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742篇“ 经济区“的相关文章
- 廊坊临空经济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2025年
- 廊坊临空经济区位于大兴国际机场东部,区位优势明显。通过对廊坊临空经济区表层和深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测试30个无机指标以及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有机指标,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结果显示,调查区土壤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分布总体与河北平原相似,表层土壤Hg、N、P、S、Se、Corg等受人类活动影响含量相对较高,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方面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均较优。调查成果为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布局、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并用于土壤动态监测的参考本底。
- 师淑娟代永刚郭德娈李冉冯晓辉孟庆杰丁赛刘金松叶天阳
-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025年
- 渔港经济区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关键节点,加快渔港经济区建设是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针对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陆续实施,为科学考评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建设成效、构建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层次结构模型,运用Satty1-9标度法对指标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从智慧渔港实施效果、平安渔港实施效果、绿色渔港实施效果、产业渔港实施效果四个方面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规范渔港经济区项目验收提供依据和参考。
- 熊玉章李醒侯子顺王刚
- 关键词:评价指标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休闲体育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休闲体育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冷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休闲体育空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休闲体育空间分布衡性呈现不均衡的特征,其总体分布格局为“东西多南北少、东西聚南北散、全区多个高密度聚集区”;存在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热、中部地区冷的集聚现象;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休闲体育空间的布局影响较大,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休闲体育空间分异是受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 曾志伟曾志伟胡科胡科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淮海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
- 2025年
- 国家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当今学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测度2016—2022年淮海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方法分析淮海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淮海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高水平城市数量偏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网络结构呈现出空间网络密度逐渐增大但整体水平较低,网络集聚弱联结状态显著的特征;个体网络结构显示,徐州市、临沂市、宿迁市为区域中心城市,发挥着“中心行动者”的作用,是淮海经济区信息传播媒介。城市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网络呈现出明显“马太效应”,区域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淮海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网络由四大子群构成,存在小群体集聚发展特征;政府支持强度、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城市化强度的差异都会直接造成城市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
- 黄敦平胡雨琦
- 关键词:空间网络结构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 2025年
- 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要素,可为当地政府开展碳减排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结合空间统计、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GIS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1年,碳排放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区内各市碳排放呈现地理分异特征,碳排放量高值区集中在南昌市、九江市和上饶市;②碳排放呈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并形成以南昌市和九江市为核心的高-高聚集;③碳排放量的所有驱动要素与碳排放量呈现正相关性,其影响程度最大的是人口规模,最小的是经济发展水平。
- 杨云松
- 关键词:碳排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基于SWOT分析的天府临空经济区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2025年
- SWOT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调查研究对象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并用矩阵形式分析得出决策结论的战略分析方法。民用航空产业是临空经济核心组成部分,天府临空经济区作为新建立的临空经济区,做好发展战略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对天府临空经济区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建议。
- 盛鹏峰盛昕
- 关键词:SWOT分析
- 江淮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
- 2025年
- 推动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江淮生态经济区战略实施的内在需求.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2010—2022年江淮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2010—2022年,江淮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评价均值增加1倍多.生态子系统增幅较低且日趋收敛,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增幅较大且呈波动上升态势.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分异显著:生态发展呈以洪泽区为分割点的“工”字型分布态势,经济发展由全域低值渐次迈向东高西低的分布模式,社会发展则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态势.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度均值增加较大,区域整体由勉强协调迈入中级协调层级.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格局.耦合协调发展格局是地区经济结构效益、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因子共同作用明显提升了耦合协调度.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统筹机制协调发展,可促进该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 卢中辉王昊文周开艳陈锦灵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以及能源消耗数据,构建碳排放测算模型,并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与LMDI模型来分析该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时序特征来看,2000—2020年洞庭湖区域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且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有显著影响;从空间演变特征来看,2000—2020年洞庭湖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分布格局稳定,但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分布形状呈扁化趋势;从驱动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能源消费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增长。
- 孙欢李春华祖发杰
-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及碳平衡分区特征
- 2025年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作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区域,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基于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测算2005—2020年经济区内县域土地利用碳收支量,基于碳平衡分析评价体系,将经济区各县划分为4类碳平衡功能区。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显著增长趋势,经济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碳吸收量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其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密切相关。
- 何震宇帅红
-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平衡
- 渔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路径研究——以三亚渔港经济区为例
- 2025年
- 为研究渔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路径,以三亚渔港经济区为例,从渔业养殖提质增效、海洋捕捞可持续发展、深度推动渔旅融合发展、强化环境保护管理、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等维度提出了总体思路,研究认为,仍需进一步进行系统性谋划,统筹推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深国际交流交往。
- 周东凯
- 关键词:渔业渔港经济区
相关作者
- 张向前

- 作品数:404被引量:2,160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海峡西岸经济区 知识型人才 人力资源 经济发展 华侨华人
- 王发曾

- 作品数:189被引量:2,160H指数:31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中原城市群 城市犯罪 中原经济区 城市 城市群
- 黄国勤

- 作品数:733被引量:5,648H指数:35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作制度 稻田 红壤旱地
- 丁志伟

- 作品数:181被引量:1,062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SUB 中原经济区 复合光催化剂 空穴
- 张占仓

- 作品数:173被引量:1,033H指数:20
-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产业集群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化 经济发展 航空港