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篇“ 结果公平“的相关文章
从机会公平结果公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演进逻辑
2025年
随着共同富裕远景目标的确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也从“全民医保”转向“公平医保”。鉴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存在争议,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制度调节医疗资源再分配的机制发挥。本文基于公平的定义和公平的内部关系,梳理中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改革路径发现:从机会公平结果公平,既是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也是医保再分配功能的实现路径,契合共同富裕的价值观选择。当前,以形式的机会公平为主导的城乡居民医保统筹降低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相对获得,在城乡居民起点不公平的情况下,不但不能改善反而会加重城乡居民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受到损害,威胁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医保制度的下一步改革方向应当着力于缩小城乡居民的起点不公平,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倾斜力度,助力“人人享有健康”。
储怡菲吴方卫
关键词:共同富裕机会公平结果公平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促进义务教育结果公平?——兼论对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政策补偿
2024年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补偿关乎新时代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班班通”作为代理指标,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发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稳健性检验则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揭示了“班班通”能将学生的认知能力测试成绩提高0.158~0.190个标准分;机制分析进一步发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利于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但扩大了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无条件分位数回归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收窄低—高认知分位点上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
方超
关键词:教育补偿
基于结果公平视角下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医疗保障公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各类别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公平性。方法:使用泰尔指数对某三甲公立医院HIS系统2015-2019年微观数据进行研究。结果:住院患者医保横向公平基本达到,纵向公平仍需逐步改善。结论:渐进式提高医保统筹层次,发挥多元主体医保覆盖责任;发挥分级诊疗制度的作用,提高参保人员的获得感。
那林格黎蔺娴刘奇麟
关键词:住院患者医疗保险泰尔指数
影响硕士统考复试结果公平性因素及改善措施——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2024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复试阶段是体现招生单位招生自主权和人才选拔质量的关键过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统考复试以考核考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其选拔质量直接影响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选拔过程公平公正是保证结果真实有效的重要基础,分析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统考复试结果公平性因素,包括复试专家组的主观因素、初试成绩占比过高、复试内容与初试相似、考核内容过于冷门等,并针对这些因素从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复试专家组成员选拔、监督和巡视制度、成绩占比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统考复试的公平公正及选拔质量。
杨柳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招生
本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与教育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支出的研究
2024年
本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涉及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以人为核心城镇化进程,故值得学术研究深入探讨的议题。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教育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支出对不同儿童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1)基准估计揭示了教育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支出与本地-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间可能存在负相关性的关系,但未有明显证据表明本地儿童的学业表现优于流动儿童,稳健性检验则发现似不相关回归更富估计效率;(2)利用分样本回归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生均财政经费拨款有利于提高流动儿童和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3)利用分位数回归发现本地儿童在各分位点上的学业表现高于流动儿童,但估计结果并不显著,进一步利用MM分解发现本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具有“天花板效应”的鲜明特征。
方超张又文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财政投入家庭教育支出义务教育
中国式财政现代化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研究——基于机会、过程与结果公平视角被引量:4
2024年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协同经济发展与财富积累目标需要以中国式财政现代化为保障。文章测算了2015~2021年城乡居民异质性收入结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行业报酬差距与劳动要素报酬占比等,结果显示中国财富积累的公平性指标普遍改善,但仍存在城乡与区域之间、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之间不均衡发展等问题。文章认为,应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尽可能地保障各要素在财富积累的起点公平;适时施行垄断利润税或超额工资税等手段,缩小行业间工资差距水平,规范财富积累的过程公平;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捐赠文化养成,健全社会保障动态识别体系,以补齐低收入群体财富积累短板,规范财富积累结果公平
杨志安付正淦
关键词:财政政策共同富裕收入分配秩序
低收入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总体趋势与政策建议
2023年
文章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追访数据,采用均值对数偏差指数、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的测量指标,实证刻画了低收入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对于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延续性;(2)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相对公平,但家庭是否陷入“贫困”状态对于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随学年的深入逐步扩大;(3)不同家庭收入水平、性别、户籍、民族学生的义务教育结果表现差异主要是由组内因素所决定的,但组间因素的影响效应同样随学年的深入而扩大。
方超
关键词:低收入家庭泰尔指数
教育结果公平追求的问题研究——基于双因素理论被引量:2
2023年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学生对优质的教育结果公平愈发重视。中国学术界主要从教育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出发,探究如何实现教育结果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与工作世界密切相关,单纯依靠教育领域的发展来实现教育结果公平困难重重。社会和政府在实现教育结果公平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文章借鉴双因素理论,从工作世界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思考,剖析学生对现有教育结果公平不满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在促进中国社会稳定与创新发展的进程中作出贡献。
刘梓远
关键词:教育结果公平保健因素
信息技术利用能否促进义务教育结果公平?——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的异质性检验被引量:3
2022年
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利用及其异质性特征对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及其分解技术,发现信息技术利用能将学生义务教育结果表现提高0.147个标准分,家庭与个体特征共同决定了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均值差异;利用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技术,揭示了信息技术的异质性特征呈倒N型变化趋势,能够被解释的特征因素是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决定因素;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技术,发现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具有“黏地板效应”的鲜明特征,但信息技术利用及其异质性特征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结果公平
方超
关键词: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发展
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3
2021年
教育公平是教育强国的核心要求之一。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探索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从实证角度验证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积极影响,证明了信息化可以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对实现教育结果公平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总体上信息化水平显著正向预测基础教育结果公平,但是信息化的不同要素对基础教育结果公平不同要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只有当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能被有效运用到信息化教学中,才能使得信息化整体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课业平均成绩和接受度产生正向影响。面向未来的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顶层设计包括:构建供给显效、共享增效、用好优效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完善帮扶精准、区域均衡、特色扶植的信息化城乡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共享流转、匹配精准、效率落实的信息化教师资源智力模式。
胡钦太林晓凡张彦
关键词:信息化基础教育结果公平

相关作者

方超
作品数:82被引量:686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研究生教育 教育收益率 教育 教育回报率
孙敬水
作品数:195被引量:2,100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上市公司 实证研究 分配公平
莫俊
作品数:6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律系
研究主题:现代经济法 社会整体效益 机会公平 结果公平 经济主体
钟云华
作品数:62被引量:596H指数:12
供职机构:长沙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资本 大学毕业生 地方高校 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
曾军平
作品数:60被引量:49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税收 平等待人 公平 中国财政 收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