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22篇“ 肾上腺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隧道法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式的研发及应用
2025年
目的介绍隧道法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设计完成隧道法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并开展肾上腺切除术的8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8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51例患者用一个穿刺孔完成手,25例患者用2个穿刺孔完成手,7例患者用3个穿刺孔完成手。手时间为47(31~105)min,中出血量为40(10~220)mL。中均无中转改开放手者,无中相关并发症。后1~4 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后随访6~28个月,经B超、CT等相关影像学复查,均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隧道法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完成,突破了常规后腹腔镜手需层层分离后腹腔内组织形成野再到达目标器官的操作规程,直接到达目标器官,减少后腹腔镜手组织分离操作所造成的损伤及并发症,为后腹腔内器官的微创手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后腹腔镜手增添了新的思路。
张鹏程汪辉卢忠文吉振帅谢程支运来蔡成宽薛鹏王鲲鹏孙方浒
关键词:肾上腺切除术腹腔镜检查隧道法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ESPB对日间模式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镇痛和康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日间模式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镇痛和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的日间手患者5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罗哌卡因组(R组,28例)和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29例)。两组患者均在毕拔管前行超声引导下单侧单次ESPB,R组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RD组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配伍1μg/kg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患者后48 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消耗量,后1、6、12、24、48 h静息及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和氟比洛芬酯补救剂量,前24 h及后24、48 h恢复质量15项量表(QoR‑15)评分,后12、24、48 h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评分系统(I‑FEED)评分,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D组后48 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消耗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剂量低于R组(均P<0.05),首次补救镇痛时间长于R组(P<0.05),后6、12、24、48 h静息VAS疼痛评分及后6、12、24 h咳嗽VAS疼痛评分低于R组(均P<0.05),后24、48 h QoR‑15评分高于R组(均P<0.05),后12、24、48 h I‑FEED评分低于R组(均P<0.05),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早于R组(均P<0.05)。其他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ESPB应用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的日间手患者,可减少后舒芬太尼消耗量,延长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降低后疼痛评分,改善后胃肠功能和恢复质量,促进后快速康复。
黄陈彬张云星张建文
关键词:罗哌卡因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后镇痛
层面外科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究
2025年
探讨层面外科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我们精心挑选了42名满足特定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并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各21名,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了传统的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而观察组则接受了更为先进的层面外科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时长、中失血量、住院天数、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频率、肿瘤复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在手时长、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概率上均不如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时,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首选。这种手不仅减少了中出血,还有效缩短了手和住院时间,减轻了后疼痛,并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它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后生活质量。因此,这种手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广泛推广。
蔡智仁朱陈辉李予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腹腔镜无管化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无管化肾上腺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6月~2024年7月收治的102例由同一诊疗团队医师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无管化组)未放置切口引流管,后即刻或后1天内拔除导尿管。59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放置切口引流管及导尿管。比较两组手时间、中出血量、后开始进食时间、后住院时间、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后并发症等之间的差异。然后比较经手入路分层后围手期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无管化组后住院时间、后2小时VAS疼痛评分、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时间、中出血量、后进食时间、后并发症(发热、肺部感染、腹胀、尿潴留)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不同手入路的亚组分析显示,在经腹腔入路亚组,无管化组在手时间、后2小时VAS疼痛评分、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经腹膜后入路亚组,无管化组在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后住院时间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无管化肾上腺切除能够明显加速患者后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快速康复外科措施之一。
连文清黄亚强黄红星钟睿曹彬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无管化在肾上腺切除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后无管化在肾上腺切除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4例行单侧肾上腺全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留置腹腔引流管分成对照组(60例,常规留置1根腹腔引流管)和实验组(44例,不留置引流管)。两组均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时间、中出血量、后绝对卧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后住院天数、后疼痛、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时间、后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2h疼痛情况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肾上腺全切后,在充分止血前提下,不留置腹腔引流管有利于加速患者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黄桦骆晓婷蒋青青邵海燕
关键词:肾上腺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
肾周粘连脂肪评分对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路径选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评估采用经脂肪囊外路径或经肾周脂肪囊内路径的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RLA)治疗肾上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并基于肾周粘连脂肪(MAP)评分探讨手路径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RLA手治疗的102例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断层影像资料计算MAP评分,比较采用经脂肪囊外路径(经典组,n=56)或经肾周脂肪囊内路径(改良组,n=46)的患者围手期各项数据及经MAP评分分层后手结果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均成功施行,无中转开放或需输血者。两组手时间[(102.1±26.3)min vs.(110.2±32.1)min,P=0.17]、中出血量[(53.5±34.0)mL vs.(61.1±48.4)mL,P=0.3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MAP评分的亚组分析显示,在低风险亚组(MAP评分0~2分)中,两种不同路径手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在高风险亚组(MAP评分3~5分)患者中,采用经脂肪囊外路径(经典组)的手时间更短[(114.7±20.7)min vs.(137.2±23.0)min,P<0.01],中出血量也更少[(52.7±33.1)mL vs.(92.8±49.7)mL,P=0.01]。结论通过两种手路径进行RLA均安全可行。MAP评分系统可作为前路径规划的有效工具,对于高MAP评分(3~5分)的患者,采取经脂肪囊外路径可能手时间较短且出血量较少。
王永亮陈炜成康陈博宏吴大鹏
关键词:肾上腺手术手术路径
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后血浆皮质醇水平将患者分为AI组、非AI组,收集前和中可能导致AI发生的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前比较,患者后即刻、后6 h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P<0.05),后12~72 h降低再回升,但与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I组比较,AI组患者年龄较大,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龄、血清CRP和IL-6水平高为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血清CRP和IL-6水平单一及联合预测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1、0.681、0.684、0.739,联合预测AUC最大。结论高龄、血清CRP和IL-6水平高为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AI发生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以联合应用时预测效能最高。
张智峰李世宾冀阳吴辉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皮质醇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肿瘤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研究临床治疗肾上腺肿瘤疾病时选择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自2021.05~2023.05抽取研究对象,均为确诊肾上腺肿瘤,将64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予以不同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方案及对患者产生的影响,32例/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手后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但观察组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确诊肾上腺肿瘤后的手治疗方案选择十分重要,其中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能够明显缩减创伤性,创造更好的康复条件,利于患者取得更满意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李渊
关键词: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后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肾上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筛查出的100例肾上腺性高血压并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数据,按照后血压情况分为后血压正常组(n=50)与高血压组(n=50)。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肾上腺CT检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筛查试验和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及后半年的随访,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前、后的血压、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血钾水平、醛固酮水平等,分析后血压正常组和高血压组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多为男性、有吸烟史、有饮酒史、体重指数(BMI)较高、双侧均有肿瘤、肿瘤组织为PA与嗜铬细胞瘤、肿瘤较大、手时间更长、中出血量更多、服药依从性差者。手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钾水平、卧位醛固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半年,血压正常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卧位醛固酮水平低于高血压组,血钾高于高血压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后高血压组患者多为高龄、高BMI、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双侧均有肿瘤、肿瘤组织为PA与嗜铬细胞瘤、服药依从性差者(P<0.05)。结论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显著影响,后高血压的控制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的位置与数量、服药依从性。因此,对于高风险患者,后应给予更密切的监测和个性化管理。
农毅李碧君向肖瑶李建昌
关键词: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影响因素
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延迟出院及并发症的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与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延迟出院及后并发症有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1年5月到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417名患者。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到...
刘子文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列线图

相关作者

张旭
作品数:1,286被引量:6,432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肾肿瘤 后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膀胱肿瘤
何威
作品数:202被引量:32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前列腺癌 肾上腺切除术
沈周俊
作品数:602被引量:1,43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机器人辅助 膀胱肿瘤 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
孙福康
作品数:350被引量:75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 腹腔镜 后腹腔镜
祝宇
作品数:502被引量:98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