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4篇“ 肌部室间隔缺损“的相关文章
儿童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Cardi-O-Fix Plug封堵器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cle septal defect,mV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5年7月至2021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14例mV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4例)和对照组(10例),实验组采用Cardi-O-Fix Plug封堵器进行封堵,对照组采用Cardi-O-Fix mVSD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1d以及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评价封堵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4例患儿中22例成功封堵,2例封堵失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例),实验组成功率92.8%(13/14),对照组成功率90.0%(9/10)。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长(71.93±14.85)min,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时长(90.70±19.78)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中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比较不同时间点2组的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左射血分数、左舒张末期内径以及肺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rdi-O-Fix Plug封堵器在经皮导管封堵心尖及小梁的儿童mVSD手术安全有效,短期及中长期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低。
胡伟李金男杨伟苏黎喻卓陈志松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肌部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儿童
Cardi-O-Fix PLUG封堵器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国产新型PLUG(Cardi-O-Fix Plug)封堵器在治疗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cle septal defect,m VSD)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CardiO-Fi...
李金男
关键词:肌部室间隔缺损
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低体重、大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mplatzer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occluder,AMVSDO)封堵低体重、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
杨乐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介绍室间隔缺损(mVSD)介入治疗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完成的10例mVSD介入治疗病例,总结其介入治疗效果及介入治疗技巧。结果10例mVSD病例中9例封堵成功,1例建立轨道后因缺损较小,输送长鞘无法通过而放弃封堵治疗。对缺损位于室间隔以下者采用导丝直接漂浮通过室间隔缺损建立轨道,对缺损位于中及以上者采用“眼镜蛇”方式漂浮导丝通过室间隔缺损。对缺损位于中下者建立颈静脉-股动脉通路,对缺损位于中上者建立股静脉-股动脉通路。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病例。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三度房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性早搏,2周后性早搏消失。结论mVSD封堵效果良好,采用导丝漂浮方式可以快速建立轨道,根据缺损位建立合适血管通路可以有效避免三尖瓣损伤。
李博宁刘琮欧振恒伍洋子刘麟谢颖李薇玢梁漂红张欣怡
关键词:小儿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
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镶嵌治疗单纯小儿室间隔缺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心外膜超声心动图(intraoperative epicardial echocardiography,IEE)引导下经胸镶嵌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mVS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行IEE引导经胸镶嵌封堵治疗单纯mVSD患儿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4.43±0.98)岁;体重(14.38±1.73)kg;mVSD直径(6.89±1.32)mm。全患儿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并于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心电图、尿常规。结果:9例患儿均在IEE引导下经胸镶嵌封堵成功,其中1例存在残余分流<2 mm。封堵器型号为(7.98±1.53)mm,术后1、3、6、12个月随访,封堵器无脱落及移位,无心律失常发生,残余分流患儿在术后6个月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结论:IEE引导下经胸镶嵌治疗小儿mVSD,避免了体外循环,同时无X线损伤,无须使用造影剂,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疗效满意。
卢绪宁文平刘宇航刘启龙刘大为崔琳朱全伟王宁
关键词:儿童肌部室间隔缺损
成人双腔右心合并室间隔缺损一例
2020年
1临床资料27岁男性患者,发现室间隔缺损(缺)1个月入院。查体:心率72次/min,血压120/71 mmHg(1mmHg=0.133kPa),无紫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5/6级的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率,CT示:室间隔缺。
钟蕾马雪娟李锐洁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双腔右心室肌部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
经皮介入封堵治疗小儿心尖室间隔缺损2例被引量:5
2020年
室间隔缺损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中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mVSD)是室间隔缺损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约占5%~20%,其特点是缺损边缘完全为室间隔肉,缺损位置多变,可发生于心尖、流入道、流出道和小梁间隔,其中以心尖最常见。目前,经导管介入封堵mVSD已成为可替代外科开胸的治疗方法,但经导管介入治疗难度较大,特别是心尖mVSD,操作复杂,对术者技术要求高。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近期应用国产mVSD封堵器成功治疗2例小儿心尖mVSD,现报道如下。
韦丹妮韩咏雷先强易容松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肌部介入封堵术
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镶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心外膜超声心动图(IEE)在室间隔缺损(mVSD)镶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为单纯mVSD的患儿8例。所有患儿均在IEE引导下完成经胸mVSD镶嵌封堵治疗,并于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TTE、心电图、尿常规,观察封堵器有无移位、脱落,有无心律失常及溶血等并发症发生。结果8例患儿均在IEE引导下经胸镶嵌封堵成功,其中1例存在残余分流。术后1、3、6、12个月随访,封堵器均无脱落及移位,无心律失常及溶血发生,残余分流患儿在术后6个月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结论IEE引导镶嵌治疗mVSD具有清晰显示mVSD全貌、准确引导镶嵌治疗过程、受操作位置和角度限制较小、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创伤相对较小(避免体外循环)等优势,在mVSD镶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卢绪宁文平刘宇航刘启龙刘大为崔琳朱全伟王宁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外膜
室间隔缺损镶嵌治疗的导引钢丝定位和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间隔缺损镶嵌治疗的导引钢丝定位和输送装置,包括探查鞘管、导引钢丝和钢丝环捕捉器;探查鞘管内中空、头圆钝;导引钢丝头端是弯折成水滴状的环;钢丝环捕捉器由手柄和环钩组成;位于手柄内靠近顶端...
孙琦刘锦纷孙彦隽张海波郑景浩王伟张玉奇
一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于该封堵器形状采用双盘状结构,与动脉壁贴合性较好,降低脱落的风险;该封堵器设计呈双盘面结构并且腰高度与间隔相当,减小对室间隔的压迫,降低传导阻滞的风险;该封堵器的形状专为...
刘文修吴言革

相关作者

韩秀敏
作品数:371被引量:615H指数:11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动脉导管未闭
朱鲜阳
作品数:674被引量:1,564H指数:1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崔春生
作品数:188被引量:347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王琦光
作品数:286被引量:457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
盛晓棠
作品数:198被引量:376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 封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