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42篇“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相关文章
上皮血管内皮
许顺良
上皮血管内皮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上皮血管内皮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 6例上皮血管内皮进行HE、组化及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1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年龄 2 6~ 6 6岁 ,平均 38岁。部位 :头颈部 4例 ,上肢、会阴各 1例。形态学特征 :细胞似上皮细胞 ,呈巢状索状管腔排列 ,细胞内有原始血管腔 ,核分裂象少见 ,个别病例见细胞有异型性及小灶性坏死 ,间质多少不一黏液变或透明变。AB/PAS(pH 1 0 )染色 5例 ,细胞阴性 ,AB黏液基质呈淡蓝色。网染显示大量血管腔隙。免疫组化检测 ,vimentin、CD346例均阳性 ,FⅧRAg、CK 4例阳性 ,CEA、EMA、MAC3876例均阴性。电镜观察 1例见胞质内含有W P小体。结论 :上皮血管内皮属于低度恶性软组织肿 ,病因不明。
刘宗敬丁敏螘国铮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免疫组织化学
上皮血管内皮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上皮血管内皮(pulmonary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PEH)为罕见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发病率约0.01/10万。通过系统分析我院诊治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上皮血管内皮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7例上皮血管内皮患者。收集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手术记录、组织病理学及随访数据。运用PubMed、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近10年相关文献,构建多维分析框架及文献复习。结果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7.86±10.32)岁,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慢性咳嗽2例(28.57%),伴胸痛1例(14.28%),体检发现4例(57.14%)。影像学特征:CT显示小结节(<2 cm)5例(71.43%),单发肿块、双结节各1例(14.28%)。7例行手术治疗,胸腔镜楔形切除2例(28.57%),段切除1例(14.28%),叶切除4例(57.14%)。免疫组化病理确诊:CD317例阳性、CD347例阳性。中位随访27.10(1~63)个月,随访结果上皮血管内皮患者显示总体预后良好。结论上皮血管内皮诊断需结合临床⁃影像⁃病理三联征,免疫组化检测具有临床意义。外科手术是治疗上皮血管内皮患者的核心手段,推荐胸腔镜微创技术为首选。无法完全切除或多发灶病例,建议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密切随访。
刘小兵傅优陈佳刘权兴戴纪刚
关键词: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支气管肺癌文献复习
上皮血管内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特征与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肝上皮血管内皮(HEHE)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征以及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HEHE的患者资料。最终入组32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45.3±3.6)岁。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CT及MRI资料,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32例患者中17例(53.1%)无明显症状,腹痛10例(31.3%)、腹胀6例(18.8%)、体重减轻4例(12.5%)。显微镜下HEHE由黏液基质和上皮内皮细胞组成,周围细胞密集,中心相对稀疏,与正常肝组织交界处可见小血管侵犯。免疫组化染色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阳性率为100%(32/32)、CD31阳性率为100%(32/32)、成红细胞转化特异性相关基因阳性率为100%(28/28)、Friend白血病病毒整合蛋白-1阳性率为100%(22/22)。CT及MRI检查显示病灶类型以多发结节及弥漫型为主,增强动脉期病灶呈轻度均匀或环状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部分可出现较为特异性的"棒棒糖征"(9例)和"靶环征"(15例)。32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47个月,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5.0%、72.7%。伴有"靶环征"(n=15)、肝外脏器受累或转移(n=8)、Ki-67>5%(n=10)的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无"靶环征"(n=17)、无肝外脏器受累或转移(n=24)、Ki-67≤5%(n=22)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EHE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富含黏液基质及上皮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CT及MRI以多发及弥漫型为主,"棒棒糖征"和"靶环征"有助于诊断。Ki-67>5%、伴有"靶环征"、肝外脏器受累或转移的HEHE患者预后不良。
王小鹏吕培杰李睿侯平梁晓雪高剑波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
上皮血管内皮一例
2024年
上皮血管内皮细胞是软组织和骨肿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将其归人恶性肿的一种临床罕见的血管源性肿;本病例在诊断及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谷子君徐蕊贾如皓林盟王翔
关键词:肝脏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影像学表现
上皮血管内皮6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4年
上皮血管内皮(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EH)是由上皮或梭形内皮细胞构成的少见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肿细胞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该病除了发生在脏和周围软组织外,还可以发生于肝脏、头颈部、口腔黏膜、骨骼、纵隔、膈肌等部位[1]。
王帅吕明梅丽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低度恶性口腔黏膜血管源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周围软组织
肝移植治疗肝上皮血管内皮一例
2024年
上皮血管内皮(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起源于肝脏间充质的低度恶性肿,目前治疗方式主要有肝切除、肝移植和放化疗等,肿稳定或进展缓慢的患者常采用观察随访等保守治疗方法[1-2]。稳定单灶性或局限性病灶的首选治疗方法是肝切除[3],而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病灶是否建议进行肝移植仍有争议,存在复发风险且术后生存率差异大4-5]。国内部分移植中心报道HEHE肝移植后效果也存在差异[6-7]。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移植医学中心经过充分评估后对1例HEHE患者进行肝移植,术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仲福顺余露范晓礼叶啟发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肝移植
脊柱上皮血管内皮:1例报告和综述
2024年
上皮血管内皮(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其组织学特征介于血管和高级别血管之间。由于其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与血管或转移性脊柱肿较为相似,所以脊柱EHE的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尤为重要。从已报道脊柱EHE的部分资料中发现其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报道了1例脊柱EHE,并对已发表的脊柱EHE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
王涵李波李新志汪杰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脊柱肿瘤手术治疗
一例肝上皮血管内皮的超声特征分析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6岁,否认慢性肝炎病史,主述上腹部隐痛不适一月余,以胃溃疡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AFP、CEA、CA19-9、CA125等肿标志物阴性。超声检查:肝包膜光整,内部回声细密增强,...
张贵祥陈烊
关键词: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肿瘤标志物肝包膜
多发占位性上皮血管内皮1例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
2024年
多发占位性上皮血管内皮长期生存病例非常罕见。本文记录了1例以肝脏占位发现的全身多发占位性为首发表现的上皮血管内皮病例,并对长期随访14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张倩卢斌赵纯刘五月张钧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转移性肿瘤

相关作者

赵怡芳
作品数:341被引量:1,089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平阳霉素 血管瘤 淋巴管畸形 口腔颌面部 静脉畸形
张文峰
作品数:153被引量:558H指数:1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口腔颌面部 平阳霉素 舌癌 血管瘤 口腔
孙志军
作品数:71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口腔颌面部 血管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研究
陈新明
作品数:190被引量:491H指数:8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 口腔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研究
张全保
作品数:31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胃癌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环氧化酶-2 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