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8篇“ 肿瘤抑制基因“的相关文章
- 病毒载体与人肿瘤抑制基因的重组体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病毒载体与人肿瘤抑制基因的重组体及其应用,利用腺病毒载体与人肿瘤抑制基因来构建重组体在制备治疗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人类肿瘤抑制基因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的特点,将其...
- 华永祖
- 一种负载肿瘤抑制基因siRNA的谷胱甘肽响应纳米材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肿瘤抑制基因siRNA的谷胱甘肽响应纳米材料,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纳米材料包括与亲核靶向肽连接的肿瘤抑制基因siRNA和在细胞内谷胱甘肽浓度下分解的PDPA聚合物。本发明的纳米材料到达肿瘤部...
- 黄志权黄子贤芮茜易晨汪延许小丁韦春芳
- 肿瘤抑制基因7L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ST)7L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胰腺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各22例,同时收集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13对。将ST7L过表达质粒及空白质粒分别转染胰腺癌细胞作为ST7L组和对照组,将ST7L敲降质粒及空白质粒分别转染胰腺癌细胞作为si-ST7L组和si-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临床样本中ST7L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ST7L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胰腺癌患者血浆ST7L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胰腺癌组织中ST7L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应癌旁组织;ST7L在胰腺癌细胞系PANC-1、AsPC-1、PaCa-2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胰腺导管正常细胞H6C7(P<0.05)。ST7L组及对照组细胞24 h、48 h、72 h及96 h的增殖能力均依次升高,ST7L组细胞24 h、48 h、72 h及96 h的增殖能力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ST7L组PANC-1及PaCa-2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ST7L组PANC-1及PaCa-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Bcl-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T7L组细胞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si-ST7L组细胞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均高于si-NC组(P<0.05)。结论 ST7L可能通过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
- 陈小丽田小容黄晓东田霞
- 关键词:胰腺癌增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阴道镜联合肿瘤抑制基因P16、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免疫组化染色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肿瘤抑制基因P16(P16)、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免疫组化染色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高度疑似CIN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及P16、Ki67免疫组化染色,并以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统计分析诊断CIN分级的准确度及一致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40例患者炎症反应为10例,CIN分级Ⅰ级为10例,Ⅱ级为9例,Ⅲ级为6例,宫颈癌为5例.阴道镜联合P16、Ki-67免疫组化染色诊断CIN分级的准确度高于各检查单独应用(P<0.05).阴道镜检查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一般(Kappa=0.683,P<0.05);P16、Ki-67免疫组化染色及联合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强(Kappa=0.873、0.968,P均<0.05).结论:阴道镜联合P16、Ki-67免疫组化染色在CIN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显著.
- 桂婷婷张玉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检查P16免疫组化染色
- 肿瘤抑制基因编码蛋白ZMYND10通过与组蛋白甲基化酶EZH2互作调控细胞增殖在抗癌生物治疗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肿瘤抑制基因编码蛋白ZMYND10通过与组蛋白甲基化酶EZH2互作调控细胞增殖在抗癌生物治疗中的应用,属于抗癌生物治疗技术领域,目前已在培养细胞和实验动物的人类肿瘤移植瘤证实,BLU基因的转移能通过调控胞内的...
- 张湘宁吴隆吉周佳慧何志巍黄遵楠郑碧英
- 基于二维PCR技术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相关肿瘤抑制基因 p53和 RB1的分型检测方法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应用高通量二维PCR技术(2D-PCR), 建立一种单管一步法检测和鉴定宫颈细胞中16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亚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73、82)、p53(rs1042522)和RB1(rs3092905)基因型的方法。方法根据16种不同亚型HR-HPV、p53及RB1基因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同时将待测靶基因p53及RB1基因作为评判标本取样及PCR扩增成功与否的内参基因。在3个荧光检测通道中, 采用相应标签标记不同亚型HR-HPV、p53及RB1的上游引物, 并构建完善的2D-PCR检测体系。应用该方法检测804份来源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妇科门诊的宫颈刷样本, 将检测结果与PCR-反向点杂交法、流式荧光杂交法、单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进行一致性比较;同时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p53和RB1的基因型。采用Kappa检验评价2D-PCR法和其他方法间的一致性。结果 2D-PCR可通过FAM、HEX和Alexa Fluor568通道的特征性熔解谷对16种HR-HPV型别和p53、RB1的基因型进行准确区分和鉴定。2D-PCR法与PCR-反向点杂交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699), 与流式荧光杂交法具有更高的一致性(Kappa=0.793), 和单重荧光定量PCR法的一致性Kappa=0.880(95%CI 0.862~0.907)。以Sanger测序法为金标准, 2D-PCR法检测p53、RB1基因型的准确度为100%。p53 rs1042522 位点3种基因型(G/G型、G/C型和C/C型)的分布频率为32.09%(258/804)、49.88%(401/804)和18.03%(145/804), RB1 rs3092905位点检出基因型均为A/A型。结论成功开发了一种2D-PCR方法, 用于高危型HR-HPV型别鉴定与宫颈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p53和RB1的基因分型。
- 张俊姚霜于洋喻妙梅罗光华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P53
- 葛根素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核因子相关因子2通路调控糖尿病大鼠白内障进程的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葛根素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P53)/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通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发展进程的调控作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24只),对照组采用0.1 mmol/L柠檬酸缓冲液进行腹腔注射,模型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以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分为糖尿病组(12只)和葛根素组(12只),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干预,葛根素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葛根素干预。3组大鼠均持续干预12周。观察比较3组大鼠干预4、8、12周后晶状体浑浊程度,干预12周后晶状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晶状体SIRT1、NRF2、P53、细胞核因子κB(NF-κB)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干预4、8、12周后糖尿病组与葛根素组大鼠晶状体浑浊程度均更高,干预12周后葛根组大鼠晶状体浑浊程度低于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干预12周后糖尿病组与葛根素组大鼠MDA水平及P53、NF-кB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升高,葛根素组低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与葛根素组大鼠SOD、GSH-PX水平及SIRT1、NRF2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降低,葛根素组均高于糖尿病组(均P<0.05);干预4、8周后糖尿病组和葛根素组大鼠晶状体浑浊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调节SIRT1/P53/NRF2通路来调控大鼠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从而对大鼠的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进程起到改善作用。
- 齐紫涵张剑齐艳秀王冬兰
-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葛根素
- 一种病毒载体与人肿瘤抑制基因的重组体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病毒载体与人肿瘤抑制基因的重组体,所述重组体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带有6个his标签的人端粒酶C端第925‑1121片段的编码序列,经双酶切、连接反应克隆至含有绿色荧光蛋白...
- 牛向勇
- 肿瘤抑制基因联合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16)联合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镜下病理诊断分为CINⅠ、CINⅡ、CINⅢ组;将同期宫颈炎症且鳞状上皮正常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四组免疫组化检测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均为阴性,CINⅠ、CINⅡ、CINⅢ组P16与Ki-67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分级越来越高,P16和Ki-67的表达也越来越高,患者阳性率也越来越高。P16与Ki-67的表达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可作为宫颈早期病变病理检测的检测手段。
- 许研
- 关键词:免疫组化检测早期宫颈病变肿瘤抑制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
- 延胡索总生物碱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延胡索总生物碱(TAC)对慢性脑缺血(CCH)大鼠海马CA1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AC高剂量组(14 mg/kg)、TAC低剂量组(7 mg/kg),每组6只。运用改良版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BCCAO)法建立CCH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对双侧颈总动脉做分离处理。造模完成1周后,每组分别灌胃给予对应药物或等体积等渗盐水,每日1次,治疗持续14 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其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Sirt1、P53、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UMA)、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在大鼠海马区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1)4组凋亡细胞数量和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1.417、76.835,均P<0.01)。4组间Sirt1、P53、PUMA、BAX、Bcl-2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78.390、42.465、867.413、110.656和131.801,均P<0.01)。4组间Sirt1、P53、PUMA、BAX、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497、11.863、58.552、186.855和12.466,均P<0.01)。(2)模型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神经元较假手术组排列紊乱,胞核固缩增多,胶质细胞和炎细胞明显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量及凋亡率明显上升[分别为(10.8±1.5)个比(2.0±0.9)个和(35.5±4.5)%比(6.2±2.6)%;均P<0.05];Sirt1、Bcl-2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降低(84.6±6.6比244.6±4.9,138.5±6.7比210.9±10.0;均P<0.05),P53、PUMA、BAX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明显升高(156.8±11.6比93.5±11.6,151.3±3.3比38.0±4.0,
- 李君齐雅芝唐娅曹睿翟燕玲韩玉生徐强
- 关键词:延胡索总生物碱慢性脑缺血P53
相关作者
- 王立东

- 作品数:538被引量:1,983H指数:2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食管癌高发区 贲门癌 食管
- 吴浩强

- 作品数:57被引量:219H指数:8
-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
- 研究主题:胶质母细胞瘤 杂合性丢失 肿瘤抑制基因 髓母细胞瘤 脑肿瘤
- 彭颂先

- 作品数:26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
- 研究主题:胶质母细胞瘤 杂合性丢失 肿瘤抑制基因 染色体 GBM
- 胡杰

- 作品数:36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胶质母细胞瘤 杂合性丢失 肿瘤抑制基因 染色体 GBM
- 傅松滨

- 作品数:434被引量:1,14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肿瘤 医学遗传学 双微体 肿瘤细胞 肺腺癌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