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94篇“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与模式构建研讨
2024年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讨了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和模式,强调了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实时互动支持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提出了课程集成模式、在线咨询和辅导模式等创新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些模式为高职院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帕合尔丁·依明申细花
关键词:教育资源实时互动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3年
近年来,自媒体在互联网内迅速普及,为大众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基于自媒体所创设的虚拟空间,越来越多的大众利用自媒体抒发情感、表现自我、传递多样化的信息等。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对自媒体的青睐度更高。但结合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自媒体平台中的不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科学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对自媒体有正确的认知,健康上网。
张东霞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路径研究
2023年
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有着开放性、便捷性的特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媒介与平台,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随着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频频出现,社会各界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更好开展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关注的热点话题。探究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解决教育中的困难以及探索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路径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地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以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曲建利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后疫情时代武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随着2022年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新冠疫情逐步成为过去时,人类正式进入“后疫情时代”。疫情虽已消散,但大学生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不完善、不稳定阶段...
居思霁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与模式构建
2023年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其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为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提出更多挑战。在网络环境下也产生更多新的心理方面问题,因此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构建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此本文对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与模式构建进行探讨,旨在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几点有价值的参考。
平雪花
关键词:高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康复平台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基于康复平台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双相障碍(BD)缓解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1年7—8月在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中心就诊的91例BD缓解期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社区电话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微信订阅号形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包括BD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送(2次/周)和疾病自我管理(每日记录情绪、睡眠、服药、运动情况及感恩日记),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干预过程中,试验组1例患者因精神疾病加重入院而终止试验,最终共9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别于基线、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A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YMRS)、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得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后MARS、HAMD、YMRS、PDD评分差异,分析基于康复平台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BD缓解期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MA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47±1.75)分比(7.47±1.85)分],且显著高于基线[(7.36±2.13)分]及干预3个月后[(8.04±1.68)分](均P<0.05)。试验组YMRS、PDD评分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均显著低于基线[YMRS,2.0(1.0,4.0)分、2.0(0,3.0)分比3.0(1.0,5.5)分;PDD,(31.18±4.65)分、(30.13±4.76)分比(32.51±4.51)分](均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YMRS、PD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社区管理基础上联合基于康复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BD缓解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改善其躁狂症状,降低病耻感。
张歆钰西英俊马辛姚怡明邵啸潘伟刚廉思源田璐任艳萍罗炯
关键词:双相障碍健康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方法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被引量:3
2023年
互联网的发展虽然丰富了人们生活,但是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人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导致思维认知等出现偏差。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成长阶段,价值观并不成熟,因此,高校需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时代特征,教育工作者需保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打造线上教育平台,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从而提升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同感,切实保障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江建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2年
大学生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不完善、不稳定阶段。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网络中的负面信息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甚至导致大学生产生严重心理问题,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了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韩晓燕杨璐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特征、问题与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互联网时代高职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开放性、即时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基本特征。学校重视不足、网站建设滞后和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为此,高职院校应采取提升思想站位、构建教育体系,加强网站建设、丰富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方法、完善教育形式等措施,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赵培钰
关键词: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研究
2022年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有待提升,如何开展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视角出发,探索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李青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馆网络舆情

相关作者

陈家麟
作品数:138被引量:981H指数:17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 网络 大学生
张艳
作品数:28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体育锻炼 消费心理 青少年 老年人群体
胡凯
作品数:146被引量:1,199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 马克思主义 医学生
张远芝
作品数:24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大学生 医学专科生 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生 高职高专
丁远
作品数:33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