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6篇“ 经鼻蝶窦入路“的相关文章
3D-Slicer软件联合神导航在神内镜下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联合神导航在神内镜下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76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神内镜下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观察组给予3D-Slicer软件术前规划联合术中实时神导航的神内镜下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视觉功能[视野平均缺损(MD)、视野指数(VFI)、视野模式标准差(PS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视野MD、视野PS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VFI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licer软件术前规划联合术中神导航有助于临床医师于术前制订精准手术计划,可缩短神内镜下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可改善患者的术后视觉功能。
仇尔宁池雅杰范梅芳许小兵林发牧卢乐年陈达良邱胜聪马立毅林继业郑大海
关键词:神经导航神经内镜垂体腺瘤
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观察
2025年
分析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垂体腺瘤患者并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显微镜下单孔窦入路切除术),研究组实施神内镜下窦入路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 在各项手术指标记录观察方面,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短,而在预后改善方面,研究组激素、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垂体腺瘤当前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而不同方式切除对于手术疗效存在差异,在神内镜辅助下实施窦入垂体瘤切除术可以发挥出显著功效,可减少出血量,且手术操作较为迅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激素水平改善效果均较高。
彭汝东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腺瘤临床疗效
显微镜下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可行性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01—2023-07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外科收治的3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实施显微镜下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观察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天检测患者的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HGH)垂体功能指标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顺利窦入路完成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时间(60.26±6.78)min,术中出血量(52.26±3.57)mL,住院时间(6.14±0.53)d。肿瘤完全切除29例(90.63%)。术后第3天时患者的GH、PR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并接近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1例、脑脊液漏1例,总发生率为6.25%(2/32)。未发生颅内感染和嗅觉功能异常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改善异常升高的垂体功能指标水平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徐基胜寿记新
关键词:垂体瘤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内镜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神内镜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神内镜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3 d内出现尿崩症63例,为尿崩症组;未出现尿崩症26例,为非尿崩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生长方式、肿瘤Knosp分级、MRI参数(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尿崩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尿崩症组肿瘤直径>3 cm、肿瘤鞍上生长、肿瘤Knosp分级3~4级、术前视力障碍、术中脑脊液漏、术后未切除假包膜的比例以及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均明显高于非尿崩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OR=0.497)、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OR=2.886)是患者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手术前后肿瘤腔上下径变化值、手术前后垂体到鞍底距离变化值是神内镜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刘重友张桐邓李轶姜智元郭威才郭同轩王雷刘勇
关键词:垂体腺瘤尿崩症神经内镜
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垂体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观察组加用自我效能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心理弹性、负面情绪、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弹性、负面情绪、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坚韧评分(38.89±4.07)分、自强评分(25.94±3.17)分、乐观评分(13.44±2.03)分、总分(76.71±4.38)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32.29±2.83)分,高于对照组(32.79±5.10)分、(20.66±3.05)分、(11.16±1.23)分、(67.44±5.52)分、(27.01±2.62)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1.53±5.6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3.08±4.64)分,低于对照组的(49.72±6.34)分、(51.24±5.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减轻负面情绪。
刘肖行君顾晓乐冯英璞张桂芳王丞迪周红娜
关键词:自我效能心理弹性
内镜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后生化缓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基于最新生化缓解标准的神内镜下窦入路治疗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疗效及影响术后生化缓解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外科自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通过神内镜下窦入路治疗...
王志成
关键词: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3D打印技术用于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应用效果及对血清MMP-9和IGF-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窦入路垂体腺瘤(PA)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P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观察组行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联合应用3D打印技术,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效果、围术期指标、视力改善情况、MMP-9和IGF-1水平,以及腔功能的气道阻力(NAR)、T&T嗅觉测试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肿瘤切除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86,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0、11.438、11.842,P<0.05);术后3 d、7 d时观察组血清MMP-9和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26、4.985,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NAR及T&T嗅觉测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59、8.436,P<0.05);两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用于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可提高肿瘤切除效果,优化手术操作,减少创伤,有利于减轻疼痛,改善嗅觉功能与视力视野,并能降低血清MMP-9、IGF-1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韩莹陈兴河王永恒赵锦程吴磊
关键词:垂体腺瘤
内镜下窦入路与开颅入路对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手术效果、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对比分析神内镜下窦入路与开颅入路治疗复杂性颅咽管瘤(CCP)的手术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C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神内镜下窦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视力下降或伴视野损害缓解率、头痛或头晕的缓解率),以及肿瘤切除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 d检测患者血清垂体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生长激素(GH)]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7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下降或伴视野损害、头痛或头晕的缓解率分别为73.33%、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37.78%(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ACTH、TSH、G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ACTH、TSH、G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崩症、腺垂体功能减退、脑神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33.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62.22%、13.33%(P<0.05)。观察组脑脊液漏发生率为1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P<0.05)。结论神内镜下窦入路相对于开颅入路治疗CCP的肿瘤全切率更高,对患者血清垂体激素水平的影响更小,尿崩症、腺垂体功能减退、脑神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卜雄建陈雪飞张春良张颖吴莉莉
关键词: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颅咽管瘤垂体激素
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此类患者术后快速、高质量的恢复仍存在挑战,目前尚未确定哪种全身麻醉方式更有利于该类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本研究旨在比较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和基于丙泊酚的全凭静脉维持麻醉(To...
冯芸颖
关键词:吸入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垂体腺瘤
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 研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行神内镜下窦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行显微镜下窦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效果、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垂体激素水平以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1)肿瘤切除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切除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指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垂体激素水平: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的各项垂体激素水平均有改善,观察组术后患者的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率: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较观察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垂体激素水平,且复发风险更低,故具备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陈伟轩
关键词:垂体腺瘤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张亚卓
作品数:364被引量:2,181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内镜 垂体腺瘤 神经外科 骨髓基质细胞
宗绪毅
作品数:85被引量:656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内镜 垂体腺瘤 经鼻蝶入路 蛛网膜囊肿
桂松柏
作品数:111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内镜 经鼻入路 脊索瘤 垂体腺瘤
王任直
作品数:741被引量:3,421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垂体腺瘤 垂体肿瘤 库欣病 经蝶手术 手术治疗
李储忠
作品数:129被引量:542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内镜 垂体腺瘤 脊索瘤 垂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