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67篇“ 继承性“的相关文章
一种继承性大变形电阻应变片测试结构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继承性大变形电阻应变片测试结构及测试方法,在测试区L两端设两个固结区,将多个电阻应变片Y<SUB>i</SUB>两端固结在测试对象上;在测试区L范围内,每个电阻应变片Y<SUB>i</SUB>的长度为L<S...
叶晓明陈柏林郭琪傅翔
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变革:从继承性学习到生成式学习
2025年
沿着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的路径,探讨了人工智能影响下人的学习的转型。基于“个体—知识—社会”的三维视角,分析了过去几百年教育的底层逻辑及其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教育需要从过去支持学生的继承性学习转型到继承性学习和生成式学习相结合的双阶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的需求。
张晓军
关键词:人工智能继承性学习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继承性陆缘背景古潜山成因及类型
2025年
白云凹陷潜山是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向深水深层进军的现实领域之一,目前对潜山成因及分类的研究相对薄弱,制约潜山带油气勘探潜力的评价.利用大面积三维地震资料,考虑继承性陆缘背景的构造相互作用关系,开展白云凹陷潜山构造解析.识别出了基底内幕的中生代先存构造,新生代拆离断裂体系和多期次岩浆活动,以及走滑断裂体系.明确白云凹陷潜山的形成是中生代挤压构造,新生代伸展拆离和岩浆底侵耦合及晚期断裂改造的结果.基于上述主控因素提出白云凹陷潜山分类方案,该地区潜山划分为中生代构造主控的地貌残丘型,新生代早期构造主控的伸展块断型以及后期改造型共3大类6小类.其中白云主洼北部的冲断残丘型和白云主洼东部的翘倾断块型以及白云西南部断垒型和走滑块断型潜山具有良好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发育条件,是寻找潜山圈闭的有利区.
刘军彭光荣张丽丽李洪博汪旭东吴哲官伟梁超黄雷
关键词:南海北部白云凹陷岩浆作用
秦南‒石臼坨凸起中生代伸展断层继承性及其对潜山形成的控制作用
2025年
为探明秦南‒石臼坨凸起区域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并为渤海海域潜山油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通过对研究区最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深入构造解析和对典型地震剖面进行平衡恢复,揭示研究区伸展断层的继承性活动及其对潜山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印支期近SN向挤压形成NWW-近EW向的逆冲推覆断层,这些断层在燕山早期持续活动,并在燕山中期发生负反转。近SN向的伸展导致太古宇基底的裂离,以及石南凹陷、秦南凹陷和427凹陷的初始形成。以石东断裂为界,可以将研究区分为东西两侧,在印支期,西侧表现为叠瓦式逆冲,东侧则为对冲构造样式。在燕山中期,伸展断层的继承性活动导致西侧表现为向南的单向拆离,而东侧则是以428构造为界的反向拆离。
杨宇赵淑娟朱文森王晨杰张江涛戴黎明戴黎明占华旺李金月李三忠
关键词:伸展拆离渤海海域中生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被引量:1
2024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丰富思想成果,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华,是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最新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提供了动力基础,新时代党领导的文化实践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九个坚持”集中体现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认识,“七个着力”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任务目标和着力点。
刘焕明贾蓉
关键词:继承性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
2024年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集中体现,是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进行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互动。
刘晓云孙佳怡褚明昕
关键词:继承性
浅析粉彩山水画在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继承性与创新
2024年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在日益提升。人们对艺术的热情空前高涨,这对促进粉彩山水瓷的传播与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促进了粉彩山水瓷的生产与创新,另一方面其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也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将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各个行业的竞争都十分的激烈,许多陶瓷艺术家为了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断地寻找突破传统画法的新途径,这也是每一位工匠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又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
熊文波
关键词:继承性
人物造型设计中“文化传承”与“融合发展”的继承性创新训练——鲁迅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专业“人物造型设计”课程实践
2024年
人物造型设计中“文化传承”与“融合发展”的结合是在艺术手段上的拓展和扬弃,要顺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就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性地创新。鲁迅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专业的“人物造型设计”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系统梳理了现阶段“人物造型设计”中的难点,总结了一些教学规律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人物造型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金媛媛
关键词:人物造型设计继承性
函普故事与女真传说的继承性
2024年
宋金元文献中关于女真始祖函普的记述是中国古代民族史常见的书写方式,即代表文明制度在部族中产生及应用,最终归功于某一位首领身上。中国古代民族传说中的“服众”情节强调了部落间政治思想的统一,从而为日后的壮大奠定基础,这种模式在匈奴、柔然、鲜卑、羯、氐和羌等民族身上都有体现。针对肃慎—女真—满洲这一民族源流,其神话传说间的继承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山海经》中的肃慎国虫兽神话在后世没有得到新的发展,而清代“三仙女”神话则又倒回了早期神学中的天命论。特别是近现代产生的满族“说部”故事中出现了大量金代女真人物,其是否源自宋金时代的女真传说仍值得商榷。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始祖人物故事体现了中华儿女爱好团结和平、致力于社会发展的共同期望,始祖人物以其开拓精神凝聚了后世子孙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郭恺
关键词:女真传说
轨道车辆外观的继承性设计表达研究
2024年
为探究我国现有轨道车辆外观的继承性设计表达方式,分析其对轨道车辆产品形象的塑造作用。文章将中国具有代表的高铁列车及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作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基因的角度,对轨道车辆外观设计要素进行显和隐要素的划分,通过显要素分析轨道车辆外观设计迭代中的演变规律,通过隐要素分析继承性设计所塑造出的产品形象及文化内涵。对比发现,高铁列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继承性设计主要围绕造型和涂装两方面展开。结合时代特点、产品定位和文化特色,轨道车辆外观的继承性设计塑造出了统一而又富有变化的产品形象特征,形成了谱系化的产品家族。
季曦冉黄硕姚健
关键词:轨道车辆

相关作者

杨林
作品数:288被引量:1,07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柴油机 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 高压共轨 电控柴油机
李一良
作品数:27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榴辉岩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磷灰石 地球化学
郑永飞
作品数:474被引量:6,774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氧同位素 榴辉岩 锆石 地球化学 超高压变质
魏武
作品数:30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差速器 多自由度 定心 驻车制动器 电机实验
羌嘉曦
作品数:49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电动汽车 移动体 无级变速 电池 发动机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