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1篇“ 美学观念“的相关文章
隐秀观:中国设计的美学观念
2025年
设计学已从独立技能为基础的生产型学科转向以系统思维为核心的创意组织型学科,设计由此从显性的视觉语言表达转向更为隐性的数理演化与知觉转化,因此,引发了语言学与认知美学关系的追问。通过隐秀论与显隐论的对比研究及其抽象统一关系的发掘,运用设计案例论证中国设计中隐秀观念美学基础及其显隐关系的转化原理,进而提出从“隐”到“显”的中国设计美学观念:隐秀观。
芦琦郑中
关键词:美学观念
论苏州弹词三弦伴奏音乐“和”的美学观念
2024年
苏州弹词作为江南音乐文化区域的传统曲艺代表,“说、噱、弹、唱”是它的特色表演形式。“弹”即乐器弹奏,三弦和琵琶则共同形成了弹词的伴奏模式,在衬托唱腔、丰富音乐表现力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伴奏与唱腔之间的多种协作方式,是苏州弹词的诸多流派唱腔各具特色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以伴奏中的主奏乐器三弦为切入点,通过梳理三弦在弹词中应用于伴奏的历史沿革,进一步论述三弦在弹词表演中的多重功用,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和”的角度出发,探讨三弦与唱腔、琵琶之间的多元关系。
张晓寒翟庆玲
关键词:苏州弹词唱腔三弦琵琶
宋代仕女画中的美学观念在画意人像摄影中的运用研究
2024年
该文作者从分析宋代仕女画的造型与特点入手,研究其中的美学观念在意境营造方面的内涵,思考在画意人像摄影作品中如何利用传统美学观念体现审美意境。这种融合运用不仅使摄影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丰富了传统审美观念在现代人像艺术中的表达效果,赋予了画意人像摄影新的内涵与意义。摄影师灵活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布局、笔墨色彩、人物服装表现、精神意境等美学元素,不仅可以创作出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摄影作品,而且能够传达对当代社会的关注与批判。这种融合运用体现了古典主义审美与现代摄影艺术的交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谢竹清董蕾
关键词:美学观念
“天圆地方”——论汉镜艺术意象的时空美学观念
2024年
有汉一代,人们对于宇宙时空观的思考发生重要转折,由天道到人世,由形上到艺术,从理论到实践,由此形成了汉代质朴、现世主义的时空哲学。其中,汉代铜镜艺术意象所带来的时空观念尤为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我们了解汉代的时空之美提供了重要思考向度。汉代铜镜艺术展现出“天圆地方”的时空美学观念,是一种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时空观念。这一艺术时空观念蕴含四个层面:在时空范式上,汉镜艺术意象在传统“以物观时”文化思潮影响下,以“规”与“矩”为铸造规范;在时空呈现上,汉镜艺术意象旨在表现方形的空间布局以及圆形的时间意涵,在“方”与“圆”中诉说时空的流动和循环;在时空情感上,汉镜艺术意象继承了汉代的哲学思想与宇宙论,在“常”与“守”的追寻中体现着古人对于永恒的祝愿与期望;在时空启示上,汉镜艺术意象以“天人合一”为基本诉求,在汉代俯仰往复的时空观中将个体生命融入整个宇宙时空中,天、地与人达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汉镜艺术意象的时空美学观念将岁岁年年的日常伦理嵌入艺术时空之美中,成为汉代时空美学研究的鲜明代表,也进一步开启后世艺术对时空形式的探索之路。
初娇娇
关键词:规矩时空观
杜甫题画诗中形神兼备的美学观念
2024年
李清华
释道宣的佛教表现艺术理论与美学观念
2024年
道宣晚年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道宣通过对戒相的要求所表达出来的佛教表现艺术美学观念。道宣是继道安之后对中国戒相影响最大的高僧,也可以说是佛教表现艺术的重要理论家。他把服装、形体都作为一种彰显思想的表现形式,甚至要求达到能以其艺术度化众生的高度。他认为在一个文盲充斥、便餐兴盛的社会里,靠听觉和视觉感官接受的传媒是最捷便的,而通过文字乃至思考才能获得的教益,往往被排斥或疏离。同时,他为记录和表彰在表现艺术方面有所建树的僧侣开辟了蹊径。
王志远
关键词:音声
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在语文教育里的阐释与发展
2024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及创造能力,还能够真正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心灵。如今,众多西方美学观念涌入国内,如何立足本土美学观念的传统根基,是现代语文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语文教育结合的意义及其在当代语文教学里的运用这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苏雅娟
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在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阐释及运用
2024年
一、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在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阐释(一)“以人为本”的审美态度中国传统美学中“以人为本”的审美态度,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审美体验,在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观念要求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关注人的需求和情感,以人的视角为出发点,创造出符合人性化和情感化的设计作品。
黄欣宇
《变脸》对中国电影“影戏”美学观念的表达
2024年
电影《变脸》是吴天明导演执导的一部剧情片。影片有机融入了戏曲艺术元素,站在历史的角度对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进行了反思,朴素真挚情感的表达使影片很“温暖”,通过极具川渝特征的影像叙事使作品带有浓厚的东方气质,是中国传统“影戏”美学观念的一次成功表达。
莫珊珊
关键词:《变脸》
从“俯仰”窥书法美学观念
2023年
中国书法的“魂”其实并不在于字里行间,而是一点一划背后的意境和书者的气魄,以万笔为一,由天地万物而生,与宇宙贯通,构成经脉连绵的“象”。从书者的内在所属出发,以万物万象为根,自由表达自我,从而体现出一种心灵交融的美,一种与万物交融的美。再者,以一笔扩为八法,用笔“势”来体现万物之“势”,让中国书法在笔、线、体等技法中表现出一种磅礴的震撼。许慎《说文解字》:“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其认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包括艺术创造,来源于仰观俯察万物变化,并将万物变化的规律融入其中。这也适于说明艺术创造的起源,以及艺术形象的来源。俯仰有仪论作为中国早期书论中的重要命题之一,“俯仰”一词便是围绕着俯仰有仪论发散的核心观念,引导了书论写作的观念取向,也提高了书法创作的审美标准。“俯仰”本为书法的结体形态之意,历代书法理论著述皆对“俯仰”一词有不同程度的诠释与辨析,各书家皆有不同的观念与理解。文章立足于基础史料文献,从古代书法美学理论上下关系的剖析入手,以“俯仰”一词为线索,将各书家观念梳理为两大类,从物象哲学和基本技法这两个方面挖掘各书家观念的区别及联系,探索书法美学观念继承与发展的脉络。
刘盈君
关键词:俯仰书法美学

相关作者

张晶
作品数:320被引量:84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主题:感兴 文艺美学 艺术媒介 审美 中国诗学
蔡良娃
作品数:36被引量:259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参数化 乡村 美学观念 建筑美学 建筑设计
李哲
作品数:205被引量:467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防御体系 低空 参数化 全景拍摄
高冰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研究主题:美学观念 斯特拉文斯基 芭蕾舞剧 美学观 自律
朱印海
作品数:29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现实主义 中国电影 文艺观念 否定美学 美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