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78篇“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相关文章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45‑56重量份、无卤阻燃剂10‑16重量份、无卤协效剂2‑6重量份、玻璃纤维25‑...
- 杨胤鑫陈平绪叶南飚郑一泉焦建张永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组合物中包括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钛元素、磷元素和钴元素;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组合物中钛元素的重量含量为20‑150p...
- 欧阳春平陈平绪叶南飚郭志龙曾祥斌付学俊卢昌利王超军张尔杰郭墨林陈业中
- 耐水解剂、制备方法、耐水解的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解剂、制备方法。所述耐水解剂由含有大分子基团的RAFT试剂与乙烯基环氧化合物、引发剂、有机溶剂混合,在保护性气体环境中进行反应制得,将其用作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的耐水解剂,在保持其耐水解性能的基...
- 李昊郝亮亮王文博祁先勇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组合物的结晶热流变化率大于等于200mW/g‑min,该结晶热流变化率是根据ISO11357‑3:2018的方法所测得。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 薛博帆
- 具有低THF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 本发明涉及由至少一种烯烃、优选α‑烯烃与脂肪醇的至少一种丙烯酸酯组成的至少一种共聚物用于生产注射模制的具有低四氢呋喃含量的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汽车内装件的用途,该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指数不小于100g/10min。
- 马蒂亚斯·比恩米勒塞巴斯蒂安·哈姆斯
- 高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48%‑81%;阻燃改性玻纤:17%‑38%。本公开的高阻燃等级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
- 邵张邵王剑峰周宇泽王传东卢成杨叶文卓熊轶菁
- 低翘曲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低翘曲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PBT树脂:60%‑80%,纳米粒子:2%‑8%,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1%‑5%,无碱玻纤:1...
- 熊轶菁卢成杨王传东周宇泽邵张邵叶文卓王剑峰
- 低阻燃剂无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低阻燃剂无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50%‑80%;无卤阻燃改性玻纤:20%‑50%。本公开的无卤阻燃玻纤增强PBT...
- 叶文卓王剑峰熊轶菁卢成杨王传东周宇泽邵张邵
- 超临界CO_(2)辅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珠粒发泡
- 2024年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化学结构相似,熔融温度相近且结晶速率、熔体强度等性能互补的特点在PET/PBT合金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采用扩链剂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GMA)和碳纳米管(CNTs)协同改性PET/PBT,并通过超临界CO_(2)浸渍辅助发泡制备了PET/PBT发泡珠粒。结果表明,EMA-g-GMA(EG)的加入起到了扩链增容效果,提高了体系交联度和黏弹性;CNTs的加入有效提高了体系稳定性和黏度,并延缓了PET/PBT基体的降解;EG和CNTs的加入使可发泡温度从260℃降至200℃,泡孔分布趋于均匀,泡孔结构得到改善;在260℃,平均泡孔尺寸从4.4μm降至3.37μm,泡孔密度从3.06×10^(9)cm^(-3)提高至5.32×10^(9)cm^(-3);PET/PBT/EG,PET/PBT/CNTs和PET/PBT/EG/CNTs的拉伸强度相比于PET/PBT,分别提高了97%,67.6%和79.3%,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93.4%,57.4%和80.3%。
- 陈先娇梁锦涵胡圣飞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 基于微观调控的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碳纳米管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2024年
- 电子设备对外界环境造成的电磁污染已经成为继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之后的又一大公害,因此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已经成为现今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调整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碳纳米管(CNTs)在熔融共混过程中的共混方式,借助CNTs对PBT的定向迁移行为调控PP/PBT/CNTs共混物中聚合物相的相畴尺寸。通过形貌分析、动态流变和结晶行为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对其电磁屏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PP相,CNTs对PBT相的亲和作用更强,在4种共混方式中始终位于PBT相畴内;当采用PP/CNTs母料法制备PP/PBT/CNTs复合材料时,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内部PBT的相畴尺寸更小,PP和PBT间的相容性更高,此时导电通路和界面面积都显著增加,复合材料内部形成了更加密集均匀的导电网络结构,因此所制备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显著提升,达到29.60 S/m,电磁屏蔽效能在X波段(8.2~12.4 GHz)达到35.6 dB,远超过商业电磁屏蔽材料的需求。
- 张旭谢林生朱惠豪李果马玉录王玉
- 关键词:碳纳米管共混方式微观形貌电磁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