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7篇“ 耕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文章
- 海南岛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2025年
- 促进耕地集约化利用,是缓解耕地紧缺、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提高海南岛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推动其热带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PSR模型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2011—2020年海南岛及各市(县)耕地集约利用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PSR三个子系统的变化差异性较大,2011—2020年海南岛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2018—2020年间降低较多,同时,各市(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大体呈东南沿海高、中西部山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时空变化则具有西部和南部波动、北部和东部稳定的特点。针对海南岛耕地集约利用的现实状况,提出加强耕地保护、转变耕地利用方式以及进行耕地分区和差异化利用的建议。
- 刘民培吴雨逢杨灵玉颜洪平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PSR模型
- 基于GWR的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重庆市2014—2020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方法]综合考虑耕地集约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以及可持续状况4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集约利用度,分析重庆市2014—2020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使用GWR模型探究其影响因子。[结果]重庆市2014—2020年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区域来看,主城新区、渝东北和渝东南均呈上升趋势,中心城区大部分波动变化,仅有沙坪坝区为下降趋势。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投入强度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最大,且空间差异明显,产出效益系数值略低于投入强度,其次为可持续状况,最后为利用程度。[结论]中心城区应合理规划城乡布局,整合可利用耕地。主城新区为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增长极,具有联动主城,传递周边的作用,应助力科技农业发展,探索跨区域农业合作新模式,渝东北和渝东南应以绿色发展为生命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唐康棚陈国建毛彦冰苏岚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GWR
- 中国耕地集约利用度驱动因素研究
- 2024年
- 基于1978—2020年数据,利用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耕地集约度利用进行定量评价,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揭示了耕地集约利用度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耕地集约利用度和自然灾害、农民收入、农业科技进步、财政支农、劳动力转移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农业科技进步对耕地集约利用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业灾害面积短期会对耕地集约利用度会产生负向影响.(3)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对耕地集约利用度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特点,而财政支农则呈现出先扬后抑的特点.基于模型分析,提出了提高耕地集约利用度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 丁艳喜张云龙吴佩佩罗晓虎李言言孟庆香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GA-BP神经网络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广义脉冲响应
- 2000—2020年“一江两河”地区耕地集约利用变化被引量:2
- 2024年
- 耕地利用集约度是提高粮食产量、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的耕地数据,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模型,探究了2000—2020年“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的集约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近20 a来“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有所提升,但总体水平偏低。2020年耕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提高了38.2%,这一提升主要归因于农资投入、技术投入和开发利用水平的增加。(2)各区县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差异大,在空间上呈现出高集约度区域由东部向西部迁移且范围扩大的变化特征,东西区域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缩小,低集约度的区县数量减少。(3)灌溉指数、耕地面积比重和耕地质量对“一江两河”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独立影响最显著,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科技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与耕地资源禀赋交互作用下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程度增大。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应持续推进“一江两河”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关注区域差异,实现高集约度地区可持续发展,低集约度地区全要素投入,同时充分发挥农业政策和经济的协同作用,协调促进“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提升。
- 桑一铭辛良杰
- 关键词:耕地利用集约度高空间分辨率
- 新疆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 2024年
- 以新疆14个地州为研究对象,构建新型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等方法,研究新疆2010-2020年两系统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除乌鲁木齐市以外,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潜力仍然较强。全疆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效果不明显,除喀什地区和阿勒泰地区外,其他地区发展水平普遍偏低,此外,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主要集中在“濒临失调”和“中度协调”之间。因此,新疆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同步提升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以便协调发展。
- 秦涛邵战林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耕地集约利用
- 珠江-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研究
- 2024年
- 协调好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通过构建珠江-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1-2020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市的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情况。研究表明,在时间上,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耕地集约利用和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广东段有3个市呈波动下降趋势,广西段各市均达到勉强协调发展和初级协调发展;在空间上,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市的协调发展度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市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新的发展思路。
- 蒙烨铭刘彦花覃宇恬覃玲萍胡清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耕地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度
- 北部湾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探究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本研究在综合评价框架下,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构建评测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2021年北部湾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集约利用指数为0.334,基尼系数为0.183,以低度集约为主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超变密度(50.33%)和省域内差异(45.60%)是空间非均衡的主要来源。气温(0.491)、农业播种面积占比(0.273)、高程(0.165)和城镇用地集约度(0.146)的地理加权回归系数相对较大且为正,降水(-0.440)、城镇化率(-0.207)和建设投入强度(-0.170)的回归系数相对较小且为负,各因素存在空间非平稳性。研究表明,北部湾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格局的空间非均衡性和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多因素之间体现了耕地利用自然因素是基础本底、农用土地集约经营正向促进、非农用土地集约利用负向抑制的作用机理,提高城镇用地集约度、统筹农业播种规模、量化耕地报酬是提升耕地集约利用的关键抓手。
- 张中秋张裕凤张翔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异质性北部湾城市群基尼系数地理加权回归
- 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
- 耕地是保民生、促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生态条件存在退化趋势,耕地生产力不断降低。如何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不褪色,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需要转...
- 董康平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
- 河西走廊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耕地生态效率耦合协调测度
- 2024年
- 耕地集约利用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有深刻影响。耕地生态效率是评价耕地利用经济与环境绩效的有效测度。本文以河西走廊20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熵值法和综合指标法、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分别测算了2000—2018年耕地集约利用度和耕地生态效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耕地生态效率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数呈“N”形,且2000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数均高于其他年份,阿克塞县、肃州区、凉州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肃南县、天祝县、山丹县、瓜州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耕地生态效率指数呈“V”形,呈现2006年>2000年>2018年>2012年的变化趋势。耦合阶段处于低度耦合和不耦合阶段,空间差异较小且耦合度始终偏低。协调等级主要处于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状态,空间上呈零星状,且差异明显,整体呈由西向东递增的梯度变化。耦合协调、不耦合失调转变为耦合失调的县(市、区)数量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占比较高,且系统协调性整体处于失调状态,但耦合协调度在逐步增强。
- 王鹏刘军省王春光王春光迟昊轩鞠林雪余洋
- 关键词:SBM模型河西走廊
- 新型城镇化趋势下耕地集约利用研究
- 2024年
- 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耕地集约利用受到广泛的重视,科学合理进行耕地的集约利用,不仅能够预防耕地资源浪费问题,还能提升耕地保护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关系,提出新型城镇化趋势下的耕地集约利用措施,旨在为促使耕地资源的良好利用提供助力。
- 杨杰兴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
相关作者
- 金晓斌

- 作品数:403被引量:4,981H指数:4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耕地 全域 土地整理
- 周寅康

- 作品数:391被引量:5,890H指数:4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土地整治 耕地 土地整理 淮河流域
- 宋佳楠

- 作品数:13被引量:16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多层线性模型 耕地集约利用 耕地利用 集约度 粮食生产力
- 宋戈

- 作品数:240被引量:2,826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耕地 东北粮食主产区 黑土区 土地集约利用
- 郑华伟

- 作品数:81被引量:75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PSR模型 协调度 城市土地 耕地生态安全 土地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