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篇“ 肾蕨“的相关文章
- 激动素对肾蕨切叶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以肾蕨为试材,采用瓶插的方式,研究了激动素(KT)溶液[5、7.5、10μmol·L^(-1)(KT5、KT7.5、KT10)]作为瓶插液对肾蕨切叶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期阐明激动素延缓肾蕨切叶衰老的机理。结果表明:瓶插12 d后,与对照(去离子水瓶插)相比,KT10处理的切叶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和丙二醛含量以及电导率均降低,分别降低了92.06%、20.72%、410.34%、104.40%,其次为KT7.5(-46.46%、-18.09%、-173.39%、-59.93%)和KT5(-23.69%、-13.40%、-63.58%、-37.39%),说明KT可以抑制活性氧的产生,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及稳定性。KT10瓶插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9.32%)和过氧化氢酶(CAT)(86.36%)活性,其次为KT7.5,增加了13.37%和42.42%,KT5瓶插仅增加了7.76%和31.82%。同时,KT10处理还通过维持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225%)、谷胱甘肽还原酶(GR)(366.67%)、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566.67%)活性来维持AsA-GSH循环的平衡,降低了总抗坏血酸(-442.12%)和总谷胱甘肽(-27.90%)含量,缓解了氧化损伤。KT7.5和KT5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AsA-GSH循环的平衡。总之,激动素能通过抑制活性氧含量、维持膜稳定性、激活抗氧化防御机制以及平衡AsA-GSH循环,有效延缓切叶的衰老,而抗衰老的效果为KT10>KT7.5>KT5。
- 孙彩艺陈静侯蓉苗徐文艺杨丽芝张璐
- 关键词:细胞分裂素激动素肾蕨
- 壮药肾蕨的生药学研究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壮药肾蕨进行整体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了解壮药肾蕨各个部位的基本显微结构。初步检测肾蕨的有效活性成分。为肾蕨的药理学研究和药用价值的发掘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肾蕨全草进行组织切片、粉末的显微鉴定,同时根据肾蕨药用部位不同分别进行理化鉴定。结果块茎的横切面类圆型,维管束周韧型。叶柄横切面类似心型,表皮外包被角质层,周韧维管束,木质部U字形。叶下表皮气孔不定式。叶横切面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分化不明显。粉末中可见纤维、皮层细胞、具缘纹管胞、叶下表皮细胞、鳞叶表皮细胞、薄壁细胞。理化结果表明肾蕨可能含有还原糖、多糖和苷类、酚类化合物或鞣质、黄酮类、皂苷、强心苷、内脂、香豆素及苷类以及挥发油等化学物质。结论可以为保证肾蕨用药准确和正确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并对该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杨丽金郑艺哲解燕青黄碧琴陈君卓燊
- 关键词:肾蕨显微鉴定
- 肾蕨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
- 2019年
- 优化肾蕨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测定肾蕨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采用乙醇回流法从肾蕨中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其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肾蕨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70(g/ml)。在此条件下,测得肾蕨根、茎和叶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326 mg/g、0.253 mg/g和0.442mg/g,加样平均回收率率为100.15%,RSD为0.17%。该方法简便,准确度较高,回收率较好,可用于肾蕨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 杨申明王振吉徐文博
- 关键词:肾蕨总黄酮正交实验
- 一种肾蕨种苗的圆球体组织培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肾蕨种苗的圆球体组织培养方法,具体包括处理接种外植体、收集圆球体和小苗生根;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肾蕨种苗的圆球体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系数高达12,繁殖16代之后还没有产生内生菌;且繁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生产成...
- 方志军黄庆祝李顺年李世安贺国鑫李振坚
- 文献传递
- 肾蕨水提液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究肾蕨水提液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滴丸组(0.10 g/kg)、肾蕨水提液低剂量组(3.25 g/kg)、肾蕨水提液高剂量组(6.50 g/kg)。采用56度白酒(15 ml/kg)一次性灌胃制备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计算各组小鼠肝指数,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肝组织HE染色后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指数、ALT、AST、MDA水平明显增高(P<0.01),SOD活性及GSH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细胞组织结构有显著的病理变化,肝组织结构弥漫性水肿,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溶解坏死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肾蕨水提液低、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肝指数、ALT、AST和MDA含量(P<0.01),肝匀浆中SOD活性、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病理结果显示,肾蕨水提液低、高剂量组肝组织结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肝细胞坏死数量减少,有肝细胞再生表现。结论:肾蕨水提液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关。
- 韦江莲陈雪丽兰岚韦稳蒙娜黄盛凯黄彦峰
- 关键词:小鼠
- 肾蕨LEAFY基因和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以孢子植物肾蕨叶片为材料,采用RT-PCR、RACE和Tail-PCR相结合的方法克隆得到肾蕨LEAFY(简写为LFY)基因的完整片段,该基因DNA全长为1912bp,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序列,有一个1170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89个氨基酸。经过对该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与荚果蕨的LFY基因在结构上有高度的相似性,同源率高达94%。通过Tail-PCR技术克隆得到1521bp的肾蕨LFY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用P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启动子的特定结构,如TATAbox,CAAT-box等,还有一些其它的调控元件。本研究以肾蕨为材料,通过对肾蕨LFY基因的克隆,为探讨LFY基因在不开花植物的原始功能奠定基础,进一步阐释了LFY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阚诗卓徐琪赵芮王琦伍冉李映鄢波
- 关键词:启动子克隆
- 肾蕨防治猪伪狂犬病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及鹅副粘病毒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肾蕨防治猪伪狂犬病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及鹅副粘病毒的应用。本发明将肾蕨用于制备防治鹅副粘病毒、猪伪狂犬病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药物中,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降低成本,且不会产生耐药毒株,较为安全,适用于畜禽治疗,...
- 邢晓玲徐立宁黄良宗涂常松陈盛楠徐冬寅陈振泳
- 文献传递
- 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肾蕨植物萃取及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肾蕨;2)将肾蕨湿品减压干燥;3)将肾蕨干品进行粉碎,得到肾蕨沫渣;4)在萃取粉碎装置中加入4‑6倍的乙醇溶液,溶解得到肾蕨溶解液;5)抽吸过滤肾蕨溶解液;6...
- 郑孟琳张韶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肾蕨的分株种植技术
- 本发明分开了一种肾蕨的分株种植技术,主要是按下面的种植步骤进行:一、分枝栽培母株:夏季,5~6月,将单株分剥分枝栽培;二、分株:把母株从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根系尽可能地分开成多株以上;三、装盆消毒:把分割下来的小...
- 周振勇
- 文献传递
- 一种肾蕨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肾蕨生长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肾蕨生长促进剂由4‑乙氧基‑1(对甲苯)‑均三嗪‑(2,6)(1H:3H)二烯、氯代莰烯、2‑(4‑氯代苯硫基)三乙胺盐酸盐配伍而成,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依次为2.0~3....
- 郭兆武杨洁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蔡毅

- 作品数:160被引量:41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显微鉴别 壮药 生药学 性状鉴别 显微特征
- 杨洁

- 作品数:156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缸筒 减震器 轴向定位 衬套 油缸
- 王小青

- 作品数:26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中药学系中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固相合成 雪莲果 低聚果糖 固相多肽合成 肾蕨
- 郭兆武

- 作品数:111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阴天 人尿 杀虫剂 调控剂 晴天
- 马雯芳

- 作品数:95被引量:3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壮药 化学成分 桑椹 中药鉴定学 滇桂艾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