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9篇“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相关文章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1997年
- 80年代以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 tan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1987年以后,全世界每年接受PTCA治疗者已达20万例以上,成功率超过90%,并发症已下降至4~5%以下。在美国进行PTCA的数量逐年猛增,1988年全美国约有234000例次的冠心病患者接受PTCA治疗,至1990年已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数量相当。 由于PTCA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改进与完善,PTCA的临床适应症已扩大到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时的急症PTCA或溶栓后PTCA,以及左心室功能受累时的PTCA(高危性PTCA);由单支病变扩大到多支病变,外科搭桥术后的大隐静脉桥、内乳动脉桥以及搭桥术后冠脉本身的病变等;病变形态亦扩大到血管远端病变、非对称性病变、长节段或一支多处病变、冠脉拐弯处(<90°)病变、钙化病变、血管分叉部病变、近期完全闭塞性病变及粗大冠脉的病变等。
- 黄士通
- 关键词:PTCA内膜增生急性闭塞冠状动脉搭桥术准分子激光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1996年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ACT)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管腔,使血流畅通,改善心肌血供的一种介入性疗法。自1977年Gruentzig首先用于临床以来,目前已在全世界广泛推广。
- 蒋立昌郭正春
- 关键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冠脉PTCA引导钢丝
- 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出现再狭窄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
- 2024年
- 探讨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出现再狭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以患者均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对术后出现再狭窄原因进行分析,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术后对患者情况的观察和分析,80例冠心病患者中,出现再狭窄的患者有12例,未出现再狭窄的患者有68例,再狭窄的发生几率为15.00%。结论 经临床对发生再狭窄原因的分析,发现与吸烟、停药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发生几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李玲米热努尔·艾力木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再狭窄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究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PTCA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次入院率、死亡率。结果:术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可提升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手术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李锋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心病
-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接受PTCA术治疗,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应激反应[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肾上腺素]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肾上腺素水平与CRP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56%(2/3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8/36)],护理满意度[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3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有助于减轻老年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并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 林玲
- 关键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应激反应并发症冠心病
- 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出现再狭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患者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在心脏内科行冠心病PTCA治疗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调查冠心病PTCA患者术后发生狭窄的相关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纳入研究的400例患者中,未发生狭窄362例、发生狭窄38例,发生率为9.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停用阿司匹林、脂蛋白水平≥0.30 g/L是冠心病PTCA患者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针对吸烟、停用阿司匹林、脂蛋白水平≥0.30 g/L等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减少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同时,提高预后效果。
- 张丹孟红开吴陆萍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内再狭窄护理
- 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患者的应用价值
- 2021年
- 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经PTCA治疗的患者,共8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经PTCA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经心脏康复护理以后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刘瑞凤
- 关键词:冠心病PTCA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联合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联合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98例,随机分为PTCA组与联合组,每组49例。PTCA组给予PTCA治疗,联合组先行尿激酶原注射,后行PTCA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分级(TMP),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另外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联合组PTCA后TIMI血流分级、TMP分级均显著优于PTCA组(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2 h、24 h血清CK-MB水平均显著上升(P均<0.05);联合组术后12 h血清CK-MB水平显著低于PTCA组(P<0.05)。住院期间联合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4.08%,显著低于PTCA组的18.37%(P<0.05),出血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出院后6个月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PTCA组(P<0.05)。结论PTCA联合尿激酶原能明显改善AMI患者心肌再灌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可有效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
- 刘志远张金盈刘江波赵晓宁刘飞李纲李玉东
- 关键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尿激酶原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预后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延续护理现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前,冠心病(CH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致死病因,超过1/3的死亡病例与其有关[1],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但PCI并不能永久解决冠脉的狭窄和堵塞,良好的疾病自我管理和二级预防对预后尤为重要,Lipsspers等[2]研究表明,PCI术后患者的生活方式与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密切相关,然而PCI术后患者的疾病管理状况并不乐观,谢博钦等[3]的调查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不理想,生活方式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良好者仅占25.19%。
- 刘慧刘亚平于艳艳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延续护理
- 延续护理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病人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病人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5月实施PCI手术病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PCI手术常规治疗、护理与出院指导,随访1年,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1年后治疗依从性、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及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结果]1年后,试验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评分为:服药依从性(3.63±0.93)分,改善生活方式依从性(2.75±0.84)分,控制体重依从性(0.54±0.50)分,定期复诊依从性(0.79±0.4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1分±1.25分,2.48分±1.05分,0.44分±0.50分,0.65分±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试验组1年后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分别为77.4%、91.4%、83.9%,高于对照组(63.5%、76.5%、58.8%),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为15.1%,低于对照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促进PCI术后二级预防措施的落实,改善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率。
- 潘楚梅熊碧文张琢玉汤昌连张雪王涓刘幼文
- 关键词:延续护理冠心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