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81篇“ 老年帕金森病“的相关文章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分析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患者均从本院帕金森病伴失眠患者中选择80例,即2024年3月-2024年3月选取具有完整资料且符合要求的患者,将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入参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组40例,对治疗后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完成比较。结果 比较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发现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帕金森并伴失眠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治疗方法,能够促进患者睡眠治疗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并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 徐勇飞
- 关键词:老年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 老年帕金森病衰弱现状及其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以城市三甲医院为背景,调查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衰弱情况,研究衰弱与老年PD患者跌倒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93例老年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口学调查及健康状况调查,采用Hoehn-Yahr(H-Y)分期对老年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使用Fried衰弱症状学量表评估患者衰弱情况;采用跌倒情况调查表评估患者近一年跌倒情况,包括跌倒史和跌倒伤害分级;根据有无跌倒将入组老年PD患者分为非跌倒组和跌倒组,分析衰弱对老年PD患者跌倒的影响。结果共收集老年PD患者193例,其中衰弱者有77例(39.9%),近一年有跌倒史者95例(4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服药数量、合并疾病种数、H-Y分期及衰弱分期是老年PD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年龄、BMI、服药数量及合并疾病种数是老年PD患者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PD患者衰弱和跌倒的发生率较高,且衰弱是老年PD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应重视衰弱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进而为老年PD患者跌倒预防护理提供临床干预可靠依据。
- 季亚芹顾志娥胡娅莉刘必琴陈丽芳
- 关键词:帕金森病衰弱跌倒
-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 2025年
- 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影响,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高效推进。方法 从医院2023年10月-2024年间收治的帕金森病老年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态方面的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邬雪姣
- 关键词:帕金森病老年患者运动康复
- 血脂、间接胆红素水平与老年帕金森病早期认知损害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脂、间接胆红素水平与老年帕金森病(PD)早期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老年P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早期认知损害分为认知正常组(n=59)和认知损害组(n=42),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间接胆红素(IBI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血清水平。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PD患者年龄、病程与精神认知状态量表(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96、0.688,均P<0.05);血清IBIL、HDL-C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674、-0.70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是老年PD患者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IBIL、HDL-C是老年PD患者认知损害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年龄、病程、血清IBIL、HDL-C水平均为老年PD患者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未来应考虑纳入以上影响因素提前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以降低老年PD患者的认知损害发生率。
- 闫安
- 关键词:血脂间接胆红素老年帕金森病
- 程序化谵妄干预方案在老年帕金森病护理中的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在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护理中应用程序化谵妄干预方案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老年P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实施程序化谵妄干预方案)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谵妄持续时间和谵妄发生率,并使用谵妄评定量表(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帕金森综合功能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the 39-item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分别测评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出院前患者谵妄严重程度帕金森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入院当日,两组患者UPDRS量表评分及PDQ-39量表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出院前1 d,对照组的PDQ-39量表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UPDRS量表评分、CAM量表评分及谵妄持续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程序化谵妄干预方案可显著改善老年PD患者的谵妄严重程度,缓解其临床症状表现,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 鲍丽丽郭华
- 关键词:帕金森病谵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
- 不同强度光疗对老年帕金森病失眠病人睡眠质量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光照强度的光疗对老年帕金森病失眠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伴有失眠的136例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高强光组、中等强光组、弱光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3个光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16:30—17:00分别辅以10000 Lux、5000 Lux、1000 Lux光疗。于干预后1周、2周、1个月比较4组病人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Disease Sleep Scale,PDSS)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情况。结果干预1周时,高强光组、中等强光组间PDSS评分、PS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DSS评分和PSG结果中的睡眠效率均显著高于弱光组及对照组,清醒时长、清醒次数低于弱光组及对照组(P<0.05);弱光组的PDSS评分、PS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时,中等强光组、弱光组的PDSS评分、PS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DSS评分和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长、清醒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光组的PDSS评分和睡眠效率高于中等强光组、弱光组、对照组,清醒时长低于中等强光组、弱光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时,3个光照组的PDSS评分、PS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长、清醒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高强度(5000 Lux及以上)的光疗可以使老年帕金森病失眠病人在短期内(1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短期内光照强度越大,效应量越大。长期坚持每日30 min光疗,1000 Lux及以上光照强度均可改善睡眠质量。
- 周翔相晓萍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失眠睡眠质量
- 熟地通络汤联合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熟地通络汤联合左旋多巴片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左旋多巴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熟地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病情严重程度、脑血流动力学、神经递质水平、认知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各维度评分、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各项脑神经递质因子水平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地通络汤联合左旋多巴片可减轻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调节脑血流动力学,提高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应用。
- 庄清芬苏为谦吴伟华陈燕茹
-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片神经递质
- 外周血生物标志物预测老年帕金森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致残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病程中同时出现运动和非运动表现[1]。据统计[2],全球约有超过1000万PD患者,我国患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PD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中,PD发病率介于1%~2%之间,85岁及以上高龄人群中,患病率上升为3%~5%。
- 王萍梁燕高霞陈德智
- 关键词:老年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外周血认知功能障碍
- 在持续护理中对老年帕金森病患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主要围绕持续护理运用到老年帕金森疾病病人的临床护理之中,对于病人的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所造成的影响展开深入分析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进行研究对象挑选工作的时候,所选择的都是在临床中经过专业检查被诊断患有老年帕金森疾病的病人,所涉及到病人人数为六十人,结合本次研究目标和要求将所有病人利用数字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组成两个小组。在进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效果目标,为对照组内病人所采用的是以往普通的治疗方法,而对于观察组内所有的病人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将持续性护理理念以及方法融入到实践工作之中。运用专业方法对两组病人的各项研究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并且结合数据的性质来进行分类,融入到不同的表格之中完成对比工作。结果 在为病人进行专门的护理服务之后,观察组内病人的各方面表现相对于对照组内病人表现更好。结论;将持续性护理切实且合理地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之中,能够显著提升老年帕金森疾病的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这一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病人运动功能的逐步恢复与完善,而且还能够有效调节和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治疗。鉴于其在临床实践中所展现出的诸多优势,持续性护理值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推广与应用。
- 刘程
- 关键词:持续护理老年帕金森病护理满意度
-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血清Hcy、CysC、MCP-1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老年P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又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另选取同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CysC、MCP-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老年PD患者血清Hcy、CysC、MCP-1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组患病后12个月内CI发生情况又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血清Hcy、CysC、MCP-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P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ΔHcy、ΔCysC、ΔMCP-1对老年PD患者发生CI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Hcy、CysC、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血清Hcy、CysC、MCP-1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血清Hcy、CysC、MCP-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PD患者血清Hcy、CysC、MCP-1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老年PD患者CI发生率为41.67%(65/156)。发生组年龄、中重度患者占比及患病后3个月血清Hcy、CysC、MCP-1水平,以及ΔHcy、ΔCysC、ΔMCP-1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受教育年限短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病情严重程度、ΔHcy、ΔCysC、ΔMCP-1均为老年P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ΔHcy、ΔCysC、ΔMCP-1单独预测老年PD患者发生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0.779、0.799,3项指标联合预测老年PD患者发生CI的AUC为0.940,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各项指标单独预测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孙光碧陆叶婷胡西田华王然何劼
- 关键词: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相关作者
- 范磊

- 作品数:25被引量:192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丁苯酞 老年帕金森病 美多巴 易损斑块
- 刘星亮

- 作品数:43被引量:212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患者 老年帕金森病 易损斑块
- 洪星

- 作品数:5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帕金森病 疗效观察 帕金森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美多巴
- 潘妍婷

- 作品数:67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脑梗死 帕金森病 急性脑梗死患者 急性脑梗死 脑缺血
- 孙斌

- 作品数:73被引量:29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 POEMS综合征 左旋多巴 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