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0篇“ 结石复发“的相关文章
自我效能护理在降低泌尿系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率的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自我效能护理在降低泌尿系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泌尿系结石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0例),观察组采用自我效能护理(30例),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和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自我效能,降低结石复发率,值得在今后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应用。
何玲妹蒋蓉蓉朱哲徐倩陈红丹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自我效能结石复发率生活质量
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总体情况、膳食因素等临床特征,为积极预防结石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因胆石病行胆囊切除治疗的2373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复发334例。按性别分类,对复发患者的复发率、复发周期、复发年龄、复发结石类别,以及一般资料、疾病资料、影像学资料和膳食因素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为1.41%,复发周期频数最高集中在术后10年,男、女性复发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8,P<0.001)。首次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和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其术后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23%和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4,P<0.001)。复发者中年龄>60岁在总计及男、女性中均占比最高,92%为汉族居民;10%的复发者有胆囊结石家族史;合并症中以伴高血压者占比最高。复发者中吸烟和饮酒者占比分别为76.7%和10.3%。63.8%的复发者BMI正常、23.2%为超重,且距第1次胆囊手术时体质量相比,60.1%的复发者体质量下降,22.9%体质量增加。不同性别复发者的年龄构成、民族分布、居住地类型、合并症、吸烟、饮酒、BMI分类、体质量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复发结石类型中多发、单发、泥沙样结石的比例为74∶15∶11;结石大小<1 cm、1~2 cm、>2 cm的占比分别为40.5%、48.8%和10.6%;手术方式为开腹和腹腔镜的比例分别为66.1%和33.9%;各类型血脂异常的比例均低于30%。不同性别复发者的初次结石种类、结石类型、结石大小、手术方式及高密度脂蛋白异常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影像学资料分析发现胆道结构异常者仅4例,表现为胆囊管长而弯曲,术后73.1%者伴有胆总管扩张。膳食因
芦建慧李勇利郭瑞芳薛荣泉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复发
结石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2025年
目的系统检索和评价国内外肾结石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护理工作及未来开发更高质量预测模型提供借鉴。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肾结石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提取适用人群、模型构建的方法学、预测因子及模型性能等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相关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涉及13个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05~0.962。模型构建方法以Cox回归为主,预测性能总体表现参差不齐。模型报告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包括年龄、体重指数、尿液pH值、结石位置等。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均较高,主要原因为变量的选择方法过于局限、缺失数据处理不当或未报告、纳入样本量不足、缺乏模型性能评估和外部验证等。结论现有肾结石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质量偏低,仍需从模型构建过程、模型验证和结果报告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于增加多变量预测模型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以提高模型的外部验证能力,并优化其在不同环境中的适用性。
左文文刘苏慧周小鸯王薇
关键词:肾结石复发
探究利胆消石合剂预防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探究利胆消石合剂是否能通过改善肝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介导的法尼醇X受体(FXR)/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信号通路,增强胆汁排泄的动力;上调肝脏组织内合成胆汁酸的关键限速酶细胞色素p450家族7亚家族A成员1(CYP7A1),恢复肝脏正常合成胆汁酸的功能,从而预防胆总管结石复发。方法使用普通级Dunkin Hartley雄性豚鼠共85只。采用胆道插管、注射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细菌培养液的方式制备胆道结石复发动物模型后,将动物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胆宁片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予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蒸馏水灌胃处理,予胆宁片组胆宁片混悬液灌胃,予中药各剂量组相应浓度的中药灌胃。HE染色法染色后对豚鼠肝脏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ELISA法检测豚鼠肝脏组织中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1β(IL-1β)、FXR、CYP7A1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豚鼠肝脏组织中的NF-κB、BSEP、MRP2蛋白的表达情况;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动物模型肝脏组织中胆汁酸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在炎症指标方面,模型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LPS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LPS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LPS含量显著高于胆宁片组。假手术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IL-1β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IL-1β含量显著高于胆宁片组。在NF-κB/FXR、BSEP信号通路方面,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NF-κB p65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FXR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FXR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FXR含量显著高于胆宁片组。中药中剂量组BSEP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BSEP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中药中剂量组B
卞昊宇吕福琪魏骄阳姚玉璞胡蝶羽于雪王惠临张立平
关键词:胆汁排泄
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术后血清GGT、瘦素、血尿酸水平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瘦素、血尿酸水平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6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测定血清GGT、瘦素、血尿酸水平,术后3 d观察结石清除情况;术后随访1年,统计结石复发情况,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GGT、瘦素、血尿酸水平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结果165例患者采用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后,取石成功163例(98.79%),取石未成功2例(1.21%)。术后3 d血清GGT、瘦素、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163例取石成功患者中复发10例(6.13%),未复发153例(93.87%)。与未复发患者相比,复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血脂比例及术后3 d血清GGT、瘦素、血尿酸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血清GGT、瘦素、血尿酸水平均与结石复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而术后血清GGT、瘦素、血尿酸水平与结石复发呈正相关。
李乃树曹登义陈正民姚超马强孙发缔许兆龙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Γ-谷氨酰转移酶瘦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影响腔内碎石术患者术后肾结石复发的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腔内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今后临床预防肾结石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贺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腔内碎石术治疗的16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年随访结果分为未复发组(124例,术后未复发)和复发组(36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2.50%。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危险因素对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未复发组比,复发组患者术前尿蛋白≥14 mg/dL、结石数目多发、术后饮水量<3000 mL/d占比均较高,结石直径较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尿蛋白≥14 mg/dL、结石数目多发、结石直径大、术后饮水量<3000 mL/d均是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尿蛋白、结石数量、结石直径、术后饮水量单独及联合评估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677、0.873、0.618、0.948,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的价值最高(均P<0.05)。结论术前尿蛋白≥14 mg/dL、结石数目多发、结石直径大、术后饮水量<3000 mL/d均是肾结石患者腔内碎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同时上述危险因素指标联合对患者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建议将这些因素纳入术后管理规范,促使医师在术后随访中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复发风险。
胡锟
关键词:肾结石腔内碎石术复发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和决策树模型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风险预测中的效能比较
2025年
目的 探讨随机森林和决策树模型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风险预测中的效能比较。方法 选取98例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的患者,依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胆总管结石是否复发分成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影响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别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决策树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模型对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显示,伴胆道手术史、感染、胆管扩张及乳头旁憩室,且高龄、结石和胆总管直径较长、结石数量≥2枚是术后结石复发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随机森林和决策树模型预测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8(95%CI:0.827~0.974)、0.853(95%CI:0.796~0.916)。经Delong检验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得AUC值较决策树模型高(D=3.452,P=0.012)。结论 随机森林和决策树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决策树模型。
马剑锋黑涛赵正国杨伟龙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复发腹腔镜胆道镜决策树模型
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调查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分析结石复发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桐柏县人民医院诊治的7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记录患者近期预后、随访复发情况,并对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78例患者中复发10例(复发组),复发率为12.82%。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的Child分级、病程、多发结石结石最大径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分级B级、病程≥3个月、多发结石结石最大径≥1.25 cm为导致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依然比较高,Child分级B级、病程≥3个月、多发结石结石最大径≥1.25 cm为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重点关注符合其中一项或多项的患者,以保证手术的效果。
刘中宇杨延丕王荣耀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
护理延伸服务在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中的作用
2024年
在减少泌尿系结石患者所患疾病在护理中的复发几率中使用护理延伸服务模式,然后评价其效果。方法 泌尿系结石病例70例分成研究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并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前者的护理办法采用护理延伸服务,在患者护理中,秉持人性化护理流程,体现整体护理,可以全程给予患者实施专业性较强的护理干预,将健康知识传播给患者,可以将患者复发几率降低,而另一组则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差异。结果 对比自我管理达标率,研究组更高,而复发率更低,护理效果优良率更高,组间数据的对比结果是存在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中使用护理延伸服务的作用积极,有助于复发率降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而且患者护理效果优良率更高。
吉鸣鸣
关键词:护理延伸服务泌尿系结石复发
护理延伸服务在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中的作用分析
2024年
探讨护理延伸对防止尿路结石再发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2023年1月的100例接受泌尿系结石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普通和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和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术后尿路结石病人采取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治疗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柴延新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护理延伸服务复发率

相关作者

李健
作品数:300被引量:1,363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推按运经仪 胆囊结石 防石胶囊 脓毒症 内镜
郭绍举
作品数:214被引量:710H指数:14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推按运经仪 内镜 防石胶囊 梗阻性胆管炎 结石复发
黄明河
作品数:161被引量:418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萎缩性胃炎 防石胶囊 中医药疗法 胆囊结石 溃疡性结肠炎
张竞超
作品数:104被引量:250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推按运经仪 内镜 胆囊结石 梗阻性胆管炎 防石胶囊
田伏洲
作品数:578被引量:2,682H指数:27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 肝胆管结石 再灌注损伤 胆道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