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2篇“ 经济周期理论“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逻辑蕴涵及其现实启示
- 2024年
- 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周期现象,着重阐释了经济周期的内涵、阶段、根源、传导机制以及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利益冲突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加剧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源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属性,所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要谨防货币信用关系引发经济波动和危机,努力促进共同富裕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稳定和促进就业,增加有效需求。
- 王晓雨李晓梅
- 关键词:经济周期理论逻辑蕴涵
- 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
- 2023年
- 第一,两种范式经济周期理论的差异。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与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的差异构成两种范式的特征之一。两种范式在分析经济周期的方法论、理论基础、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实质、治理危机的政策以及理论的预设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实质性差异.
- 邓春玲郭志娟
- 关键词: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危机预设目标方法论
- 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基于库恩范式的视角被引量:1
- 2023年
- 在全球经济下行与主流经济学理论危机的双重背景下,基于库恩范式的视角,对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与凯恩斯经济学范式的经济周期理论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发现:两种范式对经济周期的分析在方法论特征、理论基础、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实质、危机治理政策以及理论预设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实质性差别。但是,两种范式对经济周期的分析在宏观总量方法、经济危机爆发的诱因以及经济复苏的基础等方面都有共同触点。为此,要消弭经济危机的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要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指导,同时有甄别地借鉴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 邓春玲郭志娟
- 关键词:库恩范式马克思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经济周期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思考——以经济周期理论为分析框架
- 2023年
-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经过感性层面、理性层面以及实践层面,并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逻辑展开教学设计。本文运用基于问题导向的启发与探究式教学方法,向学生讲深、讲透、讲活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组成部分的经济周期理论。依据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以及统筹使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作为抓手等多维视角,阐释经济周期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教育引领学生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张番红
- 关键词:立德树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周期理论教学设计
- 科学范式视阈下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
- 作为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的经典话题,对经济周期加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经济波动规律。自英国1825年爆发第一次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经济的发展便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影响。伟大的经济学家马克思和凯恩斯在其经典著作《资本...
- 郭志娟
- 关键词:库恩范式马克思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 理论溯源发生机理与经验验证
- 对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复发性的经济周期现象的成因,可谓众说纷纭。然而,根植于一般经济学理论的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可论证地说,是唯一可以正确解释经济周期现象的理论。借助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知晓经济周期发生的真正根源,从而对...
- 刘伟
- 如何打造经济内循环体系——基于锦标赛制定价体系经济周期理论视域的剖析被引量:3
- 2021年
- 锦标赛制定价体系的经济周期理论表明,在面对严重的外来冲击而导致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过程中,不能通过(无限制地)货币增发以及相应的财政支出扩大来弥补市场需求的不足。维持经济增长的需求引擎应该且必然会从海外市场转到国内市场的轨道上来,需要提升国内的真实需求,由此才能实现经济运行从国际大循环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真正转变。实现从外循环到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有效转向的关键是有效地提高内需,抑制对外国非必要产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打造相对完善而系统的生产分工和产业体系;将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优化;更为基本的途径是缩小收入差距。
- 朱富强
- 关键词:经济周期理论内需
- 重温马克思的货币、信用与经济周期理论被引量:4
- 2021年
-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经历了每十年左右一次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但经济周期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仍众说纷纭。本文全面回顾了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并着重探讨了货币、信用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无限制地发展生产能力和人民大众的贫困及其有限的消费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企业家为了追逐超额利润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在愈来愈多的生产环节中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这必然要引起各个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这个规律内部矛盾的展开所促使的许多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是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在马克思晚年的著作中,他还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矛盾论述了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原因。尽管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和信用货币不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没有信用和信用货币,就不会产生商业周期。马克思反过来也看到,信用虽然加速甚至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但是在经济危机之后,信用扩张也有助于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经济景气的再次到来。20世纪之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仍然不断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因此马克思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到今天仍然有较强的解释力。
- 李秀辉韦森
-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危机货币信用
- 经济周期理论的创新思维——基于理论模型视角被引量:1
- 2021年
-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经济周期研究对经济形势分析、金融危机预测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经济周期理论作为经济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称DSGE)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主流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分析框架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强烈质疑,学术界和监管部门开始探讨其他经济周期理论的合理性和价值。本文在梳理经济周期理论沿革与进展的基础上,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逻辑,构建理性综合视角下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用新思维阐释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探索黄金发展期存在的条件和前景。
- 宗良郝毅
-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危机黄金发展期
- 历史上的五次经济长波——基于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被引量:13
- 2021年
- 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长波周期假说是最早描述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熊彼特在经济周期理论中从多个方面对长波的形成原因和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说明,认为在经济长波中技术创新是根本原因,“四阶段”模式是运动轨迹,“三周期嵌套”模式是内在循环,外部变化是影响因素。基于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和新熊彼特学派理论,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历史上的五次经济长波,可以发现每次长波的上升和下降都有相似之处,即长波的繁荣都由重大技术创新所推动,长波的衰退都由技术创新的衰竭所导致,而五次长波从繁荣到衰退的“拐点”也必然由股市泡沫的破裂所引发。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之时,特别在当前全球疫情蔓延的冲击下,中国应该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
- 徐则荣屈凯
- 关键词:技术创新疫情
相关作者
- 王征

- 作品数:418被引量:221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
- 研究主题: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融合 产业政策 公共选择 结构趋同
- 杨立岩

- 作品数:27被引量:360H指数:9
- 供职机构:康奈尔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剩余控制权 人力资本 交易效率 政府
- 全林

- 作品数:46被引量:30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现金流量 实证研究 通货膨胀 高校 经济周期理论
- 方福前

- 作品数:166被引量:2,383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西方经济学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收入分配
- 刘艳婷

-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货币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