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05 篇“ 经皮椎体成形 “的相关文章
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徒手穿刺下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 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行PVP治疗的119例单节段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后期的75例采用机器人辅助下PVP,早期的44例采用传统徒手椎弓根外入路PVP。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机器人组在手术时间[(19.5±5.3)min vs(28.0±7.4)min,P<0.001]、穿刺时间[(7.7±4.5)min vs(14.3±6.8)min,P<0.001]、骨水泥注入时间[(7.3±1.6)min vs(8.7±1.6)min,P<0.001]、术中透视次数[(24.2±4.1)次vs(28.2±5.5)次,P<0.001]、住院天数[(8.2±2.9)d vs(12.3±4.4)d,P<0.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例(%),67(89.3)vs 27(61.4),P<0.001]、骨水泥注入量[(6.6±1.1)ml vs(5.4±1.4)ml,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术后局部Cobb角、椎体 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下PVP治疗OVCF更为安全,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增加骨水泥注入量,可有效强化椎体 。 罗世科 王传恩 熊小明 钟睿 李井泉 胡彬 王卓琳 向军伟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机器人辅助 改良低辐射技术在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改良低辐射技术在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PVP)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天津市天津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 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VP术中是否采用改良低辐射技术进行分组,将术中采取改良低辐射技术X线透视的48例OVCF患者纳入低辐射剂量组,将术中采取常规X线透视的46例OVCF患者纳入常规辐射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中X线辐射剂量,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椎体 解剖结构(伤椎Cobb角、椎管侵占率、伤椎前缘高度占比),记录术中骨水泥渗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低辐射剂量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P均<0.05),低辐射剂量组患者术中颈部、胸部、会阴部X线辐射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P均<0.05)。术后1 d、1周、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但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ODI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但各时间点两组患者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椎管侵占率均低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占比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中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尿路感染、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PVP术中采用改良低辐射技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降低辐射剂量,并能获得与常规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左炳光 苗军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2025年 目的:探究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瑞金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3)。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治疗。比较两组伤椎椎体 前缘高度压缩率、后凸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和恢复情况(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伤椎椎体 前缘高度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的ODI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相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能有效促进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加快疼痛缓解与骨折愈合。 谢昊真 许洋 杨成纲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骨水泥分布形态对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后疗效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骨水泥分布形态对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PVP)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骨科采用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 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伤椎内骨水泥分布不同形态将患者分为团块状组(n=34)和海绵状组(n=46)。比较两组不同时段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及相邻椎体 再次骨折例数、伤椎相邻节段平均椎间盘高度及伤椎区域Cobb角变化。结果:末次随访时,团块状组VAS、ODI评分高于海绵状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上下椎间盘平均高度低于海绵状组,伤椎区域后凸Cobb角大于海绵状组(均P<0.05)。结论: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 压缩性骨折术后,早期不同骨水泥分布形态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中后期骨水泥呈海绵状分布的疗效优于团块状分布。 杨昌宇 林盛财 钟顺萍 叶俊华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椎体压缩性骨折 COBB角 单侧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单侧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延边朝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成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VP治疗,观察组采取单侧穿刺,对照组采取双侧穿刺。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 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并发症总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例手术用时缩短、透视次数、出血量以及其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ODI指数、术后6个月矢状面Cobb角、椎体 前缘高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VP治疗对患者腰椎功能、Cobb角、椎体 前缘高度的改善效果与双侧PVP相当,但单侧PVP的创伤性更低,同时可减少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 金星主 许龙吉 李松哲 千成日 朴龙钧关键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功能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 改良穿刺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 压缩骨折 2025年 目的探讨改良穿刺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 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128例OVCF患者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改良穿刺组(采用改良穿刺PVP治疗,60例)和传统穿刺组(采用常规穿刺PVP治疗,68例)。记录手术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及邻椎新发骨折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呈A型分布的例数改良穿刺组多于传统穿刺组(P<0.05)。疼痛VAS评分:两组术后2 d、12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两组术后2 d、12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改良穿刺组术后12个月与术后2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穿刺组术后12个月与术后2 d比较伤椎前缘高度比丢失、伤椎Cobb角增大(P<0.05);术后2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改良穿刺组优于传统穿刺组(P<0.05)。邻椎新发骨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穿刺PVP能有效缓解OVCF患者症状,改善骨水泥分布,并能维持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角。 唐雪彬 李华 王云清 谢林 廖一峰 黄凯 张峻玮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活血壮骨汤治疗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后残留痛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活血壮骨汤治疗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后残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就诊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脊柱外科的80例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且行椎体 成形 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单侧入路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对照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阿法骨化醇及碳酸钙D_(3)片,观察组于术后第1天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活血壮骨汤,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等。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O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壮骨汤治疗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后残留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和生活质量,可供临床参考。 熊杰 姜颖 胡梁深 范少勇 陶志强 刘新权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病理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阿法骨化醇 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后并发右心室骨水泥异物1例2025年 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在椎体 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日趋增多,而骨水泥渗漏引发的并发症日益受到关注。现有文献表明,椎旁静脉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7.2%~22.6%^([1]),但进入右心系统形成异物滞留的案例少见。骨水泥可能会渗入椎旁静脉丛,经 由奇静脉或腔静脉进入右心系统,进而构成瓣膜损伤、心脏破裂等潜在风险,致死率可达21%,但早期诊断存在盲区。本例患者在术后2年经 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偶然发现线状异物,进一步行CTA检查确诊,最终手术成功取出3根线状异物,证实存在骨水泥,为少见的心内骨水泥异物病例。本研究期望通过对该病例进行深入分析,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影像识别-风险评估-临床干预”决策模型,为今后临床医生在处理类似复杂情况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陈春强 郭雷 张哲 江昆 王燕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中椎体 后方骨水泥残留3例报道2025年 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 压缩骨折,该手术具有快速止痛、恢复部分椎体 高度、改善活动功能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已被众多学者所接受[1-3]。但是PVP术中容易出现骨水泥渗漏[4-7]、过敏、神经 损伤、心肺损伤以及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8-9]。PVP手术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谨慎,若骨水泥未完全固化时拔出套管,拔出套管的过程容易出现椎体 后方骨水泥残留,文献报道称此现象为“拔丝效应”,形成残留的骨水泥柱[10],如何避免此类情况发生目前鲜有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自2023-10-2023-12完成的PVP手术,出现3例椎体 后方骨水泥残留,因此需要改进手术操作步骤,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报道如下。 马洋洋 马瑶 郑明辉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远程线控推注骨水泥设备在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探讨和总结远程线控推注骨水泥设备在经 皮 椎体 成形 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2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52例,男性18例,女性34例;年龄59~84岁,平均67.6岁;摔伤32例,搬运重物6例,砸伤7例,无明显诱因7例。根据推注骨水泥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手动控制螺旋推进器注射骨水泥;观察组23例采用远程线控推注设备控制螺旋推进器注射骨水泥,具体操作是将螺旋推进器固定于控制舱前端,开机后使用线控操作板控制螺旋推进器注射骨水泥。分析术前、术后3 d VAS,术中C型臂曝光次数,骨水泥分布率、骨水泥推注时间、推注量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术后3 d VAS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骨水泥注射时间更短[(187.0±14.1)s vs.(239.7±23.7)s]、骨水泥填充量更少[(4.50±0.64) mL vs.(6.21±1.01)mL]、C型臂曝光次数更少(8.4±1.6 vs.11.4±1.8)、骨水泥分布率更高[(82.96±6.29)%vs.(75.24±4.75)%],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两种推注方式的近期手术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减少患者、医护人员所受辐射,缩短骨水泥注射时间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谭树森 宋若先 李秉胜 张雷 单群群 张学三 张政 荣辉 韩康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相关作者
吴春根 作品数:160 被引量:913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经皮骨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CT引导 倪才方 作品数:436 被引量:2,647 H指数:2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椎体成形术 介入治疗 栓塞 介入放射学 椎体成形术 陈珑 作品数:123 被引量:538 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类 并发症 何仕诚 作品数:186 被引量:1,464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介入治疗 骨质疏松 滕皋军 作品数:626 被引量:4,347 H指数:3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介入治疗 MRI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