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8篇“ 肝外胆管扩张“的相关文章
胆管扩张症腹腔镜下分型与治疗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建立新的胆管扩张症(EHBD)腹腔镜分型,以指导EHBD的微创治疗。方法依据纳入标准筛选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科研究所2007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EHBD患者,共筛选出符合条件患者124例。根据影像学资料和腹腔镜下观察的扩张胆管位置及累及范围,提出新的EHBD腹腔镜分型,并根据新的分型制定相应的微创诊疗策略。结果124例EHBD患者分为:A型(上段型34例)、B型(中间型27例)、C型(末段型20例)、D型(全程型43例)。四组患者临床症状(腹痛、黄疸、肿块)发生率及再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疾病(结石、胆管炎、胰腺炎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A型(237.6±66.7)min、B型(259.2±60.0)min、C型(286.1±74.7)min、D型(347.5±94.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分别为A型(192.6±102.2)ml、B型(201.5±120.2) ml、C型(297.5±162.1)ml、D型(305.8±237.3)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20.0%, P<0.05),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0.0%, P>0.05 )。C、D型患者中转开腹率高于A、B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分型方法可以预测腹腔镜手术治疗EHBD的难度,对该疾病的微创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陶萌王小军李建伟陈健范毓东曹利黄登郑树国
关键词:胆管疾病
胆管扩张症分型及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胆管扩张症(biliary dilatation,BD),又称先天性胆管囊肿,是临床上少见的胆道发育异常疾病。包括了内与不同位置多发或孤立的胆管囊状扩张病变,其中胆管扩张症(extrahepatic ...
陶萌
关键词:临床分型微创治疗疗效评价
中度胆管扩张且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胆管结石病的两种术式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比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胆肠吻合术(Roux-en-Y吻合术)治疗中度胆管扩张合并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胆管结石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3年收治的188例中度胆管扩张合并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胆管结石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96例患者行胆管切开取石术(胆管切开取石术组),92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胆肠吻合术组)。患者均经过3年以上的随访,观察近期疗效(手术并发症)和远期预后(胆管炎、胆管狭窄、结石复发、癌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管切开取石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优于胆肠吻合术组(P<0.05,P<0.01);出血量、输血病例数、是否联合切除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间脏生化指标(ALT、AST、GGT、ALP、ALB、TBIL、DBIL)无明显差异,术后胆肠吻合组ALP水平高于胆管切开取石术组(P<0.05)。1年后胆管切开取石术组功能异常者明显少于胆肠吻合术组(14.6%vs 31.5%,P<0.01)。胆管切开取石术组患者胆管积气、反流性胆管炎发作、胆管狭窄发生的比例显著低于胆肠吻合术组(1.0%vs17.4%,4.0%vs 24.0%,3.1%vs 14.1%,P均<0.01)。两组间再手术率、结石复发率、癌变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中度胆管扩张合并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胆管结石病,胆管切开取石术在胆管积气、反流性胆管炎、胆管狭窄发生率等方面优于Roux-en-Y吻合术。
祝宇明田峰陈志宇何宇李智华王曙光别平李大江
超声对致胆管扩张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对致胆管扩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证实的176例胆管扩张患者,根据致胆管扩张病因不同分为肿瘤组及结石组,将超声对致胆管扩张疾病的诊断效能与增强CT及MRCP比较。结果超声对致胆管扩张疾病存在与否的诊断效能与增强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敏感性78.95%,特异性64.29%)相比,超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9.80%)及敏感性(70.00%)。在诊断胆管结石方面,超声具有较高特异性(98.61%),但敏感性偏低(68.75%),和MRCP(敏感性85.54%,特异性91.11%)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胆管胆管周围恶性占位方面,超声也具有较高特异性(97.66%)及偏低敏感性(75%),和增强CT(敏感性96.43%,特异性85%)比较,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诊断致胆管扩张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其诊断疾病的敏感性还有待提高。
崔瑞周显礼
关键词:超声胆管扩张敏感性特异性
胆管结石及胆管扩张的超声诊断被引量:9
2015年
胆管结石在临床极为常见,易引发腹痛及黄疸。在我国,胆管结石发病率较高,85%~86%的胆石症为胆管结石,胆道梗阻及感染是其主要特点,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会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时造成死亡[1]。及时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显像无创,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能明确诊断胆管结石,进而将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林增坤罗毅林一钦曾丽娟李志林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扩张超声诊断临床治疗方案胆囊颈部胆管壁
术中超声在胆管扩张病因中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如今为科微创手术的金标准,超声是诊断胆囊结石及胆管扩张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常规超声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确定未见结石的胆管扩张原因。如今,随着腹腔镜超声(LUS)这项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术中超声,扩展了科腹腔镜手术的新领域,
李晓红姚玉霞吴美茹苏卉
关键词:肝外胆管扩张术中超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因胆囊结石腹腔镜超声
235例胆管扩张超声显像分析
2001年
崔小燕
关键词:肝外胆管扩张超声显像B超诊断胆管疾病
胆管扩张与胆囊结石相关性探讨
2000年
赵国强赵玉亭张建春陈雪燕何莉刘星星黄桂清
关键词:肝外胆管扩张胆囊结石
术中超声在胆管扩张病因中诊断的价值
李晓红王殿成姚玉霞
B超诊断胆管扩张的体会
2003年
目的 利用B超观察脂餐试验对胆管扩张进行鉴别。方法 患者空腹时测量胆总管上段,然后口服2~3枚油煎鸡蛋,于45分钟后在同一部位,用同一探测方法显示胆总管上段,测量其内径。结论 脂餐后胆总管扩张更加明显者可以肯定为梗阻性病变所致,脂餐后胆总管扩张无变化者,有胆管感染、老化、胆囊术后、壶腹机能不全等病变所致。
杜润梅李红菊李德珍
关键词:肝外胆管扩张B超

相关作者

范玉英
作品数:28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医学院
研究主题:超声波诊断 超声显像 超声显象 超声显像诊断 超声诊断
孙文海
作品数:26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医学院
研究主题:误诊 喉肿瘤 外科手术 B超 超声显像
石景森
作品数:469被引量:2,935H指数:2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胆囊癌 原发性胆囊癌 胆囊肿瘤 胆结石 外科手术
王正滨
作品数:367被引量:683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超声显像 触诊
贾秀兰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南省卫生防疫站
研究主题:出国人员 肝吸虫病 肝外胆管扩张 非那根 冠状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