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1篇“ 肺内结节性病变“的相关文章
- 肺内结节性病变
- 2017年
- 1.病例简介:患者女,55岁.2016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咳嗽、咳痰,行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7月29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提示:右肺上叶胸膜下高代谢结节,大小1.8 cm×1.8 cm×1.8 cm,SUV max 9.0,不除外恶性.临床诊断:右肺上叶占位,双侧肺炎.8月4日行右肺上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患者自8月20日开始出现皮疹,药物治疗有好转,但仍反复.血清微球蛋白及β、γ球蛋白均升高.10月31日患者咳嗽、咳痰、皮疹等症状消退.
- 贺文谢建兰周小鸽
- 关键词:肺内结节性病变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淋巴结清扫病例简介抗炎治疗药物治疗
- MSCT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动态增强研究分析
- 2024年
- 分析在肺内结节性病变中,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共纳入60例肺内结节病变患者,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入院检查者。先行胸部常规CT检查后再对患者展开MSCT增强扫描。结果 与胸部常规CT比较,MSCT检查肺癌诊断率更高,两种检查方式具有差异(P<0.05)。常规胸部CT扫描真阳性、真阴性分别是40例、6例,MSCT真阳性、真阴性分别是56例、10例,结果 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以MSCT动态增强扫描更高,分别是76.92%、88.89%、86.84%,而胸部常规CT分别是46.15%、63.49%、60.53%。结论 肺内结节性病变患者接受MSCT动态增强扫描具有重要价值,能有效定性诊断肺结节良恶性,早期诊断肺癌。
- 阳露
- 关键词:MSCT肺内结节性病变动态增强扫描
- 胸腔镜下肺内结节性病变的超声检出研究
- 目的:对一组行VATS手术的肺内结节性病变进行术前HRCT与术中超声影像的对照研究,探讨VATS术中超声在肺内结节性病变检出、定位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
- 王文慧
- 关键词:肺结节术中超声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 多层螺旋CT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内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60例肺内结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都实施胸部CT常规检查,再对其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综合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检出肺癌36例(60.0%),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92.3%。胸部常规CT检出肺癌27例(45.0%),肺癌诊断符合率仅为69.2%。多层螺旋CT肺癌诊断准确率明显比胸部常规CT高(P<0.05)。结论选择多层螺旋CT检查法,并积极应用高级肺分析软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可显著提高临床医师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并能清晰显示患者的肺结节形态,从而有助于及时发现早期肺癌。
- 孙玉林
- 关键词:肺内结节性病变多层螺旋CT早期肺癌
- 多层螺旋CT在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肺内结节病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行胸部CT常规扫描,然后使用Simens 16排多层螺旋CT配备的Lung Care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和分析,比较胸部常规CT扫描和Lung Care三维重建对肺癌的诊断情况。结果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应用Lung Care软件重建的肺癌检出率为57.81%,肺癌诊断符合率为92.50%,胸部常规CT扫描的肺癌检出率为43.75%,肺癌诊断符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结合Lung Care软件分析对肺结节具有较强的鉴别诊断能力,并且能很好地显示肺结节形态,有助于肺结节定性诊断及发现早期肺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推广使用。
- 叶友兵
- 关键词:肺内结节性病变计算机辅助诊断
-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波谱成像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观察肺内结节性病变磁共振(MRI)动态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5例肺内结节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MRS成像。观察肺内结节性病变MR平扫特征及动态增强扫描信号强度改变情况及MRS参数的差异。结果肺癌、肺炎性假瘤及肺结核球T1WI平扫信号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平均增强峰值、强化增值及S/A比值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炎性假瘤增强峰值及强化增值最高,S/A比值最大,肺结核球最低。肺癌Cho、Lac135、Lac270及Cho/Cr均显著高于肺炎性假瘤及肺结核球,NAA显著低于后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性假瘤及肺结核球间比较,Cho、Cr、NAA、Lac135、Lac270及Cho/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与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动态增强特征、MRS代谢物含量不同,MRI增强扫描及MRS对其有鉴别诊断价值。
- 倪广峰黄国鑫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肺结节肺肿瘤
- 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影像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肺内结节病变的诊断一直是影像学诊断的难点,定性比较困难,影像诊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方案及其预后。近年来HRCT的应用为肺部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就我院48例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胸部X线片、高分辨CT(HRCT)检查资料经手术、
- 张桂英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
- CT导向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60例CT导向下经皮肺内结节性病灶的活检分析,寻找提高肺内结节性病灶经皮肺活检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诊断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有明确结果的经皮肺活检病例,分析其病灶离胸壁距离远近与肺内结节性病灶经皮肺活检一次性穿刺成率的关系,及诊断准确性、并发症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对肺癌的准确率为89.2%,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1.9%。结论将CT定位技术与穿刺技术有效结合,可望在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 王自立李大成
- 关键词:肺活检针吸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16层螺旋CT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动态增强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69例患者行动态增强扫描,对确诊的53例(恶性组34例,良性组13例,活动性炎性组6例)进行分析,比较T-DC(时间-密度曲线)及相应的参数值。结果强化增值及S/A比值3组间差异显著(P<0.001),均以炎性结节最高,恶性结节次之,良性结节相对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强化增值≥25Hu或S/A>10%作为诊断为恶性病变的阈值,可以得到相对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和准确度,3组结节增强后期末次扫描消退值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增强早期和后期的组织密度变化特点,即以强化增值≥25Hu且0Hu≤消退值<35Hu作为鉴别良恶性的界值,可使单用强化增值作为诊断标准的假阳性率从57.89%降至47.37%。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及其配置的灌注分析软件对肺结节进行动态增强研究,方便快捷,有助于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 李新瑜张雪林张玉忠陈斌王建平石珍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结节
- 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40例胸腔镜诊治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40例,术中送冰冻病理,肺楔形切除术32例,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8例。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都取得了病理诊断。良性病变28例,肺转移瘤2例,肺癌高龄患者2例行单纯肺楔形切除术,8例恶性病变行小切口胸腔镜下病变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结论:胸腔镜手术是肺部无症状性肺内结节病诊治的首选。
- 金良达郑明华黄日胜陈小烽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
相关作者
- 李新瑜

- 作品数:73被引量:266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肝纤维化 MRI 肺内结节性病变
- 张雪林

- 作品数:766被引量:3,15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李大成

-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QCT 骨密度测量 肺内结节性病变 CT导向下经皮穿刺 X线计算机
- 姜维平

- 作品数:13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QCT 骨密度测量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肺内结节性病变
- 郑明华

- 作品数:129被引量:240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衰竭 乌司他丁 微囊化 睾丸支持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