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1篇“ 绿茶品质“的相关文章
炒烘结合工艺对烘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2025年
以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栽培茶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实验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探究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滚炒环节的温度、投叶量及茶叶水分含量对烘青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滚炒环节工艺参数,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综合32项指标提取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0.06%,以构建评价函数作为评判指标,结合主效应分析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滚炒环节温度(150±5)℃、投叶量2 kg、炒制后水分质量分数25%;烘青绿茶经滚炒后,感官评价结果发现其外形、香气、滋味、叶底得分较未经滚炒处理的样品均有所提高,涩味降低;茶叶条索匀整度、紧细度更好。研究显示,对于烘青绿茶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增加滚炒工艺环节对提升烘青绿茶品质具有较好效果。
张荣祥杜亚如张德董智杰倪德江郑时兵余志
关键词:烘青绿茶主成分分析
初干与理条程度对红安老君眉绿茶品质的影响
2025年
红安老君眉是湖北特色优质绿茶,初干与理条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工序。文章研究了不同初干程度(初干叶含水量20%、25%、30%、35%、50%)、理条程度(理条叶含水量10%、15%、20%、25%)对老君眉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干程度增加,干茶条索紧结度下降,色泽品质先上升后下降,滋味鲜爽度提升,闷味消失;茶叶中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先上升后下降,酯型儿茶素含量下降。随着理条程度增加,干茶条索更加紧直,但色泽变暗;茶叶中叶绿素和脱植基叶绿素总量与脱镁叶绿素和脱镁叶绿酸总量的比值[(Chl+Cd)/(Po+Py)]显著下降,脱镁叶绿素、脱镁叶绿酸、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结合感官品质和主要内含物质分析结果,老君眉茶适宜的初干含水量为30%~35%,理条含水量为15%~20%。
赵潇懿武世化刘定奇刘小海倪德江余志陈玉琼朱珺语石林曌
不同施肥处理对黄金茶鲜叶挥发性成分及其制成绿茶品质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金茶1号鲜叶挥发性成分及所制绿茶的感官特征的影响,优化施肥方案,本研究以5%通用有机肥、10%专用有机肥、松尔肥、松达生物有机肥以及40%复合肥组成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GC×GC–QTOF–MS)检测不同施肥处理下黄金茶1号鲜叶的挥发性组分,并对鲜叶制作的绿茶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黄金茶鲜叶中共检测出16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以醇类(20.99%~37.20%)、醛类(29.67%~39.81%)和碳氢类(15.69%~25.04%)为主;施肥种类与施肥量影响挥发性成分的积累,与5%通用有机肥相比,10%专用有机肥有利于鲜叶挥发性成分的积累;在10%专用有机肥处理中,6000 kg/hm^(2)的施肥量相比3000 kg/hm^(2)的施肥量有利于碳氢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的积累;施肥处理对鲜叶所制绿茶的生化成分有影响,其中酚氨比降低有利于黄金茶醇厚鲜爽品质的形成;施肥种类和施肥量会影响鲜叶的挥发性成分积累以及成品茶的风味,以6000 kg/hm^(2)的10%专用有机肥搭配600 kg/hm^(2)的40%复合肥效果最优。
鲍肃都安勤陈宏宇刘洋陈国和黄纯勇胡凯玥陈金华刘仲华刘仲华黄建安
关键词:施肥挥发性成分绿茶品质
一种绿茶品质等级筛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绿茶品质等级筛分装置,包括:顶板和筛分仓,所述顶板的内部活动嵌设有多个转动杆,所述筛分仓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筛分仓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其中一侧...
傅川
不同煮泡条件对仙湖绿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以仙湖绿茶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原料标准、茶水比、煮泡时间等条件对仙湖绿茶主要化学品质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制定仙湖绿茶审评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科学煮泡仙湖绿茶提供实践性指导。结果表明,以对夹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仙湖绿茶品质较好,煮泡后可溶性糖、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简单儿茶素含量较高;随着茶水比的增加,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组分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着煮泡时间的增加,可溶性糖、咖啡碱等成分浸出量呈增加趋势。结合感官评价得出,以对夹叶为原料加工而得的仙湖绿茶的最佳煮泡条件为茶水比1∶50(W∶V,g/mL),煮泡时间1 min,该煮泡条件下汤色滋味香气协调性较佳,可充分展示仙湖绿茶的风味品质
邱丽琼梁冬霞钟燕珊周巧仪
关键词:茶水比
鲜叶摊放失水程度对夏季绿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明夏季茶鲜叶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对绿茶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夏季绿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北五峰群体种1芽2叶、1芽3叶为原料(夏暑茶鲜叶),进行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处理(摊放失水10%、15%、20%、25%)后加工成干茶样,测定其生化成分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感官品质中,摊放失水15%的茶样香气得分最高,为81.25分;摊放失水20%的茶样滋味得分最高,为77.83分;感官品质总分以摊放失水15%的茶样得分最高(78.61分),显著(P<0.05)高于摊放失水25%茶样。理化成分中,摊放失水10%和失水15%的茶样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2.29 g/kg和21.83 g/kg,显著高于摊放失水20%和25%茶样;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77.29 g/kg和177.25 g/kg,显著低于摊放失水20%和25%茶样;摊放失水15%的茶样氨基酸含量最高,达32.59 g/kg,显著高于摊放失水25%茶样;摊放失水15%的酚氨比最低,仅5.44,显著低于摊放失水25%茶样。【结论】夏季茶树鲜叶摊放失水15%后加工制成绿茶的酚氨比最低、感官品质最好、滋味浓强、基本无苦涩味、清香带栗香。
唐海燕曾维超
关键词:感官审评
不同产地‘白叶1号’绿茶品质特征解析与溯源模型构建
茶是世界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健康饮品,是具备独特产地特征的地方特产。茶叶品质与其产地环境密切相关,相同品种的茶树在不同产地所生产的茶叶的生化成分、无机元素、稳定同位素组成均会在各自产地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产生一定差异。‘白叶1...
童曼妮
关键词:安吉白茶化学计量学
不同贮藏时间对凤冈绿茶品质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凤冈绿茶的贮藏技术提升提供依据,探究真空包装贮藏时间对凤冈绿茶品质成分的影响。以凤冈县市售的绿茶为试验材料,对凤冈绿茶进行真空包装并自然贮藏,分别于贮藏时间0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9个月时对茶样的品质成分相关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凤冈绿茶在真空包装贮藏0至9个月的处理中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和儿茶素组分总量均逐渐降低,相较于贮藏0个月,贮藏9个月后的凤冈绿茶水浸出物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和儿茶素总量分别降低1.66%、11.02%、0.75%、3.31%;贮藏过程中酚氨比和儿茶素品质指数逐渐升高,相较于贮藏0个月,贮藏9个月后凤冈绿茶的酚氨比和儿茶素品质指数分别增加11.52%和16.38%,咖啡碱含量在贮藏过程中总体变化不大,对茶品质的影响较小。在贮藏过程中凤冈绿茶品质呈现下降趋势,长时间贮藏凤冈绿茶品质下降明显。
陈其波
关键词:绿茶贮藏
基于风味组学的大关绿茶品质分析及风味轮构建
王江川
一种绿茶品质等级筛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茶品质等级筛分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分箱,且筛分箱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底部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且两个活动槽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复位弹簧,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复位弹簧...
李友林李友连

相关作者

倪德江
作品数:342被引量:1,524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茶树 茶叶 绿茶 青砖茶 萎凋
余志
作品数:187被引量:49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红茶 茶叶 萎凋 做形 青砖茶
陈玉琼
作品数:230被引量:1,270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青砖茶 绿茶 茶叶 做形 萎凋
叶飞
作品数:237被引量:593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坯 茶叶 砖茶 青砖茶 绿茶
陈常颂
作品数:306被引量:1,368H指数:22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乌龙茶 茶树品种 新品系 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