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篇“ 绿茶品种“的相关文章
- 一种绿茶品种可视化判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品种绿茶的可视化识别方法,纳米金拟过氧化物酶(GSH‑AuNPs)分解H<Sub>2</Sub>O<Sub>2</Sub>产生羟基自由基(·OH)从而氧化TMB,生成蓝色氧化产物(oxTMB)。绿茶中...
- 付海燕王思语龙婉君佘远斌张慧如陈亨业兰薇
- 传统绿茶品种改制白茶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为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并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一些绿茶产区尝试采用传统绿茶品种试制其他茶类。研究分别以银猴、茂绿品种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加工白茶,并对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研究茶树品种与采摘嫩度对白茶品质的影响。综合生化成分分析及感官审评结果,银猴和茂绿均可制得优良白茶,且以一芽二叶所制白茶品质最佳。
- 王燕飞鲍夏鸿魏然华慧荟吕岷泽夏益民张雨曦雷永宏苏祝成
- 关键词:白茶感官审评生化成分
- 基于荧光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蒙山绿茶品种分类及掺假的研究
-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最古老的饮料,也是古代中国生活必需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兴于唐,盛于宋,茶、咖啡和可可是世界三大软饮料。近年来,我国不管是茶叶生产量还是茶叶出口额都有大幅增长。蒙山茶曾入选中国十大名茶,也曾作为贡茶...
- 邹兵
- 关键词:掺假检测
- 乌龙茶和绿茶品种茶鲜叶儿茶素类和嘌呤碱HPLC指纹图谱特征比较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揭示适制乌龙茶和绿茶品种鲜叶的基本生化特性,对集中种植的10个乌龙茶品种和10个绿茶品种春季和秋季鲜叶(一芽二、三叶)进行儿茶素类和嘌呤碱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构建,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进行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与绿茶品种鲜叶样存在良好的类群区分。乌龙茶品种鲜叶样的儿茶素类和嘌呤碱指纹图谱的模式分布较为离散,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乌龙茶品种相较绿茶品种鲜叶样拥有更丰富的儿茶素类和嘌呤碱组分。咖啡碱(CAF)、可可碱(TB)、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1种未知化合物为鉴别乌龙茶品种与绿茶品种鲜叶样的主要差异标志物,而7种未知化合物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则可视为鉴别乌龙茶品种春季鲜叶样与秋季鲜叶样的重要差异标志物。该研究结果可为适制乌龙茶和绿茶品种的选育与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 陈林项丽慧王丽丽王丽丽陈键宋振硕余文权
- 关键词:儿茶素嘌呤碱茶树品种指纹图谱
- 基于氨基酸指纹图谱的扁形绿茶品种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230份扁形茶叶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龙井群体、龙井43和乌牛早茶叶的判别得到2个函数,其中有6个变量,对训练集的判别正确率是64.3%,交叉验证的判别正确率是63.5%,仅能初步区分龙井43与乌牛早。
- 赵明明金钰周有祥
- 关键词:扁形茶游离氨基酸主成分分析
- 适宜山东茶区栽培的绿茶品种筛选与综合评价被引量:8
- 2017年
- 对在山东地区表现较好的27个适制绿茶品种,进行耐寒性、丰产性、繁育特性、抗虫害特性、加工适制性5个方面的对比试验,利用直接排序法和平均隶属度法,筛选出适宜山东茶区栽培的良种8个,分别为:碧香早、毛头种、中茶108、农抗早、白毫早、罗汉1号、罗汉3号(暂定名)、玉绿。
- 孙阳阳周波张虹张继亮张攀陈梅楠王建新孙海伟
- 关键词:绿茶山东茶区综合评价
- 乌龙茶和绿茶品种茶鲜叶儿茶素类和嘌呤碱指纹特征比较
- 为揭示适制乌龙茶和绿茶品种鲜叶的基本生化特性,本文对集中种植的10个乌龙茶品种和10个绿茶品种春季和秋季鲜叶(一芽二、三叶)进行了儿茶素类和嘌呤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构建,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陈林项丽慧王丽丽陈键宋振硕尤志明
- 关键词:乌龙茶鲜叶原料儿茶素嘌呤碱
- 10个无性系绿茶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对中茶111等10个无性系绿茶品种的茶苗成活率、茶树高树幅、新梢物侯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制茶品质、耐寒性等性状进行分析,为良种鉴定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茶111、鄂茶8号、安庆8902、花秋1号4个参试绿茶品种适宜湖北及相似茶区发展种植。其中,中茶111为早生、高产、优质、耐寒性强的品种,鄂茶8号为早生、高产、优质、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安庆8902和花秋1号为中生、高产、优质、耐寒性强的品种。五峰602、栗早香2个参试绿茶品种不适宜湖北及相似茶区发展种植。
- 金孝芳曹丹马林龙龚自明贾尚智
- 关键词:绿茶品种无性系适应性
- 几个适制扁形绿茶品种
- 2014年
- 1.龙井43
该品种为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种中采用系统育种法育成。1987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为国家品种,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杨树英
- 关键词:绿茶品种龙井43审(认)定无性系灌木型
- 乌牛早绿茶品种培育方法
- 一种乌牛早绿茶品种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种、修剪、育苗床土质选择、苗床土壤保温、保湿、营养成分保持、扦插、加入生根剂、保水剂、种植。本发明培育的乌牛早绿茶品种优良,茸毛多,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产量...
- 赵胜林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贾尚智

- 作品数:49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茶树品种 选育 绿茶 茶树新品种
- 杨阳

- 作品数:145被引量:64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茶树品种 茶树新品种 绿茶 亲缘关系
- 闵彩云

- 作品数:42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茶树品种 选育 茶树新品种 鲜叶产量
- 杨亚军

- 作品数:501被引量:2,447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研究主题:茶树 注射液 丁香酚 艰难梭菌 氟苯尼考
- 刘源

- 作品数:20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话梅 干型 荔枝干 茶叶 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