肠动力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中的一种,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使PD患者的病程恶化,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以减轻PD诱导的胃肠动力障碍,对改善PD患者的病程进展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胃肠动力功能高度依赖于肠道健康和调控胃肠运动的中枢神经。健康的肠道与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肠道菌群、神经炎症及负责胃肠道收缩和舒张肠道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有密切关联,而PD患者的肠道功能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现对肠道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等在PD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总结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及其局限性,旨在为PD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灿陈艳
关键词:帕金森病胃肠动力障碍肠神经系统肠道微生物
黄白解毒汤对脓毒症胃肠动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探讨黄白解毒汤对脓毒症胃肠动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白解毒汤,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MOT、GAS、SOD、MDA,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GAS、MDA降低(P<0.05),MOT、SOD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黄白解毒汤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脓毒症胃肠动力障碍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缓解应激反应。
赵晓静田满荣王美芹杨红梅
关键词:脓毒症胃肠动力障碍
中医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应用效果评价
2024年
研析为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应用中医护理的优势。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普通组39例(常规护理),特色组39例(中医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价值性。结果 护理前,互比组间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差别不大(P>0.05),护理后,特色组比普通组高(低)(P<0.05)。特色组临床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短(低或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后,胃肠动力障碍明显改善,有效规避并发症发生,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有效加快机体康复进程,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促进护理满意度直线上升,强烈推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贾建华
关键词:中医护理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障碍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电针通过PLC/IP3通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障碍
2024年
目的确定电针是否调节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阳性(PDGFRα+)细胞中磷脂酶C(PLC)/肌醇-1,4,5-三磷酸酯(PLC/IP3)通路,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肠动力障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U73122(PLC抑制剂)组、U73122+电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所有大鼠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建立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U73122组予以腹腔注射抑制剂,电针组取足三里和太冲穴,U73122+电针组在针刺前2 h注射抑制剂。10 d后行胃肠动力学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DGFRα、PLC、P-PLC、IP3的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检测PDGFRα和PLC、IP3的平均荧光密度和共定位表达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胃窦区域缝隙连接(GJ)情况。结果造模后大鼠胃肠动力减弱,PDGFRα、PLC和IP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J增宽,细胞形态改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U73122组和U73122+电针组大鼠胃肠动力显著改善,胃窦PDGFRα、PLC、P-PLC、IP3表达水平上升,GJ稍紧密,细胞形态恢复;U73122组和U73122+电针组胃窦PDGFRα、PLC、P-PLC、IP3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DGFRα与PLC和IP3存在荧光共定位。结论电针通过激活PDGFRα+细胞中的PLC/IP3通路改善FD大鼠的胃肠动力障碍
杨德茜陈琪金舒文徐派的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障碍磷脂酶C
基于胃肠电图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脑卒中并胃肠动力障碍患者疗效
2024年
探讨基于胃肠电图检测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脑卒恢复期并胃肠动力障碍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并胃肠动力障碍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25,用快力(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每次5mg,餐前,一天三次)和观察组(n=25,用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每次50ml,每天1次,服用时摇匀,稍加热后温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胃电图检测波幅、节律以及紊乱百分比、慢波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肠电图检测节律以及紊乱百分比、慢波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胃肠道症状等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恢复期并胃肠动力障碍患者基胃肠电图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的效果显著。
曹洵徐娟刘会
关键词:脑卒中胃肠动力障碍胃肠电图厚朴排气合剂
基于气学理论与线粒体能量学关系探讨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病理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气学理论与线粒体能量学之间存在共性,气与能量同为万物之原,二者均以先后天之精(气)为生成原料,并以升降出入为运动形式。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发生与气虚脾胃运化不足、气滞脾胃运化不畅有关,基于气学理论与线粒体能量学的相关性,认为线粒体能量供应不足及流动异常均会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其病理机制为与能量供应不足相关的缺氧、肠上皮细胞减少、肠道菌群失调和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异常,以及与能量流动异常相关的线粒体膜变化和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障碍
刘雪娇贾越博杨珂鸣叶丽亚·叶尔太蒋凯林凌江红
关键词:胃肠动力障碍气学理论气机升降线粒体能量代谢中医理论

相关作者

任光荣
作品数:64被引量:135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胃肠动力障碍 胃肠动力 中医药疗法 胃窦 槟榔
谢胜
作品数:513被引量:1,820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食管反流病 指针疗法 背俞 功能性消化不良 溃疡性结肠炎
税典奎
作品数:76被引量:388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胃动力低下 功能性消化不良 指针疗法 背俞 胃食管反流病
刘孟安
作品数:91被引量:308H指数:11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胃肠舒片 胃肠舒 胃肠动力障碍 中药 中医药疗法
王邦茂
作品数:737被引量:2,933H指数:2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 溃疡性结肠炎 贲门失弛缓症 自身免疫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