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5篇“ 绿豆皮“的相关文章
酶法改性对绿豆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及其降血糖活性的影响
2025年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绿豆,提升其营养价值,以绿豆为材料,比较两种处理方式(单一酶和复合酶法)对绿豆膳食纤维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和体外降血糖活性的影响。复合酶改性组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高于单一酶处理组,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添加量(C120+X120组)均为120 U/g时,SDF含量高达7.56%。酶解改性后,绿豆膳食纤维呈现粗糙、多孔、多褶皱状。相比单一酶改性,复合酶解改性后,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等理化特性提高1~2倍,吸附葡萄糖能力和α-淀粉酶抑制率也高于单一酶改性组,其中α-淀粉酶抑制率超过60%。C120+X120组的理化性质和体外降血糖活性最佳。相比单一酶改性组,复合酶改性处理绿豆膳食纤维是一种获得SDF的较好处理方式。
逄金鑫张怡仝潇洋邬松恒傅娟乔勇进沈传世
关键词:绿豆皮理化性质降血糖活性
发芽对绿豆提取物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揭示发芽前后绿豆提取物(Mung bean coat extract,MBCE)营养物质和体外抗氧化、抗炎活性的变化,以期拓展其应用范围。取未发芽绿豆和发芽4 d绿豆制备MBCE并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通过测定对DPPH自由基、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MBCE抗氧化活性,通过建立体外胰蛋白酶抑制模型评价MBCE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发芽后MBCE总缩合单宁和总糖减少,还原糖、总蛋白质和总黄酮增多,总酚变化不大;发芽前后MBCE均具有抗氧化和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其活性可能与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且发芽前MBCE胰蛋白酶抑制活性优于未发芽MBCE。以上研究表明,发芽前后的绿豆均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活性,极具高值化利用潜能。
张鹏庞晨夏珍珍郑丹张仙华登科廖先清陶明芳
关键词:绿豆皮黄酮类化合物胰蛋白酶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
基于黑曲霉固态发酵的绿豆降解及理化特性提升机理被引量:2
2024年
实验研究了黑曲霉固态发酵对绿豆特性的影响,并对降解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黑曲霉固态发酵能有效提升绿豆制粉特性和理化特性,所得绿豆粉体积平均径减小8.53倍,比表面积增大32.46倍。阳离子交换能力、胆酸钠吸附能力及葡萄糖吸附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依次提升1.11、1.18倍和1.17倍。黑曲霉对绿豆的降解,先降解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再降解纤维素。主要通过破坏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化学键,降解长链结构为短链结构,破坏结晶区结构,降低相对结晶度,进而破坏绿豆结构,使其变得疏松多孔,让绿豆易被粉碎为粒径更小、比表面积更大的粉体,具有更好的物质交换效率,提升绿豆的理化特性。
赵一帆罗磊马潇刘浩宇
关键词:固态发酵黑曲霉绿豆皮制粉特性理化特性
绿豆膳食纤维结合多酚通过激活DAF-16、HSF-1、SEK-4改善秀丽隐杆线虫健康寿命
绿豆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前期研究表明,绿豆膳食纤维结合多酚(pMBDF-B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通过分析体长体宽、身体弯曲、脂褐素水平及自然寿命等基础指标,ROS水平、抗氧化酶活力...
陈心怡余强
关键词:秀丽隐杆线虫
绿豆膳食纤维中结合多酚的纯化制备、抗氧化活性及α-淀粉酶抑制机理的研究
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复杂次生代谢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功能活性。结合多酚(BP)与膳食纤维、蛋白质等基质紧密连接,因分离制备困难而很大程度被忽视。研究表明,结合多酚可能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消化酶抑制...
孙楠
关键词:抗氧化性
一种具有祛痘功效的绿豆发酵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原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祛痘功效的绿豆发酵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含配制发酵培养基、发酵、溶胞、固液分离四个工艺步骤,所述发酵培养基包含绿豆10~100g/kg、大豆或大豆蛋白1~5g...
梁嘉亮肖巧学黄卓琼鄢淑琴俞浩东
黑曲霉降解绿豆工艺优化及效果
2023年
为提高绿豆粉碎率,使用黑曲霉降解绿豆,并评价其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在接种量4 mL、温度36℃、时间7 d、料液比1:3的条件下,绿豆粉碎率可由原来的26%左右提高至80.12%;制得的绿豆粉,中值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蛋白质与总膳食纤维含量分别提升了30.37%与10.45%;胆酸钠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及葡萄糖吸附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依次为1.66 mg/g、8.34 mL/g及10.54 mmol/g。该结果说明黑曲霉降解后的绿豆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与更好的功能特性。
赵一帆罗磊马潇
关键词:微生物降解黑曲霉绿豆皮响应面功能特性
蒸制-烘烤处理对绿豆粉碎性能的研究
2023年
采用蒸制-烘烤联用的方式对绿豆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绿豆粉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休止角和滑角、堆积密度、振实密度、颜色等粉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豆处理的最佳工艺为蒸制时间12 min、烘烤温度160℃、烘烤时间25 min。蒸制-烘烤处理使绿豆粉平均粒径从(251.3±1.47)μm降低到(148.03±3.54)μm;比表面积从(17.46±1.18)m^(2)/kg升高到(46.33±0.88)m^(2)/kg;粒径分布跨度值从1.38±0.02升高到1.86±0.03;休止角和滑角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振实密度和堆积密度显著增大(P<0.05);绿豆粉亮度降低,L^(*)、a^(*)、b^(*)值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表明蒸制-烘烤联合处理可以降低绿豆粉粒径,改善绿豆粉体性质,对绿豆粉碎性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杨浩昆罗磊夏迎利
关键词:绿豆皮
酶解-挤出复合法改性绿豆膳食纤维及其结构表征与理化性能被引量:3
2023年
利用酶解-挤出复合法对绿豆膳食纤维进行改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改性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改性前后的绿豆膳食纤维结构进行表征对比分析,以持油力、膨胀力、吸附胆固醇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等理化性能作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当纤维素酶添加量120 U/g、酶解时间4 h、水质量分数70%、挤出温度140℃时,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2.74±0.29)%。改性处理后绿豆膳食纤维的表面结构疏松、粗糙,出现多孔性、多层褶皱特征,相对结晶度明显下降,各纤维素组分重新分布,而且有一部分不溶性膳食纤维成功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绿豆膳食纤维经过酶解-挤出复合改性处理后,其持油力、膨胀力、吸附胆固醇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等理化性能均显著增加。
刘鸿铖樊红秀樊红秀张闪闪赵鑫王大为
关键词:改性绿豆皮膳食纤维理化性能
预处理对绿豆粉碎效果和性质的影响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
绿豆(Mung bean skin)是绿豆的种,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具有吸附胆固醇、胆酸钠,降脂降糖等功效。但是,绿豆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占比高、纤维结构联结紧密,导致其较难粉碎...
杨浩昆
关键词:绿豆皮预处理面包

相关作者

罗磊
作品数:237被引量:1,172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金银花 绿豆皮 牡丹花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
王大为
作品数:402被引量:1,683H指数:23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废汽 玉米 食用安全 添加剂 食用菌
朱文学
作品数:508被引量:2,708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牡丹花 冷冻干燥 金银花 玉米 地黄
马丽苹
作品数:113被引量:523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银条 绿豆皮 抗氧化活性 直流电流 黄酮
刘婷婷
作品数:329被引量:872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废汽 玉米 食用安全 添加剂 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