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0篇“ 肺血管造影“的相关文章
- 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检查发起方法以及装置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检查发起方法以及装置,聚焦于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检查的发起环节,本申请通过考虑以十二导联心电图信号来判断是否存在肺栓塞情况,并引入深度学习技术配置了相应的置肺栓塞检测模型,而由...
- 朱红玲曾和松 程骋
- 一种基于CT肺血管造影图像的自动肺栓塞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肺血管造影图像的自动肺栓塞检测方法,涉及医学图像处理分割技术。获取双期相CT肺血管造影图像;构建栓塞区域分割模型,将双期相CT肺血管造影图像输入至栓塞区域分割模型中进行栓塞检测分析,以获取双期相肺...
- 刘春丽江倩温宇邓宇曾庆思陈德彦马冉陈扬航何嘉豪
- CT肺血管造影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肺血管造影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80例,经临床确诊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为观察组,余32例为对照组,均行CT肺血管造影检查,计算每位患者的LPAD、RPAD、MPAD参数水平;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情况;分析CT肺血管造影参数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PAD、RPAD、MPAD参数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肺动脉栓塞患者LPAD、RPAD、MPAD参数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和中度肺动脉栓塞患者相比,重度肺动脉栓塞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栓塞患者CT肺血管造影LPAD、RPAD、MPAD参数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LPAD、RPAD、MPAD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分别呈正相关(P<0.05)。联合诊断的效能均显著高于CT肺血管造影及纤维蛋白原单独诊断的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肺血管造影参数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疾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
- 杨振宇程好堂田建张辉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肺动脉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探究减影CT肺血管造影碘图在卵巢癌患者术前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肺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图像使用减影软件生成减影CTPA碘图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患者术前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术前怀疑为APE且在320排CT上行CTPA检查的OC患者影像学资料,并使用SURE Subtraction Lung软件生成减影CTPA碘图,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数据评估减影CTPA碘图对APE的诊断效能。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302例OC患者中,21例(6.95%)患有APE。共检出栓子70个,于肺动脉主干10个(14.29%),肺叶动脉17个(24.29%),段肺动脉29个(41.43%),亚段及以下肺动脉14个(20.00%)。与诊断标准相比,CTPA检出55个,漏诊15个,误诊50个;减影CTPA碘图检出65个,漏诊5个,误诊22个。根据诊断数据分析,使用CTPA诊断APE的灵敏度为57.14%,特异度为82.56%;减影CTPA碘图诊断AP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和92.53%。在基于分段分析中,58个(82.86%)栓子在碘图上表现出相应的楔形灌注缺损(perfusion defect,PD)。与正常肺实质相比,与APE相关的PD定量灌注显著降低(0.038±0.030 vs 0.119±0.035,P<0.001)。结论:减影CTPA碘图可提高肺动脉微小栓子的检出率和术前OC患者APE的诊断准确度,其影像学诊断效能高于普通CTPA。
- 陈超刘伟徐黎明王耀申钱敏
- 关键词:卵巢癌减影技术
- CT肺血管造影和肺血管灌注成像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
- 2022年
- 分析在肺栓塞患者诊断中采用CT肺血管造影诊断技术、肺血管灌注成像诊断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医院放射科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8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患者由于胸闷气短、胸痛、咯血等症状到院检查,经临床初步检查后对患者实施CT肺血管造影诊断技术、肺血管灌注成像诊断技术检查,CT诊断类型为64排螺旋技术,由临床人员记录两种检查方式对肺动脉栓塞以及病变部位的显示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所选78例肺栓塞并最终共计诊断766段肺动脉,在检出率方便比较,其中有688段为CT肺血管造影诊断技术与肺血管灌注成像诊断技术共同检出,在肺动脉Ⅰ级、Ⅱ级部位的诊断方面,CT肺血管造影诊断技术与肺血管灌注成像诊断技术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肺动脉Ⅲ级、Ⅳ级部位的诊断方面,CT肺血管造影诊断技术的检出能力则明显高于肺血管灌注成像诊断技术(P<0.05)。结论 在肺栓塞患者诊断中采用CT肺血管造影诊断技术、肺血管灌注成像诊断技术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而在肺动脉Ⅲ级、Ⅳ级部位的诊断上CT肺血管造影诊断技术更具优势,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两种诊断方式。
- 韩芳
- 关键词:CT肺血管造影肺栓塞
- CT肺血管造影和肺血管灌注成像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研究CT肺血管造影(CTPA)和肺血管灌注成像(DEPI)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CTPA和DEPI检查的80例PE患者。将患者在CTPA和DEPI检查下所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CTPA与DEPI栓塞程度、肺栓塞显示能力。结果80例患者显示肺动脉748段,CTPA和DEPI对肺动脉段的栓塞诊断结果一致679段;CTPA与DEPI对于Ⅰ级、Ⅱ级部位肺栓塞的显示能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Ⅲ级、Ⅳ级部位肺栓塞的显示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A和DEPI对PE患者都具有一定的临床的诊断价值,二者联用可互补用于提高PE诊断的准确率。
- 项行林徐红维张英李兴杰金良红
- 关键词:CT肺血管造影肺栓塞
- CT肺血管造影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肺血管造影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CTEPH患者为对象,均接受CTPA检查。根据血栓起始部位分为近端病变与远端病变组,比较两组影像学征象。结果80例患者中49例为近端病变,31例为远端病变。CTPA影像学表现中血栓直接征象最常见的为血管闭塞98.75%、其次为偏心附壁充盈缺损87.50%。近端病变患者偏心附壁充盈缺损、血管壁不规则比例更高,而血管狭窄纤细多见于远端病变者,血管钙化仅在近端病变中出现,然而两组未见差异(P>0.05)。CTPA检查肺实质与胸膜腔的表现,最为常见的为马赛克征77.50%,其次为肺梗死灶58.75%、胸膜增厚37.50%。CTPA检查显示肺动脉增宽最为常见97.50%,其次为右心肥大96.25%。CTPA检查显示其他血管异常改变为下腔静脉造影剂逆流42例、支气管动脉扩张41例、合并支气管动脉外的血管扩张3例。结论CTEPH患者CTPA检查显示,直接征象以血管闭塞、附壁充盈缺血积极蹼样征较为常见,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灶、右心室肥大等,归纳CTEPH患者的影像学征象有助于CTEPH的诊断。
- 张伟陆腾杨守珍鲁键
- 关键词:CT肺血管造影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及特异性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究将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应用于肺动脉栓塞病症诊断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6月我院收入的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将患者分为非危重组(n=38)和危重组(n=38)患者,对患者的CT肺血管造影表现,以及CT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76例肺栓塞患者多层螺旋影像学图像显示有328支肺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状况,而在对患者的肺动脉栓塞状况进行判断时,患者的CT主要征象包含中心型、锐角附壁型、钝角附壁血栓型以及完全阻塞型四种类型;对患者的CT图像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间接征象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脑梗死等症状,在对病情危重患者进行判断时,发现患者CT肺动脉阻塞指数以及中央肺动脉受累率相较于非危重患者来说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将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应用于患者的诊断中,能够有助于保障患者的诊断结果,并且还能保障治疗工作的无创性和便捷性,对于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评估时,能够了解患者的病变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 徐大强薛刚
- 关键词:螺旋CT肺血管造影肺动脉栓塞
- 三维肺血管造影图像在临床本科实习医师肺血管解剖教学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三维肺血管造影重建图像在临床专业本科实习医师肺动脉解剖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临床专业本科实习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实习医师随机分二维图像组和三维图像组。二维图像组采用二维肺动脉造影图像进行肺动脉解剖教学,三维图像组采用三维肺动脉造影图像教学。第1周教右侧肺动脉解剖,第2周教左侧肺动脉解剖,第3周自学。每周学习后考核学习内容,考核采用相同试卷同一教授批改试卷。分别记录两组医师基本情况及考核成绩。结果:共64位实习医师符合入选条件自愿参加研究,各组均32位医师,两组医师性别、年龄及临床实习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三次考核后,二维图像组收到92份试卷并评分,三维图像组收到91份试卷并评分。两组实习医师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考核成绩具有可比性。3次考核成绩三维图像组的考核识别血管正确率均高于二维图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肺动脉造影图像在临床专业本科实习医师肺动脉解剖教学方面优于二维肺动脉造影图像,易于被实习医师掌握。
- 洪城郭文亮伍晓锋卢建民
- 关键词:肺动脉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CT肺血管造影的特征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分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CT肺血管造影(CTPA)的特征。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完成CTPA并确诊的CTEPH患者的临床资料、CTPA影像学直接和间接征象进行总结,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CTEPH患者CTPA影像学特征,并根据血栓起始部位分为近段病变组和远端病变组,比较不同部位病变患者之间的影像学征象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纳入135例CTEPH患者,CTPA显示血栓病变分布上,133例(98.5%)为双肺分布,血栓起始部位分级以Ⅰ、Ⅱ和Ⅲ级为主,Ⅳ级病变仅8例(7.3%),无0级病变。CTEPH患者慢性血栓在CTPA上最常见的直接征象为血管闭塞(134例,99.3%),其次是偏心附壁充盈缺损(111例,88.2%)、蹼样征(80例,59.3%)、血管狭窄/纤细(41例,30.4%)。近段病变与远端病变组患者比较,偏心附壁充盈缺损、血管壁不规则更常见于近端病变者,而血管狭窄/纤细更常见于远端病变组患者(P值均<0.05)。肺实质与胸膜腔继发改变在CTPA上最常见的征象为马赛克征(104例,77.0%),其次是肺梗死灶(79例,58.5%),肺梗死的表现形式包括胸膜下斑片状实变密度影(35/79,44.3%),其次为索条影(23/79,29.1%),斑片状实变密度影与索条影并存(13/79,16.5%)。心脏与大血管异常的最常见CTPA征象为肺动脉增宽(132例,97.8%)和右心室肥大(130例,96.3%),其他包括下腔静脉造影剂逆流(70例,51.9%)、支气管动脉扩张(68例,50.3%)。所有继发征象在近段病变与远端病变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TEPH患者CTPA最常见直接征象为血管闭塞、附壁充盈缺损及蹼样征,常见间接征象包括肺内马赛克征、肺梗死灶、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扩张、体循环动脉扩张等,而附壁充盈缺损更常见于近端病变患者。
- 谢万木刘敏杨宏伟陶新曹林凡甄雅南万钧翟振国
- 关键词:肺栓塞影像学CT肺血管造影
相关作者
- 王建国

- 作品数:51被引量:3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肺栓塞 磁共振成像 急性肺栓塞 X线计算机 螺旋CT
- 郭佑民

- 作品数:450被引量:2,675H指数:2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肺栓塞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赵殿江

- 作品数:28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肺栓塞 肺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 急性肺栓塞
- 张皓

- 作品数:89被引量:251H指数:9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CT
- 贺长斌

- 作品数:16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炎性假瘤 16层螺旋CT 影像诊断 磁共振 CT后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