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8篇“ 聚煤作用“的相关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作用控气和层气勘探潜力——以旬宜探区石炭系太原组为例
2025年
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探区石炭系太原组成环境基础上,结合古地貌分析和沉积相研究,明确了太原组特征。利用工业分析、扫描电镜、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手段,并且结合测井建模评价的方法,明确了层的岩和质、储集物性、含气性等特征,剖析总结了深层层气富集控气要素和成藏特征,从而指出了下一步有利区带。结合层气勘探实践,明确了深层层气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研究表明:①旬宜探区石炭系太原组层发育受潮坪泥炭坪、潟湖泥炭坪2种成环境影响。受成环境和沉积古地貌影响,层分布具有“西薄东厚”的特征。②岩类型以亮—半亮为主,体结构以原生—碎裂结构为主,发育植物胞腔孔、黄铁矿与黏土矿物晶间孔、割理裂隙等储集空间类型。③层含气量介于15.8~25.6 m^(3)/t,含气性中等—较好。层气富集受控于成环境、构造演化、保存条件等因素。④西北斜坡区具有断层不发育、地层常压、地层水动力弱,层埋深大的特点,是深层常压层气勘探有利区;东南断坡区具有断层较发育、地层低压、地层水动力较强,层埋深中等的特点,是中深层低压层气勘探有利区。位于东南断坡区的PZ1井层压裂测试获低产气流,展示了鄂尔多斯盆缘复杂构造带深层层气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王良军王勇章新文金芸芸朱颜张高源李晖李旺举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聚煤特征有利区带
火烧山勘探区西山窑组沉积体系与作用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火烧山勘探区西山窑组含岩系层序地层格架,将西山窑组地层分为层序Ⅰ和层序Ⅱ,并将层序Ⅰ分为低位体系域、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将层序Ⅱ分为低位体系域和湖扩体系域。通过对该勘探区沉积体系与作用相关性进行重点研究,表明西山窑组含岩系的层序Ⅰ高位体系域的河流沉积相、沼泽沉积相与作用之间具有相关性,为该区炭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指导。
冀应斌
关键词:西山窑组聚煤作用
论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对石炭-二叠纪作用的控制被引量:2
2020年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自中元古代起即已存在,早古生代演化为庆阳古隆起和其北部的前鄂托克旗-靖边鞍部隆起联合而成的"L"形隆起,晚古生代在华北板块北缘持续隆升的构造背景下,来自于东西两侧的华北海与祁连海相向向中央古隆起区超覆,海水与古隆起交界处形成的滨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平行于古隆起分布,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厚带沿中央古隆起东西两侧及北侧、富带位于东北部的整体分布格局,其中以晚石炭世太1顶部的11、早二叠世早期全和早二叠世晚期山西组底部的5为主。11分布于盆地东经109°以东的北部区域、太2段随最大海进的到来全层推进至东经109°~107°、山西组海退时随海水撤出层退至全盆地除东径107°~109°、北纬38°以南地区外的所有区域。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分布受中央古隆起的控制作用明显,但随时间推进控制在逐步减小。
雷小乔
关键词:晚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层序地层沉积相
淄博博山地区晚古生代系层序地层与作用被引量:5
2019年
为揭示渤海湾盆地陆表海背景下的系层序地层界面形成机制以及层序地层格架内的作用特征,以淄博博山地区为例开展了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层序地层及作用研究.研究区内共识别出古构造运动形成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正常海退形成的下切谷冲刷面、盆地基底构造运动形成的海侵方向转换面、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以及最大海退面等层序界面类型,将研究区含地层划分为三个七级层序.经对比研究层序内的层的发育特征后认为,潮坪泥炭坪、潟湖及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为层最有利发育相带.SQ2、SQ3、SQ4、SQ5、SQ6层序内均有可采层发育.
常嘉陈世悦鄢继华
关键词: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聚煤作用
海拉尔盆地牙克石田五九矿区大磨拐河组层序-古地理及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海拉尔盆地牙克石田五九矿区炭资源丰富且层气赋存条件良好,已经成为海拉尔盆地层气勘探的地区之一。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是其主要含地层,为了寻找优势区,利用岩芯、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及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大磨拐河组主要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组成,沉积体系有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5种类型。大磨拐河组可根据不整合面和河流下切谷冲刷面等层序界面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Ⅰ从大磨拐河组底部到厚层砂砾岩底部,以砾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层总厚度可达13 m,沉积体系主要有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层序Ⅱ从厚层砂砾岩底部到大磨拐河组顶部,岩性以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层总厚度可达20 m,沉积体系主要有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从层序Ⅰ到层序Ⅱ,沉积环境变化有总体变深的趋势,层厚度逐渐增大,作用逐渐增强。依据所获得的沉积模式,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恢复了古地理格局。区内古地理单元东部以冲积扇-扇三角洲为主,西部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为主,中部以湖泊为主,物源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东部方向。研究区主要成环境为滨浅湖,层主要形成于高位体系域。作用受到基底差异性沉降的影响,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在研究区中东部层厚度最大,向西北部和东南部方向逐渐变小。
李建安邵龙义孙斌王帅樊金云李佳旭言圣
关键词:大磨拐河组聚煤规律
青藏高原作用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矿(点)众多,含地层广布,但是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
乔军伟
关键词:煤炭资源矿床成因
东辉勘探区城子河组沉积环境与作用分析
东辉勘查区所处我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唯一具有海陆过渡相沉积的绥滨盆地。研究区含地层以厚度大、含层数多、种齐全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盆地内开展了很多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为盆地勘查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理论基础...
宋中泉
关键词:沉积环境聚煤规律三角洲
鸡西断陷盆地层序地层与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得到鸡西断陷盆地早白垩世层序地层地层格架中的展布特征,运用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鸡西陆相断陷盆地早白垩世含岩系进行层序地层分析,并探讨了该断陷盆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鸡西盆地早白垩世含地层共识别出3个层序边界,划分2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城子河组和穆棱组;层的集主要取决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而在陆相断陷盆地中,控制两者变化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构造活动和气候;鸡西断陷盆地早白垩世时期处于湖盆稳定发展向萎缩阶段过渡,湖盆稳定发展阶段基底速率变化缓慢、陆源碎屑供给相对较少,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相对平衡,主要发育了三角洲平原相,有利于层的集;在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最好,其次为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高迪邵龙义
关键词:含煤岩系层序地层聚煤作用
四川省古叙矿区沉积环境及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经过对四川省古叙矿区矿的期及成矿地理环境分析,认为含岩系主要由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三大类岩石组成。碎屑岩是分析盆地沉积相的骨架,泥质岩则直接与成环境有关,且在含岩系的厚度上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对泥质岩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对该地区寻找矿资源提供指导。
赵世民
关键词:沉积环境聚煤作用
贵州DH地区上二叠统层序地层及作用分析
2018年
基于田地质勘查成果,研究贵州DH地区晚二叠世层序地层、沉积相及规律。对该地区上二叠统含岩系(宣威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以区域不整合面为层序界面,并结合厚层标志层以及岩性的特征,将该地区上二叠统含岩系划分为一个海侵体系域和一个低水位体系域。探讨沉积相格架下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在建立该地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划分出潮坪—潟湖沉积相,并进行作用分析。
彭英明邵先杰李峰刘泽恒李明峰Oyaka Dickens
关键词:上二叠统层序地层沉积相聚煤作用

相关作者

邵龙义
作品数:560被引量:4,800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层序地层 PM10 可吸入颗粒物 聚煤作用 PM
鲁静
作品数:91被引量:90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层序地层 聚煤作用 含煤岩系 层序地层学 古地理
张鹏飞
作品数:72被引量:981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聚煤作用 含煤岩系 晚二叠世 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
高迪
作品数:52被引量:20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聚煤作用 层序地层 含煤岩系 聚煤 古地理
汪浩
作品数:22被引量:38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晚二叠世 聚煤作用 聚煤模式 层序地层 含煤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