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97篇“ 经济发达“的相关文章
乡镇政府编外人员的规模差异及其解释——基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四个乡镇案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5年
编外人员参与中国基层政府治理实践由来已久,是中国基层政府人事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从现实经验来看,不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乡镇政府的编外人员规模存在差异,而且同处经济发达地区乡镇政府的编外人员规模也存在显著差异。结合对经济发达地区四个乡镇案例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乡镇政府的科层化水平是影响乡镇政府编外人员规模的重要变量。乡镇政府的科层化水平越高,乡镇人事配置关系越趋于刚性化。面对较大的事务量或是事务数量的增加,乡镇政府难以对乡镇既有人力资源进行灵活的调动和再配置。在编制总量控制的约束下,乡镇政府倾向于采取新增编外人员的方式,实现人与事的连接和匹配,由此导致科层化水平更高的政府往往具有更大的编外人员规模。乡镇政府科层化水平越低,乡镇人事配置关系越趋于弹性化,面对较大的事务量或是事务数量的增加,乡镇政府可以对乡镇既有人力资源进行灵活的调动和再配置。在编制总量控制的约束下,乡镇政府倾向于采取调整既有人力资源配置格局的方式,而无须大幅新增编外人员来实现人与事的连接和匹配,由此导致科层化水平更低的政府,往往具有更小的编外人员规模。
杜姣
关键词:乡镇政府科层化
经济发达区耕地非粮化景观格局特征及分区整治研究——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2024年
研究目的:解析经济发达区非粮化耕地景观格局特征,科学确定非粮化耕地整治的优先次序及分区,以期为耕地非粮化空间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综合评价法和四象限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地非粮化率为37.6%,非粮化类型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其次为苗木种植和水产养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东南远郊向西北城区递减的分布格局;(2)研究区非粮化耕地以核心和边缘耕地类型为主,核心耕地和边缘耕地的非粮化利用分别以水产养殖和经济作物为主,穿孔和环岛耕地类型较少;(3)通过整治适宜性和紧迫性评价可明确非粮化整治的优先次序,研究区耕地非粮化优先整治区、重点整治区、储备整治区和一般整治区的占比分别为40.1%、15.1%、24.5%和20.3%,不同分区的类型组合与整治时序安排可为非粮化差异化整治策略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应重视非粮化耕地景观格局特征,结合耕地耕作条件、利用状态、管控政策等组合差异,合理制定耕地非粮化分区整治策略以提升治理效率。
李武艳何春榕朱从谋陈成陈思竹陈莎徐保根
关键词:经济发达区
经济发达镇财政资源扩充的逻辑
2024年
随着经济环境变化与多项政策适时助推,我国涌现出大批经济发达镇。此类乡镇呈现“两大一高”的特征:一是经济总量大,年财政税收高于10亿元;二是人口规模大,常住人口超30万;三是城镇化水平高,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扩。“县级的人口”与“市级的经济”决定经济发达镇面临超出传统“镇级的体制”所需应对的公共管理任务类型与规模。
叶贵仁廖格
关键词:财政税收常住人口公共服务职能经济总量
无锡市经济发达镇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年
经济发达镇的发展体现了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商品与要素市场化同步的过程,是“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无锡市经济发达镇现代产业集群现状及其结构与竞争力,并基于“465”现代产业发展剖析其产业集群特点,用区位熵方法确定主导产业,结合案例提出高质量发展路径,旨在为其主导产业定位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吴卉
关键词:现代产业集群区位熵
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2
2024年
为探究农业绿色转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浙江省11个设区市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参比的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07—2021年浙江省及各设区市农业生态效率呈上升态势,各设区市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缩小且中高效率区的数量趋多。2007—2021年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其中丽水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最大,温州市最小。2)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效率提升能够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两种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生态效率提升农村居民收入的效果优于城镇居民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农业生态效率分解出的规模效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需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农民在绿色农业发展成果中的经济分配比例,推动形成农民绝对收入水平提高与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协同并进格局。
孔凡斌蒋定宏徐彩瑶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中介效应
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稳产保供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2024年
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分析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面积萎缩、种粮收益偏低、种粮地块不稳、涉粮补贴不足等问题,总结了武进区探索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机制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村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借鉴。
朱大威何泽新柏青朱方林朱方林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态补偿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空心化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研究
2024年
当前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通过整治空心村可以有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兴化市大营镇,由于当地没有支柱产业,导致农村人口持续外流,常住人口的减少就引发了土地闲置、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等诸多致使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对此,应完善农村空心化治理政策体系,通过鼓励专业人才建设美丽新农村、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强化资本融合机制等措施,使得农村空心化得到妥善治理。
林耀奔徐涵锐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
“小马”变“大马”:经济发达镇财政资源扩充的逻辑被引量:1
2024年
基层政府有限的治理资源与日益增多的治理任务之间存在张力,原有的均衡治理格局随之被打破。尽管受制于财政等各种约束,经济发达镇仍可在一定的自主空间内通过土地依赖、主动引资、外部汲取三大路径获取财政资源。在此过程中,经济发达镇构建利益共同体以整合资源,通过问题呈现、优势引领、利益洽谈、角色转化四个具体行为机制,对可控的财政收入增长点进行提升及驱动,对制度内外治理资源进行统合、优化与再造。由此回应行政范畴之外镇级经济能力与政府财政能力提升对行政能力的改善,从而推动镇级治理能力的提升。
叶贵仁廖格
关键词:自主性财政资源
持续推动经济发达镇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2024年
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是江苏省确定的经济发达镇。近年来,如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的部署要求,明确洋口镇“打造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第一镇”方向定位,锚定“党建更有高度、运转更有精度、发展更有深度、治理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改革目标,坚持两级联抓共促,扎实做好洋口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打造“智慧洋帆·耕海向蓝”改革品牌。
虞新兵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生态补偿模式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2024年
生态补偿被认为是一种能解决城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问题的有效方案。当前我国已开展大量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但仍存在补偿标准不统一、补偿方式单一、激励机制不够等问题。鉴于此,论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界定了深圳市生态补偿范围,将135个生态功能区面积占比超过全市平均值的社区划定为生态补偿范围。(2)广泛开展原村民生态补偿诉求调研,发现经济因素不是影响原村民参与生态补偿的绝对因素。(3)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成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地方经济实际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经核算2022年深圳市生态补偿金额建议值为21.71亿元。(4)提出了基于信托基金管理模式下的“共享型+激励性”生态补偿方式,明确了生态补偿资金分配额度和计算方式。(5)编制了政府和原村民两套生态补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后续开展绩效评估提供依据;构建了一套包括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绩效评估等四要素齐全的生态补偿模式,为科学推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借鉴。
陈龙陈晓丹孙芳芳刘松王璟睿
关键词:生态补偿补偿方式绩效评估

相关作者

叶贵仁
作品数:71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发达 行政改革 个案 逻辑 简政放权
彭补拙
作品数:305被引量:6,207H指数:4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变化 长江三角洲 可持续利用
濮励杰
作品数:307被引量:6,241H指数:4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滩涂围垦 土地资源 土壤侵蚀
黄贤金
作品数:880被引量:13,797H指数:6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碳排放 土地利用变化 耕地保护 农户
高潮
作品数:289被引量:1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对外贸易》编辑部
研究主题:出口 中国贸促会 经贸合作 出口额 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