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95篇“ 给药方式“的相关文章
- 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
- 2025年
- 分析为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102例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多次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与研究组(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尿酮体恢复、血酮体恢复、血糖达标、胰岛素人均用量、pH值恢复、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并且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推广。
- 赵虎
- 关键词: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艾司氯胺酮不同给药方式对尿道下裂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不同给药方式用于超声下骶麻(SA)对尿道下裂成形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7月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E-S组(SA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E-V组(静推艾司氯胺酮0.5 mg/kg)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液量;比较3组患儿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PAED评分、FLACC评分、术中丙泊酚使用量;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父母满意度。结果 在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方面,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躁动PAED评分及FLACC评分和术中丙泊酚用量、父母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E-S组和E-V组PAED评分、FLACC评分、术中丙泊酚使用量均明显降低,父母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其中E-S组PAED评分、FLACC评分明显低于E-V组(P<0.05),E-S组和E-V组术中丙泊酚使用量、父母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0.5 mg/kg艾司氯胺酮通过静脉注射或骶管给药均能减少小儿苏醒期躁动现象,提升父母满意度。特别是骶管给药,延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的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可加速儿童术后身心恢复。
- 李海锟高国君毛栋栋程杰陈冬冬
- 关键词:给药方式骶麻尿道下裂成形术
-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滴注组(3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及吸入组(3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结果 吸入组咳嗽、发热、喘息、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分别为(4.78±1.12)、(1.86±0.42)、(3.27±1.22)、(5.63±1.38)d,短于滴注组的(6.16±1.07)、(3.51±0.32)、(5.56±1.57)、(7.75±1.18)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吸入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滴注组的78.1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采取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 周涛徐玉彦
- 关键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盐酸氨溴索给药方式雾化吸入
- 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罗哌卡因两种给药方式对GDM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及血糖影响
- 2025年
-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罗哌卡因两种镇痛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及血糖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确诊的GDM产妇144例,根据硬膜外镇痛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罗哌卡因持续背景输注(CEI)镇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罗哌卡因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镇痛。记录两组围术期临床资料、生命体征[麻醉前(T0)、切皮时(T1)、胎儿出生时(T2)、胎盘娩出5min(T3)、胎盘娩出60min(T4)、胎盘娩出5h(T5)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围术期产妇各时点血糖、新生儿血糖及出生Apgar评分、围术期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围术期缩宫素使用、术中出血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胰岛素使用量(23.65±10.05IU)和产后自控镇痛按压次数(2.77±0.41次)均少于对照组(27.89±10.32IU、3.15±0.39次)(均P<0.05)。两组T0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水平、VAS、新生儿血糖及出生1min、5minApgar评分均未见差异(P>0.05),围术期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水平、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9.7%)与对照组(15.3%)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罗哌卡因CEI和PIEB两种硬膜外镇痛方式均可应用于GDM产妇分娩镇痛,与CEI相比,PIEB在镇痛及血糖管理方面具有更好优势。
- 马骥李娟黄岩
- 关键词: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血糖
- hUC-MSCs-Exos不同给药方式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 2025年
- 目的比较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C-MSCs-Exos)经不同给药方式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及脑组织损伤修复的效果,探索更方便、更高效的给药途径。方法健康1周龄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外泌体1组(n=8)、外泌体2组(n=8)。采用Rice-Vannucci法制备HIBD小鼠模型。外泌体1组、外泌体2组小鼠分别于造模成功后24 h内经腹腔注射或经鼻腔滴入含有10μl外泌体的PBS 100μl,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经腹腔注射PBS 100μl。干预后7 d,采用水平网格测试和爬杆实验评估各组小鼠的神经运动功能,在评估完成后第2天处死所有小鼠,断头取脑,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皮质区神经元的存活情况,TUNEL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皮质区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外泌体1组、外泌体2组小鼠水平网格测试中后肢掉落次数明显增多,爬杆实验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模型组、外泌体1组、外泌体2组小鼠水平网格测试中后肢掉落次数及爬杆实验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外泌体1组、外泌体2组小鼠脑组织均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损伤,皮质区尼氏小体计数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外泌体1组、外泌体2组小鼠的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皮质区尼氏小体计数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外泌体1组比较,外泌体2组小鼠的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皮质区尼氏小体计数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hUC-MSCs-Exos可一定程度改善HIBD小鼠的神经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元修复,抑制细胞凋亡;经鼻腔给予hUC-MSCs-Exos在减少HIBD新生小鼠神经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较经腹腔给药明显,且给药方便快�
- 胡筱霞赛依帕陈星星崔维静王三萍罗璇吴世丽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T1DM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糖代谢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究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治疗中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糖代谢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4年4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10例T1DM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n=55)、研究组(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n=55),比较两组糖代谢控制效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研究组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1DM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控糖效果优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林婉鸿何菊兰陈玉玲
- 关键词:1型糖尿病持续皮下输注糖代谢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式对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同给药方式[气管插管(INSURE)技术、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对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收治的72例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36例,均给予PS治疗,A组采用LISA技术给药,B组采用INSURE技术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异常指标发生率、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1d后全身氧代谢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A组二次PS、心动过缓、SpO_(2)降低、72h内机械通气发生率与B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PaO_(2)、PaCO_(2)、pH、氧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d后两组PaO_(2)、PaCO_(2)、氧合指数均显著改善,且A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1d后两组pH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给药相比,通过LISA技术PS给药可提高极低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改善通气,提高氧合指数,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
- 李海燕
- 关键词:气管插管技术肺表面活性物质极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高血压急症中乌拉地尔及尼卡地平疗效及给药方式的比较
- 2025年
- 目的 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高血压急症的降压药物和给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乌拉地尔组和尼卡地平组,采用成组t、Mann-WhitneyU、PearsonX^(2)检验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结果 根据纳人排除标准最终纳人200例aSAH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乌拉地尔组120例,尼卡地平组80例。乌拉地尔组前3d的平均动脉压变异明显小于尼卡地平组(P=0.004)。而入院0.5h内,尼卡地平组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乌拉地尔组(P=0.037)。乌拉地尔组血管挛发生率(P=0.030)及住院时间(P<0.001)显著低于尼卡地平组。此外,对于乌拉地尔的使用,静脉泵人组前3天的平均动脉压变异明显小于静脉滴注组(P<0.001),静脉泵人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静脉滴注组(P=0.002)。结论 乌拉地尔静脉泵入可能是aSAH患者高血压急症较为合适的选择。
- 张冲郇宇赖杰宇
- 关键词:高血压急症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给药方式
- 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比较持续泵注和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这两种用药的麻醉方案应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所发挥的麻醉作用。方法选择2024年1月到2024年8月在朝阳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4例。对照组在麻醉中通过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的方式用药,而观察组则采用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方式给药,对比两组的麻醉优良率、血气指标、麻醉苏醒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T0时,两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对照组更稳定(P<0.05);观察组的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中采用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方式能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更有助于患者的手术开展结束后恢复,安全性更高。
- 刘艳丽
- 关键词:持续泵注单次静脉注射腹腔镜血气指标
- 布地奈德两种局部给药方式对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症状改善及疾病控制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就治的13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喷雾组(n=69例)与雾化吸入组(n=69例),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腺样体分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鼻喷雾组患者治疗后的鼻部症状评分、腺样体分度、生活质量SNOT-5与OSA-18评分均高于雾化吸入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相比于鼻喷雾的给药方式能够更大程度改善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的鼻部症状,促进病情的有效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石琳杨琳红
- 关键词: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
相关作者
- 王振中

- 作品数:1,568被引量:5,914H指数:34
- 供职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中药组合物 桂枝茯苓胶囊 指纹图谱 热毒宁注射液 银杏内酯
- 杨根生

- 作品数:133被引量:264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纳米粒 微针 给药方式 给药 辛酸亚锡
- 杜杰

- 作品数:228被引量:379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巨噬细胞 主动脉瘤 试剂盒 主动脉夹层 小鼠
- 郭钫元

- 作品数:46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纳米粒 给药 给药方式 辛酸亚锡 模型药物
- 肖伟

- 作品数:756被引量:1,216H指数:18
- 供职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中药组合物 药物组合物 银杏内酯 组合物 桂枝茯苓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