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3篇“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相关文章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美沙酮维持治疗认知及治疗意愿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对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认知和治疗意愿。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收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机构阿片类吸毒人员信息,分析其对MMT认知、治疗意愿及相关因素;通过定性访谈,基于健康信念模型进一步探讨其不愿意治疗的原因。结果共调查503人,有MMT意愿的比例为7.6%(38/5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强戒史者(相较于无强戒史者,OR=0.258,95%CI:0.105~0.633)有MMT意愿的概率更低,而有MMT史者(相较于无MMT史者,OR=3.373,95%CI:1.647~6.908)、认同美沙酮长期维持治疗更有效者(相较于不认同/不知道者,OR=3.221,95%CI:1.543~6.723)有MMT意愿的概率更高。不愿意参加MMT的原因中,认为可以完全靠自己戒毒的占比最高,为59.8%(278/465)。共访谈52名无MMT意愿者,部分访谈对象认为已在强戒所戒断毒瘾从而不需要服用美沙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愿意参加MMT的原因中,认为可以完全靠自己戒毒是最主要原因,其次是主观判断认为MMT不良反应多、更难戒断、是小毒代大毒等。结论广东省社区戒毒康复人员MMT意愿较低,与其对MMT认知有关,需针对性加强宣教干预。建议适时探索美沙酮社区脱毒治疗方式,在理念和工作上与MMT、强戒和社区戒毒康复衔接。
黎健荣潘丝媛李艳徐慧芳李健强李杰刘优招陈柳言杨放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意愿
福建省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美沙酮位置治疗治疗时间及脱失影响因素。方法在福建省五个地市6家MMT门诊开展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生存分析研究脱失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2019年10月31日,510例受治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28.78±2.04)个月,脱失率45.88%,对门诊服务一般/不满意者脱失风险高于满意者(P=0.001,95.0%CI=1.36~3.59),最近一次尿检结果阳性者脱失风险高于阴性者(P<0.001,95.0%CI=1.31~5.51),独居者脱失的风险高于非独居者的(P=0.007,95.0%CI=1.15~2.45)。结论福建省MMT的脱失率较高,应提高美沙酮治疗门诊的服务质量,治疗期间加强吗啡尿检,关注尿检阳性者,还应加强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协调,减少受治者独居的情况,降低脱失率。
张明雅吴韶彬陈亮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河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脱失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降低脱失率、开展针对性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自河南省2008年9月开设MMT门诊工作以来至2021年12月31日,各MMT门诊入组治疗并有完整基线调查资料的阿片类物质成瘾者,收集其基本人口学特征、既往注射吸毒情况、吸食毒品种类、吸毒年龄、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戒毒情况及脱失原因等信息。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323名吸毒者,男女比3.93∶1,保持治疗时间为0~12.58年,中位时间为3.244(95%CI:3.138~3.349)年。其中脱失者4040人(93.45%),因再次偷吸被强制隔离戒毒导致脱失的比例最高(35.0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没有工作(HR=1.305,95%CI:1.189~1.433)、初次吸毒年龄为40~<50岁(与<30岁组相比,HR=1.220,95%CI:1.098~1.355)、近一个月与毒友交往(HR=1.387,95%CI:1.295~1.484)、HCV阴性(HR=1.198,95%CI:1.080~1.328)的MMT入组者脱失风险较高;汉族(HR=0.840,95%CI:0.743~0.951)、高中(含中专)(与初中及以下组相比,HR=0.885,95%CI:0.822~0.952)、经济来源为社会福利(与家庭供给组相比,HR=0.596,95%CI:0.491~0.724)、既往入组2次及以上(HR=0.531,95%CI:0.496~0.569)的MMT入组者脱失风险较低。结论河南省MMT者治疗脱失率较高,应针对影响因素加大对入组者的宣传及随访干预,提高其维持治疗率。
王奇赵飞刘习羽徐亚珂张国龙赵东阳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影响因素
家庭管理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戒毒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4年
分析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中引入家庭管理的干预措施之后,对戒毒效果的影响。选取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2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接受药物治疗、医学辅助、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家庭管理干预;对照组则仅接受药物治疗、医学辅助、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在戒毒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通过数据比对,实验组随机尿吗啡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社会及家庭功能改变更明显(P<0.05)。因此,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戒毒康复过程中,引入家庭管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随机尿吗啡阳性率,提高服药依从性及改善社会和家庭功能。
谈江萍廖高辉
关键词:家庭管理美沙酮维持治疗
2006—2023年厦门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状况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06—2023年厦门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患者状况,为后续更好地开展MMT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国家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数据信息系统。对2006—2023年厦门市MMT门诊患者一般特征、治疗人数、日均服药量、尿吗啡检测阳性率及艾滋病病毒(HIV)、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市MMT门诊患者以男性(84.68%)、汉族(84.77%)为主,年龄集中在30~49岁。2006—2023年期间在治人数从323人上升至1438人后逐年下降。较少患者能坚持长期维持治疗,坚持治疗10年及以上的仅134人,坚持治疗满17年的只有3人。日均服药量从37.7 mg上升至59.93 mg后开始下降。尿吗啡检测阳性率则从63.32%持续下降至0.33%。累计有26例HIV感染者接受了MMT。累计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率达70.02%。结论:厦门市MMT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面临着治疗人数下降、HCV阳性率较高等问题,需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马桂林张婉君柯然邓晖文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病毒
毒品依赖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门诊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毒品依赖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门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制订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点就诊的124例毒品依赖MMT患者,根据患者服药依从性将其分为依从组(n=102)与不依从组(n=22),制订“MMT患者门诊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毒品依赖MMT患者门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24例毒品依赖MMT患者门诊服药总依从率82.26%。依从组和不依从组婚姻状况、精神状态、他人支持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配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7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20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6分是毒品依赖MMT患者门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配偶、HAMD评分>7分、SSRS评分≤20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6分是毒品依赖MMT患者门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以上影响因素门诊护理人员可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期改善患者治疗行为,提高患者门诊服药依从性。
梁嘉丽苏珊娜卢敏华冯树坤潘锦舒高君毅高美洁
关键词:毒品依赖美沙酮维持治疗护理干预措施
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94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观察组运用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进行个体化干预,对照组则运用常规美沙酮治疗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6个月三个时间点对两组受试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在接受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干预6个月后在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方面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并且无论是BDI评分和BA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受试者中“有抑郁”的人数占比和“有焦虑”的人数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83.77±8.90)显著高于对照组(174.76±11.14)(P <0.01)。结论 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在改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被推广应用。
黄巧芳黄杏笑林俊艺段炼庞振泰伍少娟邹彩媚徐世超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心理状况
北京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在治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研究
2024年
目的使用快速程序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人群提供乙肝疫苗接种服务,评价其依从性与免疫原性,探讨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可能性.方法在北京市7家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招募184例18~70岁在治人群,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快速免疫程序组(0-1-2月)和标准免疫程序组(0-1-6月),比较两种免疫程序乙肝苗接种的依从性和免疫原性.结果受试者共184人(快速程序组91人,标准程序组93人).快速程序组全程接种率98.90%,标准程序组全程接种率9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全程免疫1个月后,快速程序组HBsAb阳转率为72.09%,标准程序组HBsAb阳转率75.64%,尚不能认为快速免疫程序组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转率非劣于标准免疫程序组;快速程序组HBsAb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rntration,GMC)(162.62 mIU/mL)与标准免疫程序组(201.08 m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P=0.321);两组HBsAb水平在无应答、低应答、中等应答和高应答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0,P=0.671);免前HBcAb阳性者HBsAb阳性转率高于阴性者(χ^(2)=4.413,P=0.036).结论以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为平台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提供乙肝疫苗接种服务依从性较好,使用快速程序接种免疫效果非劣于标准程序组.
李倩张茜岚张嘉翔刘瑶瑶丁海峰马建新
关键词:乙肝疫苗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接种程序
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心电图QT间期及QT离散度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的心电图QT间期及QT离散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点的146名受治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查阅病历、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和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等,比较三年间受治者心电图的QT间期及QT离散度。结果146例中有4例(2.74%)出现QTc间期延长,与小剂量组比较,中、大剂量组的QTc间期均明显延长(P<0.01),与中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的QTc间期明显延长(P<0.01);小剂量组的QTcd逐年增加(P<0.05)。结论在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需注意对受治者进行心电图监测。
卢冬艳胡慧华刘良帅黄巧芳谢锐君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QT间期QT离散度
厦门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HIV感染者治疗与随访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06—2023年厦门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HIV感染者的治疗与随访情况,为后续更好地开展有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国家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数据信息系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06—2023年厦门市MMT门诊HIV感染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市MMT门诊HIV感染者以男性(76.92%)、汉族(88.46%)为主,年龄集中在40~59岁。HIV感染者平均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仅3.23年,日均服药量高于门诊整体患者(56.66 mg vs 49.17 mg,P<0.05)。艾滋病随访归属厦门本地管理的12例病例中,仅6例(50.00%)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且治疗依从性较差。26例HIV感染者均已退出了美沙酮维持治疗。7例病例已死亡,死亡平均年龄仅40.38岁。结论:MMT门诊HIV感染者治疗与随访管理是本地工作的难点,需加大投入,探索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马桂林张婉君张建梅柯然林伟奇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疗随访

相关作者

吴尊友
作品数:311被引量:5,164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美沙酮维持治疗 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
朱军红
作品数:59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主题: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依赖 海洛因依赖患者 门诊患者 海洛因依赖者
曹晓斌
作品数:54被引量:40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美沙酮维持治疗 艾滋病 影响因素 HIV 美沙酮
庞琳
作品数:139被引量:1,802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研究主题:美沙酮维持治疗 艾滋病 丙型肝炎 艾滋病病毒 影响因素
凌莉
作品数:248被引量:1,850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美沙酮维持治疗 影响因素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 艾滋病 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