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8篇“ 肝硬化肝癌“的相关文章
乙型炎和酒精对肝硬化肝癌的预后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乙型炎(简称“乙”)肝硬化相关性肝癌、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性肝癌以及乙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20年9月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时间截至2024年10月。绘制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构建时间依赖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性肝癌(酒精组)45例,乙合并酒精肝硬化相关性肝癌(合并组)71例。同时以约1∶1.5比例随机抽取同期符合纳入标准的乙肝硬化相关性肝癌患者(乙组)73例,总计189例。纳入人群中183例(96.8%)为男性,6例(3.2%)为女性,年龄为(55.93±10.20)岁,最终死亡人数109人(57.7%),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3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如下:乙组(55个月)>酒精组(36个月)>合并组(11个月),10年病死率分别为乙组(42.5%)<酒精组(66.7%)<合并组(67.6%)。期间,共93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发率为69.9%,中位复发时间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9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乙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甲胎蛋白>1 200 ng/mL、Chid-Pugh B级和C级、巴塞罗那(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C期和D期以及是否接受根治性治疗(手术或射频消融)等因素与肝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提示:乙合并酒精性肝硬化(HR=1.750,95%CI:1.107~2.765,P=0.017)、BCLC分期C期和D期(HR=3.404,95%CI:2.254~5.142,P<0.001)、甲胎蛋白>1 200 ng/mL(HR=1.649,95%CI:1.060~2.564,P=0.027)与肝硬化相关肝癌患者的死亡风险独立相关。结论 相比单纯乙或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性肝癌,合并2种致病因素(乙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肝癌人群的中位生存时间更短,病死率更高,提示过度饮酒和HBV感染在肝癌预后中�
池育菁杨心怡朱月永林苏李友炳
关键词:肝癌肝硬化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硬化预后
甲胎蛋白联合血小板检测诊断乙型肝硬化肝癌的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血小板联合诊断乙型肝硬化肝癌的价值。方法目的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6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检测甲胎蛋白及血小板指标(血小板比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比较甲胎蛋白、血小板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四项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甲胎蛋白及血小板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8.68%(75/76)、准确度为98.68%(150/152),高于甲胎蛋白的88.16%(67/76)、93.42%(142/152),以及血小板的90.79%(69/76)%、95.39%(145/152),三种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1、5.382,P均<0.05)。结论临床诊断乙型肝硬化肝癌疾病可联合甲胎蛋白、血小板检测,此方式具有高灵敏度及高准确度。
杨姣婧徐冉冉陈晓波
关键词:甲胎蛋白血小板
肝硬化肝癌相关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前景
2025年
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目前细胞癌患者的死亡率排名在所有癌症中占第三位。尤其在非肝硬化背景下,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更具挑战性。随着非肝硬化肝癌患病率的增加,早期诊断对于全面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成功率。因此,对于非肝硬化肝癌患者,识别和监测病因和风险因素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非肝硬化肝癌的临床特征,并重点讨论了非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及其组合的应用价值,旨在为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 highly malignant tumor, and the mortality rate of HCC patients currently ranks third out of all cancers. Especially in the non-cirrhotic setting, its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are more challenging. With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non-cirrhotic HCC, early diagnosis is important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arly diagnosis can improve patient survival rates and treatment success rates. Therefore, ide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of 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 are crucial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on-cirrhotic HCC and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erological markers and their combinations in non-cirrhotic HCC patient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
刘进玲崔鲂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预后
AFP阴性肝硬化肝癌MRI与CEUS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硬化肝癌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造影(CEUS)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AFP阴性肝硬化肝癌患者62例为肝癌组,同期选取肝硬化结节患者44例为结节组。均行MRI、CEUS检查。比较两组临床资料、MRI表现、CEUS表现,分析MRI、CEUS及MRI联合CEUS对增生结节及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癌组与结节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肝硬化病程、AFP、AST、ALT、病灶直径比较,P>0.05,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RI表现:两组在T1WI、T2WI以及DWI等方面的信号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动态增强扫描中,肝癌组的动脉期存在显著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造影剂迅速廓清,而结节组表现各异,无明显规律;肝癌组病灶ADC值低于结节组(P<0.05)。CEUS表现:不同时相增强程度:肝癌组与结节组CEUS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CEUS起始时间、达峰时间短于结节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曲线尖度高于结节组(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CEUS对AFP阴性肝癌肝硬化结节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MRI联合CEUS诊断敏感性为98.39%(61/62),特异性为88.64%(39/44),准确性为94.34%(100/106),阳性预测值为92.42%(61/66),阴性预测值为97.50%(39/40),Kappa值为0.863;MRI联合CEUS诊断敏感性、Kappa值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AFP阴性肝硬化肝癌具有一定特征的MRI与CEUS表现,二者联合可提高对AFP阴性肝硬化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潘家琦李强马献武王思博于强
关键词:增生结节甲胎蛋白早期肝癌
肝硬化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分析肝硬化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医院收治的进行手术的肝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在手术前后接受营养支持计划,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在术后恢复、营养状况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肝硬化肝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的围术期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其术后恢复和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林洁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分析
血清甲胎蛋白与血小板检测联合诊断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与血小板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02月至2024年03月收治的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70例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70例为对照组,均予以甲胎蛋白、血小板检测,比较两组血清甲胎蛋白、血小板水平,并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甲胎蛋白与血小板检测单项或联合结果及其诊断效能。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甲胎蛋白水平均明显更高,血小板计数、压积、平均容积及分布宽度等血小板指标水平则明显更低,P<0.05;较之血清甲胎蛋白、血小板检测单项,甲胎蛋白联合血小板检测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结果更接近病理活检结果,且误诊率明显更低,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则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血清甲胎蛋白与血小板检测联合诊断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邵文婕
关键词:甲胎蛋白血小板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收治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2组患者均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术前及术后联合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99(CA199)及肝癌高表达基因10(PEG10)],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水平变化,计算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1%vs.84.44%,χ^(2)=0.932,P=0.334);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ALT及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1.993/0.049、3.505/0.001、2.520/0.014),血清AFP、CA199及PEG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2.410/0.018、3.076/0.003、3.552/0.001),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t/P=5.621/<0.001、3.438/0.001、3.281/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8%vs.13.33%,χ^(2)=0.338,P=0.561)。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并肝硬化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邸亮阿卜力皮孜·阿卜力克木郭庆良赵晓飞丁兢
关键词:肝癌肝硬化射频消融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对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及Child-Pugh分级相关性研究
2024年
探究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对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及Child-Pugh分级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2022年01月~2023年06月就诊138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以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标准,对比经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的诊断结果(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同时利用多层螺旋CT测量肝硬化肝癌患者脏体积(LV),标准化后对比肝硬化肝癌患者Child-Pugh分级与LV的相关性。结果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其诊断敏感度为(79.10%),特异度为(91.14%),漏诊率为(20.90%),误诊率为(9.86%)。Child-Pugh分级与LV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0.264,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对于肝硬化肝癌患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有利于评估患者脏功能和分期。
杨先龙潘坤凤黄淑兰胡志刚严玉梅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肝硬化肝癌CHILD-PUGH分级
乌司他丁对肝硬化肝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对肝硬化肝癌患者术后行乌司他丁治疗并探讨对其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青岛市市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肝硬化肝癌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肝癌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及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药物安全性高。
刘维良王卫华刘珉
关键词:乌司他丁肝癌免疫功能炎症因子肝功能
血清甲胎蛋白联合血小板检测诊断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价值
2024年
评估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血小板检测在乙型肝硬化肝癌(HC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们采用Roche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obas8000和希森美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XN-2000,对50例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及血小板检测。同时,对50例健康人群进行同样的检测。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 在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中,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与健康人群相比,血清甲胎蛋白联合血小板检测显示了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有效诊断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结论 血清甲胎蛋白联合血小板检测在乙型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可以作为早期筛查和诊断HCC的一种简单、非侵入性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卢思远
关键词:血清甲胎蛋白血小板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相关作者

陈龙华
作品数:321被引量:1,564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鼻咽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肝肿瘤 鼻咽肿瘤
丁轶
作品数:37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肠液 肠损伤 肝硬化肝癌 立体定向照射
陈斌
作品数:164被引量:69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胃癌 MRI EGFR 胃癌组织
焦志云
作品数:44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128层螺旋CT 肺癌 肺部良恶性病变
傅青春
作品数:41被引量:2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乙型肝炎肝衰竭 拉米夫定 生存者 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