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71篇“ 肾移植术“的相关文章
肾移植患者BK病毒感染DNA载量与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患者BK病毒(BKV)感染DNA载量(BKV-DNA)与患者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实施肾移植治疗且BKV感染阳性的76例患者作为BK组,另外选取83例肾移植且BKV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后不同时间的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水平差异,并根据BKV-DNA进行分层对比。根据患者在肾移植后3个月内是否出现Scr水平>400μmol/L判断功能是否异常,采用多因素分析法探讨BKV-DNA功能移植功能异常发生的关系。结果BK组在手后1个月、3个月的eGF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cr、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BKV感染的肾移植患者,经病毒载量分析,其中病毒低载量患者46例、高载量患者30例,高载量组在手后1个月、3个月的eGFR水平均低于低载量组,Scr、Cys-C水平均高于低载量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显示:前血红蛋白(Hb)降低、肾移植前输血、采取髂外动脉吻合、热缺血时间≥10 min、BKV感染是肾移植患者后出现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移植后患者发生BKV感染会显著增大功能损伤的风险,同时功能损伤程度与BKV载量有密切关系。
杨青彦刘君毅殷正伟杨俊伟索敬钧王长安王晓勃李涛
关键词:肾移植BK病毒肾功能损伤血肌酐
自体肾移植治疗患儿复杂动脉瘤1例
2025年
自体肾移植(renal autotransplantation,RA)对于无法通过腔内介入治疗的一些复杂的血管性疾病(如复杂性动脉瘤、动脉畸形等)具有明显的技优势[1]。对特殊类型的复杂血管疾病的血管重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利用自体大隐静脉逆转替代动脉或静脉完成自体肾移植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2]。
余磊杨文博杨宇帆王强
关键词:自体肾移植肾动脉腹主动脉瘤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切取联合工作台手及自体肾移植治疗复杂性孤立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技联合工作台手及自体肾移植治疗复杂性孤立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4年5月确诊的3例孤立癌患者进行研究,孤立切取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下完成,工作台手切除脏肿瘤并行脏修补,然后将移植回患者体内。结果:3例患者手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时间(501.67±40.12)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4.20±0.88) min,平均冷缺血时间(31.64±2.10) min,中平均出血量(95.00±12.42) mL,前和后1 d、1个月平均血肌酐值分别为(69.67±5.98)μmol/L、(163.33±9.83)μmol/L、(99.73±11.38)μmol/L,后24 h平均尿量(2 460.00±150.35) mL,平均住院时间(19.67±0.94) d,随访时间0~18个月,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功能稳定,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下单孔腹腔镜下切取联合工作台手及自体肾移植治疗孤立癌安全、有效、可行且创伤小,值得进一步探索优化。
杨铖铖倪斌郑明魏勇陈星梅杨昕朱清毅顾民沈百欣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自体肾移植
集束化护理对肾移植患者围期的影响观察
2024年
分析肾移植期行集束化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2-2024.2提供诊疗服务的62例肾移植患者,信封法予以均分组,A组31例行常规护理;B组行集束化护理。统计两组指标:①并发症;②恢复指标;③生活质量;④满意度;结果:①并发症,B组(16.13%)显著低于A组(41.93%)(P<0.05);②恢复指标,B组明显短于A组;③生活质量(QOL-RT评分)。护理前两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升高(P<0.05),B组升高趋势明显高于A组(P<0.05);④满意度,B组96.77%(30/31),A组80.65%(25/31),B组更高(P<0.05)。结论 肾移植期行集束化护理可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获得患者认可。
肖栋锴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肾移植术围术期护理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
机器人辅助肾移植单中心初步经验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探索机器人辅助肾移植(RAK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行肾移植的16例患者资料,其中8例采用RAKT(RAKT组),接受同一供者对侧脏的8例患者采用开放肾移植(OKT组)。对比两组受者围手期结果及移植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RAKT组无患者在中转开放手。RAKT组手时间长于OKT组(P=0.015)。两组受者前血清肌酐及出院时血清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KT组1例受者出现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期并发症。两组后短期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KT后恢复与OKT相当,对于肾移植经验丰富的团队而言,RAK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方式,可以尝试开展。
张明晓丁振山王建峰赵颖张天宇曹传振邓益森周晓峰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肾移植患者围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4年
分析肾移植行集束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纳入72例肾移植病例(来源:我院;起止入组时间:2020.1.1-2023.12.31),随机数表下划入A组(病例数:36;围期护理配合:常规)、B组(病例数:36;围期护理配合:集束化);统计指标:围期并发症、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 围期并发症(30.56%vs8.34%):B组0.05);t1时,B组>A组(P<0.05)。满意度(75.00%vs94.44%):B组>A组(P<0.05)。结论 肾移植行集束化护理可减少围期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认可,可推广。
托芮
关键词:肾移植围术期并发症生活质量满意度
三维重建结合人工血管应用于自体肾移植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1例及文献复习
2024年
报告利用三维重建结合人工血管应用于自体肾移植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1例。患者女,62岁,右侧输尿管损伤4个月后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入院治疗。对该患者增强CT资料做三维影像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其右上输尿管完全撕脱且右静脉较短。后腹腔镜下见周严重粘连,取难度较大,遂转为开放手,因其右静脉较短,故采用人工血管重建静脉,自体移植顺利完成。中热缺血时间3 min,冷缺血时间2 h 55 min,失血量约为400 ml。后随访患者移植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有丰富肾移植经验的中心,三维重建结合人工血管应用于自体肾移植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具有可行性。
余东阳曹志强
关键词:三维重建人工血管医源性输尿管损伤自体肾移植术
机器人辅助肾移植学习曲线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肾移植(RAKT)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手团队连续开展的96例RAKT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动脉吻合时间、静脉吻合时间、输尿管吻合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累积和(CUSUM)分析RAKT的学习曲线,依据学习曲线图将其分为学习提高阶段和熟练掌握阶段,通过对比不同学习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资料验证学习曲线,分析各阶段临床疗效。结果学习曲线的最佳拟合方程在第33例时达到峰值,33例为掌握RAKT所需要累积的最少手例数。学习提高阶段组和熟练掌握阶段组的年龄、性别、透析类型、既往腹部手史、供动脉数量、前血清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学习提高阶段比较,熟练掌握阶段体质量指数(BMI)较大,右侧供数量较左侧供增加(均为P<0.05)。两组动脉吻合时间、输尿管吻合时间、后血清肌酐、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熟练掌握阶段髂血管游离时间、热缺血时间、静脉吻合时间、失血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学习提高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AKT至少需要33例手跨越学习曲线,学习提高阶段和熟练掌握阶段并发症和移植功能恢复无差异。
谭顺成崔建春孙洵胡伟周允冲宋永琳李树欣马寅锐张亚飞
关键词:肾移植血管吻合输尿管吻合血清肌酐
去甲上腺素对活体肾移植灌注及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比较去甲上腺素与多巴胺作为活体肾移植中血管活性药对灌注及后7 d内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活体肾移植的患者94例,男76例,女18例,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去甲上腺素组(N组)和多巴胺组(D组),每组47例。麻醉诱导后,N组泵注去甲上腺素0.03 mg/kg,D组泵注多巴胺3 mg/kg,维持患者MAP波动幅度小于基础值的10%。于关腹前即刻测量动脉阻力指数(RI),记录关腹前即刻和后24 h的MAP、脉压(PP)、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pH、血钾(K^(+))、血乳酸(Lac)等动脉血气指标。记录关腹前即刻心输出量(CO)、每搏变异度(SVV)、血管活性药评分(VIS)。后24 h复测RI,记录后1、3、5、7 d内血清肌酐(Scr)、小球滤过率(GFR)和后7 d内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例数。结果 两组关腹前即刻的MAP、PP、CVP、CO、SVV、VIS,后24 h MAP、PP、CV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关腹前即刻比较,后24 h两组K^(+)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点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组关腹前即刻和后24 h RI均不高于D组(95%置信区间下限C_(L)分别为0.087与0.059,均高于非劣效界值Δ=-0.06)。结论 在活体肾移植中,使用去甲上腺素时的灌注不劣效于使用多巴胺,且患者后7 d内功能恢复情况与使用多巴胺效果相同。
柳少轩何龙张超凡张禄凤艾艳秋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活体肾移植
多巴胺在肾移植中临床应用价值的再认识
2024年
多巴胺是去甲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小剂量多巴胺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可扩张及肠系膜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近年来,小剂量多巴胺以其血管活性作用广泛应用于肾移植领域。然而,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多巴胺在肾移植中保护移植灌注功能的作用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多项研究发现多巴胺在肾移植中对功能、心功能无明显益处,升压效能较低,甚至会增加围手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去甲上腺素可成为一种较安全的替代。因此,本文就多巴胺在肾移植中对功能、心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多巴胺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钟羽琦王於尘苗芸
关键词:肾移植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急性肾损伤

相关作者

薛武军
作品数:704被引量:1,374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器官捐献 肾移植受者 DCD
王长希
作品数:580被引量:1,32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肾移植受者 儿童 移植肾
石炳毅
作品数:786被引量:1,97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肝移植 肾移植受者 器官移植
田普训
作品数:378被引量:875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急性排斥反应 DCD 肾移植受者
丁小明
作品数:364被引量:716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肾移植受者 DCD 器官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