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篇“ 美学境界“的相关文章
《寻隐者不遇》的美学境界
2025年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耽幽爱奇,诗风峻峭苍劲。《寻隐者不遇》自然直白,意境深远,在贾岛诗中较为独特,却传诵最广。
过常宝
关键词:美学境界《寻隐者不遇》爱奇苦吟诗人意境深远苍劲
意象呈现·类型融合·美学境界——2025年总台春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
2025年
2025年总台春晚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运用丰富传统文化要素,着重呈现非遗元素。在节目设计中注重多种艺术类型的融合互渗,借助高新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表达。在美学风格上追求托物言志、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空灵唯美,实现了电视文艺对中华美学理念的生动呈现。
张鑫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境界韵外之致
粉彩小写意花鸟瓷画艺术特色与美学境界探究
2024年
粉彩小写意花鸟瓷画系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的粉彩花鸟瓷画类型。粉彩小写意花鸟瓷画萌生于清代,历经了数百年的演变过程。粉彩小写意花鸟瓷画在构图、色彩、笔法和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具有形神兼备的自然之美、“天人合一”的意境之美、粉润晶莹的材质之美等美学境界
邹达怀
关键词:粉彩花鸟瓷画艺术特色美学境界
论《樵歌》美学境界的演变
2024年
朱敦儒的《樵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其自传。词人一生三个时期的境遇遭际及思想情感流变贯穿其中,相应地形成美学境界的三重面向。从美学的整体视角探寻其演变历程,即对朱敦儒早年词作的自由美、中年词作的悲剧美、晚年词作的闲适美做专门论述,进一步挖掘《樵歌》丰富的审美意蕴,彰显其宏阔的美学色彩。将朱敦儒生命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与三重审美境界联系起来,使诗美与人的审美化生存相互关联。
刘天禾
关键词:朱敦儒《樵歌》美学
“中和”:中国电影美学境界被引量:4
2023年
“中”与“和”是中国艺术数千年来的审美追求,也是很多电影艺术家毕生寻觅的彼岸之境。在现当代电影文献中,“中和”美学在电影叙事、视听语言、表导演理论、电影批评等方面均有丰富论述,其观念早已深刻融会在中国电影的众多经典文本之中。“中”与“和”有各自的理论溯源、美学内涵,也有着相似和互通的学理联系。“中和”作为华夏礼乐文化的核心审美范畴,与中国电影实践相伴百年,是构建中国本土电影美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李镇
关键词:中国电影美学礼乐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及其美学境界
2023年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分支。把握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特点及其美学情趣,不仅能进一步探索作品的内涵,更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主要对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及其美学境界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张亚丽
关键词:演唱美学境界
论中国电影的“禅意”旨趣与美学境界被引量:4
2023年
“禅”语境下自然物象的呈现方式与传统的“电影赋比兴”手法有很大区别,其联想与譬喻的成分大幅度地减少;中国电影中那些有违常理的“叙事变奏”往往与禅宗“反常合道”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这成为影像媒介建构禅意旨趣的重要手段。“静默”作为一种感性化的视觉体验,其所代表的恰是中国电影与“禅”在审美追求上的一致性。无论是中国电影对“无我之境”的自觉追求还是时空幻化所展现出的“圆融”观念,均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以“禅”为内蕴的美学境界
王海洲吕培铭
关键词:禅宗美学中国电影中国文化传统
文化重塑、现代转型、美学境界:总台春晚的坚守、创新与发展被引量:2
2023年
总台春晚在节目创作中以传统文化为本源,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节目创作与现代科技相融通,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文主要从春晚节目的主体性构建、中华美学精神的呈现维度、节目的创作导向与创新路径等角度探寻春晚创作中的转型、创新和发展。
朱旭辉仲呈祥
关键词:文化重塑美学境界
“壮美”与“崇高”——兼评张立奎“长城主题”系列作品的美学境界
2023年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标识,“长城精神”体现和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中华民族保卫疆土、爱好和平的不懈追求。张立奎是新时代“长安画派”“黄土画派”艺术精神的优秀传承者和代表人物,其“长城主题”系列作品具有巨大艺术价值和审美感染力。本文从张立奎本人的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壮美崇高的美学价值,以及“长安画派”“黄土画派”作品特点和时代价值等方面,分析“长城主题”系列作品的美学境界和现实意义,强调了主题性美术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摇旗呐喊的时代使命。
庞世伟
关键词:美学品格长安画派黄土画派
探析仿宋点茶茶艺的美学境界
2022年
点茶文化起源于唐朝,在宋代达到了顶峰时期,仿宋点茶文化是模仿宋代点茶技术的现代茶艺,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的浮躁渴望被散去,于是茶文化再度兴起,仿宋点茶文化也应运而生。本文从仿宋点茶的由来进行引入,介绍了仿宋点茶茶艺,又从仿宋点茶文化的外观造型之美和意境之美论述仿宋点茶茶艺的美学境界,并谈谈个人之见解。
倪秉霞(文/图)
关键词:美学境界

相关作者

侯丹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禅宗 诗歌 美学境界 讲学活动 讲学
杨培明
作品数:72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研究主题:美育 美学范式 课程 校本教研 育人方式
尹小玲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战国策派 民族文学 美学境界 林同济 文艺观
莫恒全
作品数:38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应用写作 公文 公文写作
康震
作品数:48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唐诗 唐代 诗歌 唐玄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