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2篇“ 羽化率“的相关文章
- 冷藏对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及雌雄性比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明确不同冷藏温度和时间对粗脊蚜茧蜂Aphidius colemani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及雌雄性比的影响,找出粗脊蚜茧蜂最适冷藏条件,为规模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粗脊蚜茧蜂(僵蚜)为研究对象,在2、3、4、5和6℃温度下冷藏相同僵化程度的粗脊蚜茧蜂僵蚜5、10、15、20和25 d,记录羽化数、成活数、寿命及雌雄数量。【结果】(1)冷藏温度、冷藏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僵蚜羽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冷藏温度、冷藏时间对成虫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01),其交互作用对成虫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冷藏温度及其和冷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僵蚜羽化成蜂寿命差异不显著(P>0.05),对羽化成蜂雌雄性比差异极显著(P<0.001);冷藏时间对羽化成蜂寿命差异显著(P<0.05);对雌雄性比差异不显著(P>0.05)。(2)粗脊蚜茧蜂僵蚜羽化率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羽化率在63.81%-89.52%之间。3℃冷藏15d羽化率最高为89.52%,4、5和6℃冷藏10d羽化率在80.00%以上,3和4℃冷藏25 d羽化率仍在82.86%以上。(3)低温冷藏过程中僵蚜均有羽化现象,成虫存活率在2-6℃整体随冷藏温度升高而逐步降低,在5-25d随冷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冷藏处理10d成虫存活率在43.83%-72.07%之间,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4)处理组与对照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冷藏10 d成蜂寿命最长,显著高于冷藏5 d(P<0.05),5℃冷藏10 d寿命最长为4.37 d,2、3、4和5℃冷藏10 d羽化成蜂寿命在4.02 d以上,5℃冷藏15 d寿命仍在4.29 d以上。(5)僵蚜分别在2、4、5和6℃温度下,经过不同时间冷藏处理后羽化成蜂的雌雄性比与对照和3℃冷藏时差异显著(P<0.05);2和4℃时在不同冷藏时间雌雄性比显著高于3和5℃(P<0.05)。【结论】粗脊蚜茧蜂在低温冷藏过程均有羽化现象,根据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及雌雄性比,建议其在4或5℃下冷藏10
- 孙海霞马涛张广亮赵阳阳郝万亮何嘉
- 关键词:冷藏羽化率雌雄性比
- 一种提高澳洲坚果食汁叶类昆虫幼虫或若虫羽化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澳洲坚果食汁叶类昆虫幼虫或若虫羽化率的方法,属于昆虫饲养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提高澳洲坚果食汁叶类昆虫幼虫或若虫羽化率的方法,用200目~300目的白色尼龙网袋将幼虫或若虫和新抽嫩梢罩住,袋口用绳...
- 许丽月王进强孔祥东高竞王霞飞贺熙勇
- 3种农药对不同虫态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为明确田间常用药剂对害虫天敌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在室内采用卵卡浸渍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吡虫啉、吡蚜酮3种农药在田间推荐浓度下对未发育成熟阶段不同虫态稻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的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处理卵、幼虫、预蛹及蛹4种虫态赤眼蜂后,其羽化率均显著下降。其中,稻螟赤眼蜂羽化率为24.77%~43.99%,螟黄赤眼蜂羽化率为35.00%~39.15%,对赤眼蜂的安全性风险较高;而吡虫啉和吡蚜酮2种农药处理对2种赤眼蜂的羽化率均无明显影响,羽化率均在93%以上,对赤眼蜂非成蜂期的安全性风险较低。因此,在赤眼蜂释放后应禁止使用阿维菌素,成蜂寄生后可使用吡虫啉和吡蚜酮。
- 肖山柴伟纲孙梅梅姚红燕谌江华
- 关键词: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虫态羽化率
- 一种基于YOLOv5网络的荔枝蒂蛀虫羽化率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5网络的荔枝蒂蛀虫羽化率检测方法,包括:采集大量包含荔枝蒂蛀虫成虫和荔枝蒂蛀虫虫茧的图像,构建数据集;所述图像包含成虫和/或虫茧的标注;所述数据集根据预设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对训练集进行...
- 邓小玲胡宇琦杨瑞帆陆健强
- 用于荔枝蒂蛀虫检测以及羽化率计算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荔枝蒂蛀虫检测技术,为用于荔枝蒂蛀虫检测以及羽化率计算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包括培养箱箱体、摄像组件、灯控组件、箱内环境调控模块的培养箱组件来实现;实时获取由摄像组件拍摄的包含荔枝蒂蛀虫虫茧及成虫的图片,采用...
- 陆健强袁家俊杨继国
- 一种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检测系统,包括恒温培育室、产卵检测装置、羽化观察箱及储存箱,所述恒温培育室为一端开口的培育大棚,且恒温培育室内部安置有产卵检测装置及羽化观察箱,所述产卵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箱体、驱动箱及...
- 何嘉史爱民吴道琴郝万亮马涛白小军赵阳阳李荣秀张富林
- 一化性柞蚕茧人工感光羽化率与自然羽化率的相关性探讨
- 2023年
- 为探明一化性柞蚕茧当年春季人工感光羽化率与自然羽化率的比值关系,2017—2020年4年间对一化性柞蚕品种河三三进行了人工感光促进羽化试验。当年春季生产的柞蚕茧自然羽化结束后,密蔽种茧室,温度控制在22~26℃,每日用40 W的LED灯光照射(光源距柞茧1 m)17 h, 30 d后解除密蔽,恢复自然光照,调查人工感光羽化率。结果表明:一化性柞蚕茧人工感光羽化率与当年自然条件下春季柞蚕茧羽化率比值最高为9.00,最低为7.79,平均比值为8.61(-0.82~+0.39),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即人工感光羽化率会随自然羽化率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采用SPSS软件检验差异显著性,两者之间的比值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两者之间的比值相对稳定,该比值可为实际柞蚕秋种生产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 王中月张永君
- 关键词:羽化率
- 一种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检测系统,包括恒温培育室、产卵检测装置、羽化观察箱及储存箱,所述恒温培育室为一端开口的培育大棚,且恒温培育室内部安置有产卵检测装置及羽化观察箱,所述产卵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箱体、驱动箱及...
- 何嘉史爱民吴道琴郝万亮马涛白小军赵阳阳李荣秀张富林
- 文献传递
- 温度及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烟蚜茧蜂羽化时间和羽化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及不同浓度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蛹期羽化时间和羽化率影响,探寻能延迟蚜茧蜂蛹羽化时间且保证较高存活率的最佳温度及类似物组合,为烟蚜茧蜂规模化生产与释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液浸法,以对照(10%丙酮)及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烟蚜茧蜂蛹,将其放入相对湿度为75%±5%,光周期为(12L:12D)人工气候箱中不同温度(10℃、16℃、22℃、32℃、38℃)下,观察、记载其羽化成蜂数、僵蚜总数及羽化时间。【结果】(1)特定组合温度及保幼激素类似物可有效延迟烟蚜茧蜂蛹的羽化时间。10℃时,ZR-512(1000ng/μL)、22℃时,ZR-512(1000ng/μL)和ZR-777(200 ng/μL)处理后对其羽化时间分别可延迟80.00 h、40.00 h和32.00 h。但ZR-512(5000 ng/μL)处理后,随着温度升高,烟蚜茧蜂蛹羽化时间逐渐缩短。(2)温度及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烟蚜茧蜂蛹羽化率有明显影响:10℃时,ZR-512(1000ng/μL)处理后,其羽化率(80.00%)较高。高温对延迟烟蚜茧蜂蛹羽化时间和羽化率有负面影响。当温度在38℃时,所有烟蚜茧蜂蛹均无法羽化。【结论】在温度10℃时,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2(1000ng/μL)处理后能有效延迟烟蚜茧蜂蛹羽化时间且其羽化率较高。因此,其在生产中规模化繁殖、保存烟蚜茧蜂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白晶晶顾钢赖荣泉周挺米月娥韩梦张榜
- 关键词:温度保幼激素类似物烟蚜茧蜂羽化率
- 一种基于YOLOv5网络的荔枝蒂蛀虫羽化率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5网络的荔枝蒂蛀虫羽化率检测方法,包括:采集大量包含荔枝蒂蛀虫成虫和荔枝蒂蛀虫虫茧的图像,构建数据集;所述图像包含成虫和/或虫茧的标注;所述数据集根据预设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对训练集进行...
- 邓小玲胡宇琦杨瑞帆陆健强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陈福寿

- 作品数:149被引量:54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半闭弯尾姬蜂 红火蚁 红麻 小菜蛾 成虫
- 陈文龙

- 作品数:170被引量:6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 研究主题:烟蚜茧蜂 斑潜蝇 蚜虫 蚜茧蜂 天敌
- 张红梅

- 作品数:124被引量:45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半闭弯尾姬蜂 香料烟 红火蚁 成虫 幼虫
- 王燕

- 作品数:95被引量:39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半闭弯尾姬蜂 红火蚁 成虫 幼虫 温度
- 陈宗麒

- 作品数:94被引量:28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半闭弯尾姬蜂 小菜蛾 寄生蜂 潜蝇姬小蜂 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