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3篇“ 育人目标“的相关文章
- 资助育人与体育融合: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路径与探索
- 2025年
- 通过对“三全育人”理念、资助育人和体育教育的分析,发现资助育人与体育融合在培养学生品德、领导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实践中也存在管理机制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加强政策支持,创新资助方式,强化师资培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并加强国际交流,推动资助育人与体育融合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 张重阳
- 关键词:三全育人资助育人体育融合
- 引活水之源 立育人之本——生活教育理论在落实小学英语育人目标中的运用探究
- 2025年
-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及其学科育人功能价值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简要概述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及具体课例,从设计贴近生活的有效提问、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设计实践应用任务三个方面,分析了生活教育理论在落实小学英语育人目标中的运用策略,以期把“育人”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 朱丽萍
-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小学英语育人目标
- 用好新教材落实一年级美术育人目标
- 2025年
- 新教材不仅传承了过往的成功经验,更进行了系统优化,强化了价值引领,注重中国传统美术和革命历史题材内容的融入,更紧密贴合儿童生活经验与认知逻辑。本文聚焦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新教材,深入剖析其在实现育人目标方面的核心价值与实践策略,从开启审美感知之门、塑造美好心灵品质、点燃创意实践火花、夯实文化理解根基四个关键维度出发,挖掘教材中丰富多样的艺术资源、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及巧妙蕴含的教育理念。
- 杨芬
-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教材育人性美育
- 生活美育视域下漫画创意课程的育人目标与实践路径
- 2025年
- 陶行知的生活美育思想主张在生活实践中开展美育,对当下的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影响深远。在生活美育视域下,在作为美育类选修课的漫画创意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课程育人的三级目标,即以培养具有敏锐生活感受力的本真人、具有批判意识的社会人和创造真善美的当代人为育人导向。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日常生活经验向审美感知转变,在实践中融通“教学做”的关系,隐性渗透与激发学生的自我塑造能力,最终实现自我提升的精神追求。
- 郑晓慧王海智
- 关键词:育人目标
-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合多元育人目标的策略与方法——以《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一节为例
- 2025年
- 高中是育人的关键阶段,高中生物学内容广泛,与科学、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等密切相关,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除了提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外,教师通过充分发掘素材,适当扩充案例和材料,高中生物学教学可以融合思政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生物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多种育人目标。本文论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合多元育人目标的必要性和策略,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中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为例,探讨了实施方法。
- 曲淼
-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多样性学科素养
- 深化课程思政 赋能育人目标——“双减”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
- 2025年
- 课程思政是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于实践,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课题。将思政教育融入初中英语课堂,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对初中英语教师的新要求。在课程发展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设计,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既要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专业技能、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培养,使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 任静
-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育人目标初中英语教师
- 高校育人目标视域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
- 2025年
- 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实现课程思政与高校育人目标的融合,需要构建融合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塑造“人师”榜样,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示范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实践砺人,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作用。
- 黄春梅刘雯
- 关键词:教学体系
-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课程育人目标——以《挑山工》教学为例
- 2025年
-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在核心素养内涵“文化自信”中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挑山工》是四年级下册的课文,主要通过对挑山工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特点的刻画,赞颂了他们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的精神。挑山工的这种精神正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侧面反映。
- 张韵吟
- 关键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目标与培养路径研究
- 2025年
-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识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目标,并进一步对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路径进行了探索。
- 李磊
- 关键词:大学语文立德树人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与优化路径
- 2025年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培养能够适应产业技术变革和国际化趋势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立足实践、立德树人、面向未来、国际视野四个视角明确育人目标,并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发展为方向进一步实现优化发展。
- 王北一李杜彧颜钰婷
-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关作者
- 杨志成

- 作品数:63被引量:38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育人目标 教育品牌 教育 教育实践 教育政策
- 贾宪章

- 作品数:696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 研究主题:校园 教育 育人 老师 教师
- 李希贵

- 作品数:196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学会
- 研究主题:学校管理 沉思录 沉思 校长 校园
- 马宏

- 作品数:31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巴蜀小学
- 研究主题:课程综合化 律动 学科 育人目标 基于学科
- 谢春风

- 作品数:82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立德树人 一体化 教育发展 教育政策 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