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645篇“ 聚类分析“的相关文章
聚类分析被引量:1
1986年
聚类分析是数值分学的一个年青的分枝,是研究如何对样本(或指标)进行分的统计方法。过去,人们对样本(或指标)进行分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进行,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越来越细,只凭经验和专业知识有时不能确切分
张福宝
关键词:聚类分析欧氏距离
聚类分析
方开泰
关键词:聚类分析地质学
一种文本聚类分析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文本聚类分析系统及方法,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通过特征表示模块获取目标语句并将目标语句中的文本数据集转化一级文本向量数据集和二级文本向量数据集;根据一级文本向量数据集生成第一特征表示和第一文本分...
赵文军谢佳君陈建文陈荣元杨胜杰孟凯
一种基于粗糙证据理论的有效加权密度峰聚类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粗糙证据理论的有效加权密度峰聚类分析方法,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处理偏差数据分析出数据预处理实时性偏差指标并判断是否进行预处理调整;根据存储偏差数据分析出数据存储实时性...
陈林书叶雪其梁伟陈宇翔熊乃学李冠憬王进
数据驱动的自洽聚类分析方法及塑性成形高效跨尺度模拟
2025年
材料微观变形决定了构件宏观成形性能,如何高效地联系宏观成形工艺和材料微观结构演化一直是塑性成形领域亟须解决的难题。通过将构件不同位置的宏观力学性能需求映射到材料的微观结构,才能根据目标微观结构的特点与分布准确设计和实施制造工艺,破解传统反复“试错”的制造模式,获得“形性”兼备的高性能构件。基于数据驱动的自洽聚类分析方法,提出跨尺度模拟单元和传统宏观唯象本构单元混合使用策略方法,开发了塑性成形高效跨尺度模拟技术。实现DP980双相钢U形件拉弯以及AA2219铝合金带筋筒体旋压的跨尺度成形分析,在能够获取成形零件关键位置微观信息演化的前提下,保证与传统宏观仿真相当的计算效率,相关研究为跨尺度模拟在工程大型构件成形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江晟达何霁郭聪李淑慧钱昌明
关键词:塑性成形数据驱动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亚型划分及其阿尔茨海默病进展风险研究
2025年
目的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进行亚型划分并探索各亚型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风险。方法数据来源于2005—2022年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通过7项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受试者记忆、语言、注意/执行能力、视空间四个认知维度功能。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进行MCI亚型划分。进一步,纳入至少有两次随访的受试者,以基线认知功能正常(CN)为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探索各亚型进展为AD的中位生存时间和发生风险。结果共纳入1020名基线MCI受试者,年龄范围为60~90(73.6)岁,女性占40.5%,平均受教育年限16.0年。根据各型特征命名MCI亚型为遗忘型(n=485)、混合型(n=147)、衍生正常型(n=388)。其中,混合型在各项神经心理学测试得分均较差,尤其在注意/执行能力、视空间功能方面显著差于其他两种亚型;遗忘型主要在记忆认知维度得分较低;衍生正常型在记忆认知维度中的延迟回忆部分得分较低。生存分析共纳入1427名受试者,平均随访时长50个月。其中基线为遗忘型MCI、混合型MCI、衍生正常型MCI和CN的受试者在随访期间进展为AD的比例分别为48.8%、60.0%、16.0%、6.4%,平均转化时间分别为29.1个月、19.6个月、53.6个月、85.9个月。各亚型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混合型中位生存时间最短,进展为AD的风险最高(HR=20.0,95%CI:13.0~30.8);相反,衍生正常型生存时间最长,进展为AD的风险最低(HR=2.7,95%CI:1.7~4.1)。结论MCI亚型在认知功能损伤维度、AD发病风险与发病时间方面存在异质性,其中混合型MCI进展为AD的时间最短、风险最高,应重点对该型患者进行AD的早期预防与干预。
彭映雪龙纤纤袁满琼方亚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聚类分析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聚类分析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聚类分析方法,运用于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原始生物特征数据;对所述原始生物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从预处理后的生物特征数据中提取深度特征,生成深度特征向量;将所述深度特征向量进行非线性降...
宋骏腾许宜诚张涌潘毅
一种6G业务场景聚类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G业务场景聚类分析方法,包括:收集6G业务样本数据确定多个KPI;得到不完全多视图的数据集;确定数的初始值和多个测试值;确定多个正则化参数和锚点数且锚点数根据数不同倍数确定,得到多个由正则化参数...
承楠张茹倩孙瑞锦李长乐惠一龙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聚类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为开展认知功能矫正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9例,给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采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系统自带的认知功能评估系统进行测评,选用硬币蜂巢、姓名匹配、表情识别、序列组合、迷途小鱼、颜色、规则分7个认知矫正任务作为测评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评估。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结果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三,对三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方差分析,除姓名匹配(P=0.068)和规则分(P=0.090)外,其余认知功能各领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6周后,三患者认知功能比较,除硬币蜂巢、表情识别外(P>0.05),其他各项认知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社会认知功能中的面孔识别、面孔记忆能力及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缺陷是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的共同特征。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有较好作用,但对工作记忆疗效不佳。
潘润德潘天伟方芳毛希祥罗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聚类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电力系统故障元件定位方法
2025年
近年来,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规模迅速扩大,如何高效、准确地定位故障元件成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而聚类分析能够从大量的运行数据中识别出故障模式,通过分将相似的故障特征集起来,从而实现故障元件的精准定位。由于传统的方法在处理电力系统故障数据时存在诸多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聚类分析和模糊C均值的改进算法,旨在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
王骆天
关键词:聚类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元件

相关作者

郑连斌
作品数:476被引量:1,239H指数:36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汉族 活体测量 年龄变化 年龄 体质特征
崔雷
作品数:230被引量:2,14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聚类分析 文献计量学 文本挖掘 共词分析 词聚类
朱家明
作品数:832被引量:1,430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MATLAB SPSS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郑有良
作品数:563被引量:3,011H指数:3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分子标记 醇溶蛋白 聚类分析 农艺性状
刘刚
作品数:231被引量:738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研究主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研究 FTIR 傅里叶变换 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