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80篇“ 经济增长结构“的相关文章
- 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结构的影响及其区制差异
- 2024年
- 本文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视角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结构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的经济增长区制下其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可以同时促进经济总量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第三产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强于第二产业,对于消费需求增长的带动作用强于投资需求。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总量和结构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制差异性,在经济低增长区制的影响效应更强。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在新发展阶段将其打造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优化升级。
- 张佳晖
-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 财政扩张赋能经济增长结构变革
- 2024年
- 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的宏观平衡。经过三年疫情,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相对上升。以美元名义GDP衡量,2019-2021年,我国GDP相对于美国名义GDP上升,2021年后下降;和疫情前比,欧元区GDP相对美国名义GDP下降了约7个百分点。根据传统货币理论,一国货币超发,对内带来通胀,对外本币汇率贬值。但在有些国家,不同时间段表现有所不同。
- 彭文生
- 关键词:名义GDP货币超发欧元区经济增长结构财政扩张
- 考虑中心城市可达性的城市经济增长结构方程模型被引量:2
- 2023年
- 针对中心城市可达性在区域非中心城市经济增长体系中的定量影响效应尚不明确的问题,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范围,将成都市与重庆主城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基于2010—2019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高速公路网络、铁路网络GIS数据等,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评价了中心城市的带动效应现状,提出了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两者间可达性测度方法,构建了考虑中心城市可达性的城市经济增长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非中心城市尚未发挥显著的正向带动作用,并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考虑中心城市可达性影响提高了模型的整体适配度,使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更加完善;加强城市自身交通水平对促进资本投入具有直接影响效应,但无法直接对人才与技术要素产生影响;产业发展是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最直接且影响程度最大的要素,资本水平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中介因素.城市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促进人才流入与技术进步,带动城市产业与经济发展;提高中心城市可达性是多种经济增长要素的直接驱动力,既可促进城市自身交通水平的发展,还为城市带来了人才、资本与技术等经济发展关键要素.
- 刘柯良陈坚唐祯赵佳昊易彤王才雪
- 关键词:可达性结构方程模型经济增长
- 省域经济增长结构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 2020年
-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阶段我国经济更加强调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效率提升以及资源配置优化等途径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本文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对11市(区)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标与子指标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聚类分析等,以此从宽度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结构情况进行研究,对全省未来经济增长趋势和发展路径选择提供依据。
- 段晓华李磊
- 关键词:省域经济增长
- 产业结构改革下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结构效应研究——来自面板门槛模型的解释被引量:25
- 2019年
- 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在结构改革背景下,探究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结构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多维度分析了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显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软化、生产结构变化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总体表现出产业结构调整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具有结构红利,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度要高于合理化、软化与生产结构,更有利于推动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同时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海水养殖业地位,推动了海洋渔业的稳定发展。结果表明未来海洋渔业在于追求高端、精深、特色产业发展而非产业间均衡发展,重点增强海洋渔业工业、服务业实力,实现工业化与服务化协同演进。
- 王波韩立民倪国江
- 关键词:海洋渔业产业结构高级化
- 中国西部兰白西城市群经济增长结构分解及空间特征被引量:5
- 2018年
- 采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分解2010—2015年兰白西城市群41个县(区)经济增长结构;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41个县(区)经济增长总量及各分量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兰白西城市群呈现以兰州市和西宁市为双核心的"中心—外围"经济结构,兰州市的经济中心地位更为显著。(2)根据经济增长总量及各分量,将兰白西城市群41个县(区)分为经济快速增长型、经济滞后增长型、竞争力优势推动型和资源配置优势推动型等4种类型。(3)经济增长总量、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在空间上存在集聚性特征,竞争力分量在空间上存在随机分布性特征,资源配置分量在空间上存在负相关性特征。(4)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分量与经济增长总量的空间重合度较高,竞争力分量、资源配置分量与经济增长总量的空间重合度有待优化。
- 贾卓陈兴鹏陈兴鹏强文丽马振邦
- 关键词:县域经济空间数据分析
- 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 结构、效率及转型路径
- 本书从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的内涵研究入手,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与世界经济发展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所经历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但中国投资率过高、持续时间过长确实比较独特。
- 王远著
- 贸易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被引量:3
- 2017年
- 本文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根据安徽省2000-2014年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和GDP的年度数据统计,对安徽省的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结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进口商品结构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与出口商品结构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 朱颖
- 关键词:经济结构进出口贸易格兰杰检验
- 海归回流对中国技术创新的非线性研究——基于经济增长结构视角被引量:3
- 2017年
- 以经济增长结构为视角,探讨现行转型经济环境下海归回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选取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增长结构指标,采用门限回归等方法检验海归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归回流促进了各地区技术创新;而且随着经济增长结构水平的不同,海归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应进行战略性升级与改革,以更好利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
- 李平董馨莉
-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结构
- 对“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突变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根据凯恩斯对短期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进行回归分析。基于回归结果,利用邹突变点检验以及虚拟变量法确定"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发生结构性突变的年份是2002年。在2002年之后,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有所增强,尽管投资是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拉力,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已经有所降低。
- 王雪然
- 关键词:三驾马车实证分析
相关作者
- 任保平

- 作品数:830被引量:11,659H指数:5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数字经济 经济增长质量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新型工业化
- 陆磊

- 作品数:223被引量:53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 宏观调控 金融改革 金融稳定
- 邹卫星

- 作品数:40被引量:2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财富效用 财政政策 投资消费失衡 消费资本
- 姚景源

- 作品数:189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务院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
- 闫衍

- 作品数:31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