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3篇“ 肝移植技术“的相关文章
- 辅助性肝移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被引量:1
- 2023年
- 辅助性肝移植是一种保留受者全部或部分肝脏的特殊移植术式,其可分为异位辅助性和原位辅助性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存在对供肝体积需求小,免疫排斥反应小、自体肝脏功能恢复后可以停用抗排斥药等优势,在临床上如能常规开展能极大缓解供肝来源不足的问题,使许多肝病患者获益。本文根据文献报道系统阐述辅助性肝移植术式发展和改进历程,以及不同术式优缺点,为临床上开展辅助性肝移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刘靖徐挺锋袁观斗何松青
- 关键词:辅助性肝移植小肝综合征肝衰竭
- 大鼠肝移植技术改进及免疫排斥初步观察
- 2023年
- 建立一种改良的大鼠肝移植技术,并观察其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发生的规律。方法 采用“二袖套法”肝脏移植技术,对肝脏进行袖套制备、接受者全身麻醉、肝脏上下腔静脉、门静脉及肝脏下腔静脉吻合术等方面进行改进,对35只Wistar大鼠进行了SD大鼠的肝脏移植,并将其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环孢霉素(CsA,2 mg/kg,于术后1-7 d皮下给药)治疗和对照组,观察其对肝脏的免疫排斥反应。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与上腔静脉的吻合时间为6.5-10.0分钟之间,无肝期为8.3~11.54分钟之间,术后存活7 d以上,占比为93%以上。对照组的大鼠在9-13天内均出现了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后死亡,而 CsA组的大鼠生存状态良好。结论 改进肝脏移植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移植后的生存率,SD大鼠肝脏移植到Wistar大鼠的组合具有高排异特性,是一个很理想肝移植动物模型。
- 叶鹏程
- 关键词:肝脏移植排异
- 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技术改良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在全世界范围内,移植器官短缺一直都是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1]。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良性肝病与晚期肝癌的唯一有效手段,也同样受限于供肝短缺,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最佳治疗[2]。近年来,劈离式肝移植技术逐渐发展,通过将1例供者的肝脏分给2例受者,以最大限度地使用肝源。常规劈离式肝移植供肝的肝中静脉通常分配给左半肝,下腔静脉保留给右半肝,随后对右半肝的肝中静脉进行Ⅴ、Ⅷ段重建,该术式适用于肝中静脉与肝右静脉没有解剖变异的供者。而肝中静脉、肝右静脉及下腔静脉存在解剖变异的情况下,传统术式易导致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以及肝中静脉重建角度不佳导致吻合口扭曲、流出道狭窄的情况,致使受者出现不良预后。而将肝中静脉与下腔静脉均进行劈离,再将劈离的左右两部分分别进行移植物植入的重建,可保留原有的生理结构与角度,避免吻合口狭窄[3,4]。树兰(杭州)医院针对1例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变异的供者,进行改良劈离式肝移植术式,现报道如下。
- 李泽宽杨喆郑树森
- 关键词:劈离式肝移植
- 活体肝移植技术用于成人完全半肝原位劈离式肝移植单中心25例报告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LDLT)技术应用于成人完全劈离式肝移植(fSLT)的疗效并比较左半供肝(LHG)和右半供肝(RHG)移植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实施的25例fSLT的供受者资料。13例fSLT供者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M(IQR)]38(19)岁(范围:25~56岁),身高168(5)cm(范围:160~175 cm),体重65(9)kg(范围:50~75 kg)。25例受者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52(14)岁(范围:35~71岁);原发性肝癌15例,良性终末期肝病10例;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10(9)分(范围:7~23分)。按供肝类型将受者分为LHG组和RHG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技术特点。随访截至2022年1月。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按LDLT技术实施原位完全左右半肝劈离,获取有效左半供肝和右半供肝13对,获取时间230(53)min(范围:125~352 min),获取出血量250(100)ml(范围:150~1000 ml)。经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分配13个LHG和12个RHG用于本中心25例等待者。与RHG组(12例)相比,LHG组(13例)女性和良性终末期肝病占比高,体重和供肝质量较轻(P值均<0.05)。总移植物和受者体重比(GRWR)为1.2(0.4)%(范围:0.7%~1.9%),其中LHG组为1.1(0.5)%(范围:0.7%~1.6%),RHG组为1.3(0.5)%(范围:0.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脉管分配方面,肝中静脉主干均归LHG组,腹腔干、门静脉主干和胆总管分配给LHG和RHG的比例分别为10∶3(P=0.009)、9∶4(P>0.05)和4∶9(P=0.027);腔静脉前期12例归LHG,后期1例分别归LHG和RHG(P<0.01)。总体冷缺血时间和无肝期分别为240(90)min(范围:138~420 min)和50(16)min(范围:31~98 min),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74(138)min(范围:294~680 min)和800(640)ml(范围:200~5000 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HG组3例受者的GRWR≤0.8%,术后有小肝综合征表现,经处理后好转。术后发生C
- 吴胜东黄静房炯泽卢长江王高卿王珂叶盛江伟朱宏达胡杨科毛书奇陆才德
- 关键词:肝移植肝肿瘤劈离式肝移植
- 劈离式肝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前,临床肝移植存在供肝短缺、等待肝移植患者数量日益增加、缺乏匹配的供者等困难,部分儿童和成人患者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机会渺茫,同时也限制了肝移植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劈离式肝移植应运而生,其将1个供肝供给2例及多例受者移植,有效增加了供肝的利用率,缓解了供肝短缺的矛盾。随着劈离式肝移植技术越发成熟,其存活率可与全肝移植相当,许多移植中心也已将劈离式肝移植作为常规手术方式。本文就劈离式肝移植技术的发展、供受者的选择与匹配、供肝的劈离与重建技术及术后并发症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劈离式肝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增加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的机会。
- 朱明强丁佑铭
- 关键词:劈离式肝移植供者选择冷缺血时间小肝综合征
- 在体左/右半肝劈裂式肝移植技术改进和创新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供者在体左/右半肝劈裂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及应用于临床肝移植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实施在体左/右半肝劈裂供肝(27例)及相应受者(49例)的临床资料,按供肝采用的劈裂肝技术分为常规劈裂组(A组,13例)和创新劈裂组(B组,14例),相应受者分为常规劈裂受者组(C组,25例)和创新劈裂受者组(D组,24例)。比较分析A、B两组供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两组受者近期疗效,随访截至2022年9月30日。结果:27例供者中男性23例,女性4例,死亡原因颅脑外伤12例,自发性脑出血1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B组供者体重和体重指数大于A组,血钠水平低于A组(P<0.05)。A组供肝劈裂中位手术时间230 min高于B组的175 min(P=0.022)。左/右半供肝脉管分配比例A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肝下腔静脉劈裂A组1例,B组10例(P=0.001)。20例需要Ⅴ/Ⅷ段流出道重建的右半肝移植中,A组12例和B组3例采用传统的独立架桥重建(独立式),B组5例采用创新的下腔静脉成型联合重建(联合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受者临床资料比较发现,C组与D组手术时间、无肝期及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中7例留置"T"管,D组为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近期疗效比较,49例受者中12例出现26起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并发症,其中C组7例,D组5例,但Ⅲ级及以上胆道并发症C组6例,D组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因术后严重并发症死亡2例,其中C、D组各1例。移植肝6个月和1年的存活率分别为95.9%和87.7%,受者6个月和1年存活率分别为95.9%和92.4%。结论:左/右半肝劈裂式肝移植经一定手术量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手术时间可趋向缩短。改进的下腔静脉劈裂术式和创新的Ⅴ/Ⅷ段静脉回流联合下腔静脉重建术式经临床应用证明是可行和安全的。
- 吴胜东房炯泽黄静胡杨科毛书奇单钰莹朱宏达王珂卢长江陆才德
- 关键词:肝移植下腔静脉
- 辅助肝移植技术创新与展望被引量:8
- 2021年
- 辅助肝移植首创于1964年,是一种保留受者部分或全部肝脏的特殊肝移植术式。随着术式创新、病例积累以及对肝再生、移植免疫的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辅助肝移植技术或将发挥更大的优势,在供体缺乏的情况下,最大范围地使病人获益。近年来,辅助肝移植在遗传代谢性肝病、不可切除性肝恶性肿瘤等治疗中不断创新,但辅助肝移植需要更严格的风险管理、更周密的术前评估和更加个体化的免疫调控。
- 吕子成张子杰乔子耘冯浩夏强
- 关键词:肝移植辅助肝移植移植免疫学
- 无缺血肝移植技术应用实践及术后监护
- 2021年
- 伴随着目前我国肝移植领域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相关肝移植技术不断出现,无缺血肝移植技术作为目前肝移植领域的重要研究技术,能够很好的保护移植肝器官的活力,较大程度上保障肝移植目标病人的器官回复水平,修复器官功能,达到做好的移植效果。本文在充分研究了无缺血性肝移植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肝移植技术的应用实践,并对无缺血肝移植的术后监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力求在无缺血性肝移植技术方面提供良好的医疗实践理论参考。
- 刘肖肖
- 关键词:术后监护
- 肝移植技术在治疗转移性肝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 2021年
- 肝移植用于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肝原发恶性肿瘤已经得到广泛共识。而近年来,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出现,符合一定筛选条件的部分转移性肝恶性肿瘤行肝移植术的远期预后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移植肿瘤学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本文结合近年来临床最新研究进展和移植肿瘤学的发展,针对部分转移性肝肿瘤患者行肝移植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 吕少诚郎韧
- 关键词:肝移植肝转移瘤手术
- 劈离式肝移植技术及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肝移植是目前晚期肝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该术式仍受限于紧张的供肝数量,使得大量等待移植的晚期肝病患者错失了手术机会,在此背景下劈离式肝移植应运而生,提高了供肝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肝的紧张。起步阶段劈离式肝移植受者的预后并不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劈离式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率逐渐接近全肝移植受者,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前显著降低,越来越多的移植中心已将劈离式肝移植术作为优先选择的术式。该文对劈离式肝移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赖彦华徐钰驹杨建荣
- 关键词:劈离式肝移植预后术后并发症
相关作者
- 叶啟发

- 作品数:543被引量:1,1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肾移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脑死亡
- 黄洁夫

- 作品数:562被引量:3,390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肿瘤 原位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切除术
- 叶启发

- 作品数:390被引量:1,156H指数:1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肾移植 肝移植术后 背驮式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 陈知水

- 作品数:379被引量:1,10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肝移植 供者 肝移植术后 供肾
- 沈中阳

- 作品数:902被引量:2,24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供肝 儿童 活体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